新华社编委、国内部主任——万武义
万武义
万武义,陕西安康人。1952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任新华社编委、国内部主任。
工作业绩
在36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万武义共编辑和采发数万篇各类体裁的新闻稿件,有数百篇参考或公开报道被中央领导批示,给中央决策机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2002年,他领衔的“新华视点”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2006年,“新华时评”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他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和有较大影响的报道,曾有数十篇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或行业优秀新闻作品。其中,他编辑策划的《总理为农民讨工钱》《连闯“红线”上钢厂毁田拆房惹民怨——关于常州铁本公司违规建厂调查》等5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
1998年,湖北省政府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获第四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4年,获全国“森林奖”;2005年,被中央综治委和中组部评为全国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8年,获得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铁笔丹心
——记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新华社高级记者万武义
当记者编辑,他站在时代潮头放歌,采编了数万篇各类题材的新闻稿件,有数百篇参考或公开报道被中央领导批示,给决策机关提供了参考作用。
担任领导,他先后组织、指挥、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引领社会舆情;创办、经营的新闻栏目,成为新华社的品牌,多次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万武义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36年新闻路上辛勤跋涉,36年秉笔直书为民执言,新华社编委、国内部主任万武义迈进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殿堂:2008年第九届长江韬奋奖揭晓,他榜上有名。
视调查为新闻要义
——让报道深植于真实的土壤
“踏遍山河八万里,仗武行义一支笔。长江饮马战洪魔,黄河润笔伐污吏……”万武义获得第九届长江韬奋奖后,为他高兴的同事即兴赋的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万武义的新闻风格:用手中的笔,饱蘸着一颗滚烫而又富含社会责任感的心,尽情书写新闻人生。
在新闻同行眼中,万武义以写调查性报道著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但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地区和干部因工作作风不扎实,陶醉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再加上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一时间社会上“专业户”“万元户”满天飞。1985年年初,作为新华社陕西分社记者的万武义,带着新闻人的特有责任和敏感,一头扎进秦巴山区。
实地一看,万武义的灵魂深处也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强烈震颤。在汉阴县一个原有200口人的山村里,由于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最后仅剩下70多口人。家家缺吃少穿,没有一家有食盐。面对饥饿和贫困,村里花40元钱雇人向上级写了一封反映信,却杳无音讯。
雪后的阳光穿过破漏的屋顶,一户人家的破茅草房内处处“金光”,将眼睛灼得酸痛。屋里除了一堆土豆,没有一粒粮食,床上一块发黑的破棉絮下面是稻草,全部家当不值一双皮鞋钱。女主人是个傻子,一个小孩瘦得皮包骨头,像猫似的蜷缩在稻草堆里,看见生人想哭却没有力气发出声音来。
下雪不冷化雪冷,走出门,刚好碰见上山砍柴归来的男主人。他脚穿草鞋,套了一双棕袜子,下身穿着单裤露着半个屁股。听说记者是省城来的“干部”,他跪着抱住记者的双腿高喊救命。万武义顿时泪流满面。
历时半年,三到秦巴山区,万武义在新华社总社和陕西分社领导的支持下,一口气推出《对山区贫困现状要有足够的估计》《在一串串增长的数字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等一组4篇调查报告,如实反映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山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它们犹如一枚枚重磅炸弹,将平静的湖水掀起一道道波浪。
报道送到中央负责同志的案头,胡耀邦和习仲勋同志在3天之内连续作出4次批示。陕西省委把这4篇调查作为当年16号文件予以下发,省委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学习万武义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决定》。1985年6月,新华社对万武义发出嘉奖令,号召全社编辑记者学习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采访作风。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把触摸群众冷暖、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追求。”万武义用一篇篇深入调查得来的报道诠释着自己的诺言。
