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作协无法解散,韩寒争议继续

作协无法解散,韩寒争议继续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韩寒跟作协之间,被媒体一把火枪打着了火。韩寒说,如果他当选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某省的作协副主席说,如果他当韩寒的爹妈,下一秒就打死韩寒。其实,主席没有必要如此好勇斗狠,动辄要取人性命,别说一个韩寒,就是一百个一千个韩寒,一起发声说要解散作协,作协也散不了。即便如此,只要作协国家作家的这个桂冠还值钱,社会上还有人买账,作协就依然会有吸引力,哪怕腐朽没用到了家,也散不了。

最近,韩寒跟作协之间,被媒体一把火枪打着了火。韩寒说,如果他当选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某省的作协副主席说,如果他当韩寒的爹妈,下一秒就打死韩寒。

其实,主席没有必要如此好勇斗狠,动辄要取人性命,别说一个韩寒,就是一百个一千个韩寒,一起发声说要解散作协,作协也散不了。不仅散不了,而且还会有若干跟韩寒一样年纪的新生代作家申请加入作协。

把作协说成圈养作家的地方,其实不那么确切。据我所知,加入作协的人,大部分都有其他的职业,这个行列里有国企老总、银行家,也有大学校长,他们肯定不用作协来养,加入作协,无非是在自家脑袋上加一顶作家的桂冠而已。作协养的,大抵有两部分人,一是住会作家,二是作协的工作人员,都由作协发工资。至于像写出“做鬼也幸福”佳句的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不知道属于住会作家呢,还是工作人员?不过能写出这样技惊世界的佳句者,看在大众的欢愉和惊喜的面上,的确应该养着。

住会作家相当于国家作家,列入国家干部序列,工作人员只要是正式的,不仅列入干部序列,而且是现任的公务员。按现行法律,作协属于民间团体,一个民间团体为什么充斥了国家干部,工作人员还是现任公务员?只能说中国特色,大家难得糊涂好了。作家不坐班,但有任务指标,工作人员要坐班,但没有任务,不用挣工分。

我们这个体制很有意思,凡是两人以上的组织,都要纳入国家的范围,别说作家,就算是和尚老道也免不了。有组织,就有级别,所以,根据各个庙的大小规模不同,就有了科级和尚和处级和尚的分别。现在的我不清楚,反正以前作协的作家,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处于顶尖部分的一些人,享受高干待遇。其实,不仅作家和和尚,连工人农民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都得由国家组织起来。从前我在农场的时候,我们一跟周围的农民打仗,总要自豪地宣称:我们是国家职工!一提这个,对方就泄气。其实,这些公社社员也可以说,我们是国家农民。

当然,国家农民跟国家作家没法比。在那个时代,是吃商品粮和拿固定工资与否的区别,就算作家乐意生活在农村,这个区别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民毫无疑问地处于所有带国家头衔者的最低层,否则,作家人等犯了错误,怎么会发配到农村做农民呢?(www.daowen.com)

一直有人说,作协的存在,可以使得作家免于饥馁,安心搞创作,是的,过去的时代中国作家住亭子间,挤胡同里的偏厦,交不上房租,饥寒交迫。沈从文初到北京,考学考不上,投稿没人用,无奈给已经成名的作家郁达夫写信求助。如果不是郁达夫把这位蜷缩在凉炕上饿了三天的家伙救出来,估计这个后来的大作家非冻饿而死不可。可是,奇怪的是,饥寒交迫的作家,却写出来很多了不起的作品,就算我们体制内推崇的鲁、郭、茅、巴,似乎也不是作协资助出的大名,都过过贫穷的日子。今天作家有人养了,了不起的大作也没了。

其实,今与昔都一样,作家没成名之前,该受穷都受穷,没名没人养,成名之后,给工资养着,人家却也不在乎了。作协真正起作用,就在改革前那一段,作协就是作家的单位,跟工人有车间一样,不仅发工资发布票,而且组织学习,开展批判也很方便。

现在,批判作家已经不大可能了,学习也找不到人,作协存在的最大功能,就是由政府拨款养一大批工作人员以及少量写不出东西的作家,再就是组织一些作家四处走走,搞点旅游式的创作活动,事实上,已经跟工会什么的很相似了,变成某一部分人的游乐团体,远远抵不上韩寒的赛车俱乐部。

即便如此,只要作协国家作家的这个桂冠还值钱,社会上还有人买账,作协就依然会有吸引力,哪怕腐朽没用到了家,也散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