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佛教学说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的一套说教。这些观念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信仰民俗:笃信灵魂不灭、崇信佛和菩萨,相信鬼神的存在等,由此又形成了对佛、菩萨的崇奉膜拜,对鬼神的敬仰畏惧,以及对死者举行的一套丧仪。
一、庙神膜拜
佛教信仰的最突出、最充分的表现就是庙神膜拜。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在都市和乡村,还是在山区和平原,都建有佛寺。历史上西安、洛阳、开封、大同、太原、北京、南京、镇江、苏州、杭州等地都曾佛寺林立,盛极一时。如梁武帝时,仅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就有佛寺500余所,即使是在穷乡僻壤也建有各种小型的庙宇禅寺乃至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如五台山)。人们以烧香拜佛、供奉果品、布施斋僧、修建寺庙、塑像造塔、刻印佛经、许愿还愿、广作法事等方式来表达对佛、菩萨的景仰崇拜。偶像崇拜蔚然成风。从而造成一些人的信仰心态,把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向超越现实生活的轨道。(www.daowen.com)
二、丧俗的神秘化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灵魂观念,即以为人类自身是双重构造,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而灵魂是不灭的。人死后的灵魂叫做“鬼”,叫做“鬼灵”。鬼灵有两种:正常死亡或死者有后代的为善灵,非正常死亡者(“横死”)或死者无后代的为恶灵。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灵魂说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综合,以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坠入地狱。在这种轮回转世观念的支配下,对死者的后事处理也有种种不同的做法,增添了丧俗的烦琐、落后,乃至神秘色彩。例如人死之日,请僧人念经。有的甚至举行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或水陆斋仪),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经礼忏,凡四十九日,以追荐亡灵。前面第五章讲到水陆法会,介绍了它的规模仪式和沿革,提到宋以后朝野为了超度战争中的死难者而举行的大规模的水陆法会。也如前面提到过的宋代苏东坡居士就曾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以示追悼,祈求超度。这种习俗在民间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