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成就与经历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成就与经历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王岐山王岐山,山西天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波浪镶嵌构造与顺应历史潮流——王岐山在华盛顿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晚宴上的演讲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见面。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就是顺潮流而动。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成就与经历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

img1

王岐山

王岐山,山西天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1948年7月出生。1969—1971年,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知青;1971—1973年,陕西省博物馆工作;1973—1976年,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76—1979年,陕西省博物馆工作;1979—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1986年,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处长,副局级研究员,联络室副主任;1986—1988年,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正局级研究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主任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代所长、所长;1988—1989年,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1989—1993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其间,1992年9—11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3—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 1994—1996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1996—1997年,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党组书记;1997—1998年,广东省委常委;1998—2000年,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2000—2002年,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2—2003年,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2004年,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 2004—2007年,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2007—200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年至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波浪镶嵌构造与顺应历史潮流

——王岐山在华盛顿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晚宴上的演讲

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见面。利维臣先生刚才给我出了这个题目——用鲁宾先生的思维,或者叫口头禅,就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鲁宾先生这本书,对我有很大影响。我同意他的看法,而且我也通过这本书认识了鲁宾先生。人说:“名师出高徒。”我刚才知道了基辛格先生和鲁宾先生是盖特纳财长的伯乐,在中国就叫有师生之谊。我就想这件事给我一个提醒,那就是我有哪位老师能和基辛格与鲁宾相提并论呢?这样的老师我找到了。这就是我在中国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西北大学有一位老校长,叫张伯声先生。(www.daowen.com)

张伯声老校长是一位地质界的权威,应该说他是上个世纪20年代在清华学校利用美国庚子赔款到美国来留学的。他在美国待过三个学校,一个是威斯康星大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一个是斯坦福大学。在座的不一定知道这个人,因为他的英文名字我说不出来。但是,他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杰出到什么程度?就是地球的构造,一共有五大学派,其中之一就是这位张伯声先生提出和研究出来的。我们当时听说他是地壳构造五大学派之一的发明人,很是敬仰,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去请教他。我们说:“张校长,您怎么就研究出来这么一个了不起的科研成果啊,在全球都能够站住脚,有地位?”他给我们讲了这个过程,对我一生(从知道到现在)都有影响。他说:“我们那时候去留学地质以后,想写一篇论文。写论文的时候,什么都准备好了,就是缺灵感。”他说:“如果现在去美国都坐飞机的话,我的论文可能就不一定出来了。”他说:“那时候是坐轮船,你们没有坐过轮船的人,觉得坐船出洋很过瘾。但是,那时候的船,坐在上头,时间稍微一长,非常的无聊。我天天坐在甲板上,想我的论文,想我所学的这些知识,想我对地壳的思考。”他说:“我天天看着这个浪,这大江大海里的这个‘涌’。突然,我有一个灵感,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它是涌动的?”最后,他突然发现:“根据我的力学的知识,我发现大自然万事应该是以最省力的方式运动。”他说:“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因此,他就想:“大自然地壳的构造,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所以,他的学说最后被国际所承认,叫做地壳波浪镶嵌学说。

我当时在西北大学是学历史的,它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那就是:顺历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赢”;逆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败”。因此,要顺潮流而动。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就是顺潮流而动。它之所以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实际就来自于他了解到中国人民要的是和平发展,要的是富裕和文明。其实全世界、全人类各国人民,恐怕要的都是和平与发展、富裕与文明。政治家也好,学者也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顺应这个潮流,我看就能把事情办好。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而这个历史潮流,是中美两国人民的需要,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又为中美两国政治家所逐渐认识。今天,基辛格先生在这儿,他是中美现代关系的开拓者。他比我们在座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幸。为什么?这是因为他有机会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的邓小平先生、江泽民先生、胡锦涛主席都有交往。他整个地经历了、见证了中国是如何顺乎潮流、发生巨变的,因此他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化的见证人。在座的很多朋友,在不同阶段都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包括1981年曾骑自行车在北京学习的盖特纳财长,也包括他的令尊大人。网上说,盖特纳我们俩,应该我是他叔叔的关系。因为他的父亲老彼得是原福特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在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申请福特基金做研究项目,所以与老彼得在工作上有联系。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在工作上发生联系了,孩子就得叫对方“叔叔”,或者叫“伯伯”。我以为,美中关系正是顺乎潮流发展到了今天。

我通过一位老校长、一位对人类科学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当时的一种灵感,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的启示。而我将此与历史联系起来,和政治联系起来,和我们现代的中国历史联系起来,又和中美关系史联系起来,等于回答了利维臣先生给我的问题。

我以为中美关系的潮流,两国人民在决定着,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决定着。两国政治家和所有各界的朋友们,只能顺乎,也必须顺乎这个潮流。

[张伯声简介]张伯声(1903—1994),西北大学终身教授,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曾用名张遹骏。河南荥阳人,生于1903年6月。1926年毕业于8年制的清华学校,旋即被保送留美。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地质学研究生。1930年回国。1930—1936年,先后在焦作工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北洋工学院内迁,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任教。历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兼岩矿教研室主任、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起,任西北大学副校长,他历任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西安分会(辖西北大区)理事长,陕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层委员会委员和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

他一生共发表90余篇论文,其“波浪镶嵌说”是“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