1986年夏,针对当时农村粮食收购政策存在的问题,万武义深入关中地区采写了《千阳县实行夏粮收购“双轨制”政策调查》,稿件得到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高度重视,并专门向新华社发函,对记者的调查给予充分肯定。
1988年3月,他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按“长官意志”统计和上报数字的问题,深入调研采写的《延川县多次变更统计数字的背后》等一组4篇报道,反映了农村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被国家统计局作为当年正式文件下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要获得真实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但是,时下新闻业界却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喜欢在网络粘贴新闻、在报刊中寻找采访线索、整日泡在会议里写报道,即使到了基层也是“蜻蜓点水”。
对此,万武义多次呼吁:要重视深入调查研究,否则就会导致采访功能的弱化,进而会窒息我们的新闻生命。工作间隙,他还对新闻实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探索新闻活动规律,撰写了《在表象真实的背后——谈宏观与微观的真实》等一批新闻理论研究文章,其中《浅谈记者的调查研究》《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被作为新华社新闻采编人员培训教材。
勇者无畏知难也进
——以记者操守书写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稿件,承载着一名记者的良心与责任。(www.daowen.com)
1989年年初,一封群众来信反映安康地区某行署专员在离职赴省城就任之前,在全地区的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吃喝拿要”的“告别活动”。万武义受命立即赶到安康展开调查,走访了所有能找到的知情人,经历了采访不配合、态度突然变卦、有关方面设置障碍等种种曲折。历时4个多月,万武义和同事终于搜集到了30多份有力的证据、证词。
调查采访结束后,万武义将报道与该行署专员见面时,他本人承认调查材料属实,但请求不要“捅出去”。在此种情况下,万武义情绪十分复杂,该行署专员年过5旬,花白头发、曲肩驼背显得是那样的老态龙钟。记者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他毕竟为党和人民工作了多年,辛劳了大半辈子,万武义深知这一报道会对他的整个人生影响有多大。
恻隐之心和记者职责孰轻敦重?记者的调查、报道权利属于谁?矛盾之际,在秦巴山区调研时“哭不出声音的孩子”“高呼‘救命’的那个父亲”的一幕幕场景又浮现在万武义的脑海中。
想到这些,万武义如锋芒刺背:“记者啊记者,你的良知就是要永远恪守职责,无数群众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啊。”记者的操守战胜了恻隐之心,万武义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揭露该行署专员“吃喝拿要”“百日告别”的稿件在内参刊发后,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严肃查处,并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内参稿件转发公开稿后,全国主要媒体纷纷刊播。中纪委、监察部领导随之发表谈话,要求“决不姑息迁就”。
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罢免了该行署专员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有关方面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这一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新闻界誉为舆论监督的一个范例。
记者之路注定会充满艰险,它时刻考验着记者的勇气和胆识。1986年,万武义采写的《陕西商县发现一家杀人“黑店”》等一组稿件,最早向中央报告了这个“黑店”两年共杀48人的骇人事件,有关部门认为向外国媒体“泄露了机密”进行反调查。为防备意外,陕西分社领导安排万武义临时外出“躲避”。最后,这组稿件引发的官司,因最早向中央报道并受到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表扬而画了句号。
写报道难,尤以写批评报道为甚。每有批评报道出炉,说情、恐吓、反调查等就接踵而至。
万武义始终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他深知记者手中的这支笔分量很重: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秉笔直书为民分忧
——用笔下的新闻影响今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身处新华社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国家大通讯社,万武义无论当普通编辑记者,还是担任领导,都紧绷宏观思维、大局意识这根弦,始终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自觉地为党、为国、为民分忧。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全线告急。荆江是抗洪抢险的主战场。在这一紧要关头,时任湖北分社社长的万武义在有关方面下达了第二道分洪准备命令时,带领记者兵分四路,仍在分洪区内采访有丰富治水经验的当地老百姓和相关水利专家,搜集和反映干部群众对分洪的不同意见,反映分洪区内群众的情绪和现实状况,反映汛情、雨情的变化走势,反映专家意见和抗洪抢险的部署安排。
得知情况,写过《驯水记》、时任新华社社长的郭超人在电话中动情地说:“万武义同志,我向你表示崇高敬意。”总编辑南振中同志要求:尽快撤出所在位置,确保安全。
