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中国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佛教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中国佛寺建筑早期以佛塔为主,至隋唐时代渐以佛殿为中心了。这样佛教建筑主要可分为佛殿建筑和佛塔建筑两大类,此外还有经幢等建筑。在佛教寺院建筑中,佛塔往往给人们以最深刻的印象,它具有引起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与情感的艺术魅力。这种刻有佛塔的石窟被称为“支提”,意译为庙或塔庙。

中国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第一节 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中国佛寺建筑早期以佛塔为主,至隋唐时代渐以佛殿为中心了。这样佛教建筑主要可分为佛殿建筑和佛塔建筑两大类,此外还有经幢等建筑。

一、佛殿建筑

本书第六章,曾就寺院建筑的历史演变和结构作过简要的介绍,这里仅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再略作补充。

唐代木结构寺院大殿,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斗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而且兼有装饰效果。屋顶有鸱尾为饰,形式多样。柱础有莲瓣,精美异常。顶棚上有藻井,做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殿前有台阶,两侧有回廊、石栏杆、柱,雕饰精美。整个殿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宋代以来佛寺建筑虽有变化,但仍不失唐代的风格。我国佛寺除石窟寺外,多为木建筑,由于采用木结构建筑和固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风格,从而在建筑史上放出了新的异彩。

二、佛塔建筑

佛塔既是建筑艺术,又是雕塑艺术,是集两种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我国佛塔的建筑,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层级之高、造型之美,在古代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佛塔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一朵朵绚丽多姿的奇葩,点缀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为山河增辉,为景物添彩。有的塔,从远处看高耸云霄,塔尖、塔影成为风景轮廓线上最突出的标志和特征。在佛教寺院建筑中,佛塔往往给人们以最深刻的印象,它具有引起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与情感的艺术魅力。

佛塔,因造型精美,并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里面藏有舍利,故又俗称为“宝塔”。塔起源于印度,原指坟冢,梵文为Stūpa,音译为窣堵波、佛图、浮屠等,意译为圆塚、方坟、灵庙等。后来窣堵波略去了“窣”字,为堵波,也叫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了。在我国,塔被理解为犹如宗庙,所以也曾被称为“塔庙”。

“窣堵波”,原为古印度的坟墓。释迦牟尼故世后,佛教徒转向埋葬佛骨的窣堵波顶礼膜拜,窣堵波从此成为僧侣崇拜的对象。窣堵波通常由台(台基)、覆钵(台上半球部分)、平头(一称“宝箧”,祭坛,方箱形)、竿、伞(竿、伞,表示崇敬)五部分组成。后为了便于僧侣们在修行过程中能随时礼佛,便在居住的石窟的中堂后壁上刻出佛塔。这种刻有佛塔的石窟被称为“支提”,意译为庙或塔庙。这种石窟中的塔,可以称为支提式塔。窣堵波埋有舍利,是舍利窣堵波,可以称为舍利塔。支提式塔和舍利塔是印度佛塔的两种形式。后来印度佛教密宗兴起,又出现了一种金刚宝座式塔,由中央大、四隅小的五座塔组成,以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五方佛。

佛教初传,也带来了印度窣堵波的形象。秦汉时期,我国流行神仙迷信,以为神仙就住在云雾缥缈的天空高处,“仙人好楼居”,所以秦始皇、汉武帝都修建过高楼台榭,以迎候仙人下凡。在这种神仙思想的强大影响下,佛塔一移植进来,就与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楼阁型塔的新形式。如东汉中叶在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就是“下为重楼阁道”,顶上“垂铜槃九重”(《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所谓“重楼”,就是多层木结构的高楼;所谓“铜槃”,也称“金盘”,就是伞盖,也称“相轮”、“刹”[1],是佛塔顶部的装饰:多重圆环形的铁圈,每重又有内外两道圈,中间小圈套在塔心柱上端。这种楼阁型的塔,下为我国固有的楼阁,上为印度的窣堵波。这也是后来南北朝木塔的基本式样。由于中国楼阁建筑的方形平面与印度窣堵波的圆形平面的矛盾,加以中国木结构的形式又难以做成圆形平面,所以唐代的建筑匠师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介乎正方与圆形之间的八角形平面,并成为最常见的平面形式。相应的材料也由木结构改为砖砌。元明清时代,塔的形状更发展为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以及内圆外方、外圆内方等多种,材料则发展到石、土、铜、铁、琉璃等多种,从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印度支提式塔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为石窟寺,原来石窟内后部的塔则发展为塔柱或中心柱。印度密宗的金刚宝座式塔也传入我国,在明代以后多有建造。(www.daowen.com)

中国佛塔通常平面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单数称为阳数,含有传统的吉祥的意思。塔的类别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从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和石塔等;从塔的层级来说,可分为单层塔和多层塔;从造型上观察,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瓶形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下面略作重点介绍。

木塔、砖塔和石塔:木塔是我国原有的重楼形式的做法,但层数加多了。如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就是最大的木塔,高333米,百里以外便能看见,但建成不久就被焚毁了。大体上说,隋代以前多木塔,有人估计历史上木塔在千座以上。因为木塔不耐久,同时砌砖技术又不断提高,所以唐代以后实行改革,多用砖砌塔了。宋代还出现用铁色琉璃砖砌成的“铁塔”,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河南开封祐国寺的“铁塔”,全部采用特制的“铁色琉璃”做砖石,使佛塔更加焕发出光彩。建于五代后周末年(公元960年)的杭州灵隐寺石双塔,高虽仅十米,却有九层,匠师们大胆地用石料进一步表现出木结构的形式,使塔的造型更为丰富了。

单层塔:塔身为单层方形出檐,上为方锥形或半圆球形屋顶。多为高僧所采用,作为墓塔。今存建于隋代的山东历城县神通寺的“四门塔”,就是单层塔的优秀典型。“四门塔”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形制简朴浑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也是现存的第二古塔。又如河南嵩山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为单层八角砖塔,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为我国最早的一座八角形塔。这些单层塔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气息。

楼阁式塔:在各种佛塔中,最能代表中国塔特色的是楼阁式塔。早期的楼阁式塔都是木构的,后来才出现砖石构的楼阁式塔。此种塔内部有楼层可登,且与外观楼层相等或更多。塔上有许多仿木构造,如每层塔身上的门窗、柱子,塔檐上的檩枋、椽子、飞头等。西安大雁塔是楼阁式塔的优秀典型。该塔为唐玄奘所建,淳朴、平实、大方。在塔各层的表面上,巧夺天工的匠师们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把砖石处理成木结构的样子,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密檐式塔:因在较高的塔身上加以层层的密檐,故名。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同为最常见的塔形。它一般不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而以呈现优美的轮廓线条见长。由于上部塔檐层层相叠,几乎看不出层楼。它的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门窗、柱子和佛龛、佛像等雕饰都集中在这里,是整个塔身的重点。著名的如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十年(公元52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佛塔。塔共15层,平面为十二角形,每角用砖砌出一根印度式样的柱子,柱头、柱脚都用莲花装饰。整个塔的轮廓乃至每层檐下的曲面都呈抛物线形,非常柔和,华丽动人。这座高达40米的建筑全部用砖砌成,是我国砖砌技术突进的一个标志。再如,辽代建造的北京天宁寺塔,是八角形密檐塔,这种类型曾被广泛采用。此外,建于金代的洛阳白马寺塔,更是风格独具,塔身下有高大的台基,第一层塔身较矮,以上各层檐的密度较疏。

瓶形塔:元代时,窣堵波从尼泊尔又一次传入我国,大事兴建,成为佛塔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寺)的塔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塔由尼泊尔工艺师阿哥尼设计,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公元1271年)建成,是我国内地最古老的瓶形塔。北京北海白塔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塔也是这一类型的塔。这类塔的结构如瓶形,下面有很大的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形的“金刚圈”,再上是坛子形的塔身,叫“塔肚子”,再上是被称为“塔脖子”的须弥座,更上是圆锥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十三天”和它顶上的宝盖、宝珠等。因喇嘛教建塔常用这种形式,故又称“喇嘛塔”、“藏式塔”。明清时,这种塔成了喇嘛、高僧死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称“和尚坟”。这种塔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印度塔式的格调很浓。

金刚宝座塔:因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主佛(五方佛),故名。这种塔是在一个很大的台座上立五座塔或七座塔,组成一个完整的塔群。塔下面的金刚宝座很大,表面上分为五层,下面还有一层须弥座。每层上面都用柱子作成佛龛,朴实雄伟。塔的座子上布满了五方佛像的浮雕,精巧美观。这一类塔在我国现存的有北京西直门外五塔寺(真觉寺)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院、云南昆明管渡镇五塔等十多处。

三、经幢建筑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建筑物的玉垣(周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是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石面上刻法轮、飞天,轮下刻人物和动物的浮雕。我国唐至辽宋时代,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的经幢多系石雕,也有少数铁铸的,高度不等,圆柱形或六角、八角形,多为八角形。一般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佛像,十分华丽。著名的如唐代末叶建造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经幢,朴素庄严,是重要的艺术精品。河北赵县城内的赵州陀罗尼经幢,系北宋时建造,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幢下为方形石基,台基上是八角形束腰式须弥座,经幢一至三层刻有陀罗尼经,其余各层满布佛教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幢顶以铜质火炎宝珠为刹,轮廓庄严清秀,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又如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为大理中期所立,高8米半,八角七层。第一层刻四金刚及梵文,以上各层刻佛像。雕工极精,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铁铸的幢,著名的如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市德山乾明寺铁幢,高4米余,重3 000余斤,圆柱形,用白口生铁铸成。铁幢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和龙虎、莲花瓣等纹饰,幢身铸有经文等,优雅精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