风雨飘摇的荆江,让他们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在征得新华社领导的首肯后,他们创新内参发稿形式,采用连续的、不间断的“滚动内参”方式,用手机向总社编辑口述滚动快讯,及时、密集地把第一线的情况向中央作了反映。为中央最后决定“荆江不分洪”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洪峰走,我也走,一直跟到九江口”,被誉为“千里追峰的记者”的万武义从宜昌跟到九江,采发了《保卫大武汉》《荆江保卫战》《在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记江泽民总书记在湖北抗洪第一线》等系列重头稿件,先后受到湖北省委、新华社、中宣部的表彰。
2004年,国内部获得了“江苏铁本公司未经国家批准肆意乱占大批耕地”这样一个线索,万武义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够反映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的反面典型,便抽调精兵强将奔赴江苏进行实地调查。但是正常的采访活动受到了多种干扰和阻挠,有的记者心灰意冷打了“退堂鼓”。
了解详情后,万武义主动给执行任务的记者出点子、想法子,进行鼓劲,提供信心,并明确表示如果出了问题,后果都由自己承担。最后,报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央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国务院9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报道《拆迁多户民房占近六千亩地——常州一民企长江边大建钢厂引民怨》还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这组报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也成为我国当年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能谋敢为协同作战
——在建设团队中升华新闻人生
无论是任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还是当新华社国内部主任、中宣部新闻协调小组组长,万武义都把创新舆论引导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强、作风硬的编辑记者队伍,当做提高新闻竞争力的头等大事来抓。
2001年,他任中宣部新闻协调小组组长期间,根据领导机关要求,他适时组织制订报道计划和报道口径,统一协调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报道,及时分析舆论情况,供领导同志参考,带领第八届协调小组全年共撰写了日报、周报、月报等190多篇文稿。在全国“两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报道中,协调有力,把握有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中宣部领导和中央领导的表扬。尤其是他按要求主持制订的建党80周年报道计划,受到了中央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主持国内部工作后,万武义按照社党组和总编室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策划,不仅出色组织指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国内新闻报道、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抗击非典、神舟系列飞船发射、青藏铁路通车、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国庆60年、建党90年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而且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报道,使整个国内部新闻报道工作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出新出彩,有效地引导了国内新闻舆论。
在时政报道中,万武义和同事们积极创新中央新闻报道,突出权威性,增强贴近性。在部委新闻报道上,注重开拓部委高端新闻资源,加大对重大政策和热点事件的跟踪分析,强化解读,突出时效性和不可替代性。
根据媒体市场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他们先后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服务专线、以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为特色的财经专线和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社文专线。三条专线逐步明确定位,发挥各自特色,影响力不断扩大,有效提升了新华社的新闻竞争力。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他们创建了有固定人员的今日新闻编辑室,随时启动应急机制,紧密跟踪事件进展,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记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万武义在国内部主持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成才活动,每年都进行“用好手中这支笔”业务研讨、评选“我的得意之作”、请不同年代的优秀记者讲述“我的成长史”等系列活动。他还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通讯社人员绩效考核的统一要求与记者个人的资质情况相结合,鼓励冒尖,给特殊人才、优秀人才成长搭梯子、建平台。近年来,一批记者很快脱颖而出,多次在全国性的“新闻大战”中独领风骚。
筚路蓝缕先天下,百舸争流击浪行。置身改革创新的伟大时代,万武义时刻以记者的神圣使命跋涉前行,更珍视记者这个光荣的称号。采访结束,他坦诚地说道:“在我的笔下有‘应景’之作,也有受命之作,但绝无违心之作。因为,我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
(原载2009年《中华英才》第11期;2009年《今传媒》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