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有诵读、讲说、歌唱、赞叹,有说有唱,说唱结合,因此不仅开佛教俗歌的风气,而且有变文之作,继之有宝卷、弹词、鼓词等出现。变文是佛教对中国通俗文学发生影响的关键一环。变文的有说有唱、诗文合体的形式,引起了墨客骚人的仿效。

第三节 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佛教对于说唱文学和小说的影响,比对诗歌的影响还要显著、巨大。自南北朝以来,佛教为了进一步在民间吸引信徒,扩大影响,开始推行经文的“转读”、“梵呗”的歌唱和“唱导”三种宣传教义的方法。“转读”,也叫“唱经”、“咏经”,即诵读佛经,使人听懂。“梵呗”,佛教歌赞,是用声音感人。“唱导”,宣唱开导,讲经说法。这些方法是把佛教深入地传到民间去的路子。由于有诵读、讲说、歌唱、赞叹,有说有唱,说唱结合,因此不仅开佛教俗歌的风气,而且有变文之作,继之有宝卷、弹词、鼓词等出现。我国古代的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等通俗文学中的说唱文学,都是直接导源于佛教的。

变文是佛教对中国通俗文学发生影响的关键一环。凡将佛本生故事绘成彩画者,称为“变现”,后来发展为唱佛经故事,这种唱出之文,称为“变文”。唐代流行一种叫做“转变”的说唱艺术,“转”是说唱,“变”是变易文体。表演时,一边隐示图像,一边说唱故事。其图称为“变相”,其说唱故事的底本称为“变文”。变文的起源,与佛教经典文体和六朝时代佛教通俗化的方式直接相关。佛经文体有三类:一长行(契经),直说义理的散文;二重颂(应颂),是重述长行所说的诗歌;三伽陀(偈颂),不依长行而独起直叙事义的诗歌。为了反复阐明佛理,佛经多半是长行与重颂、偈颂兼用的。重颂和偈颂是能用梵音歌唱的,但译成汉文以后,因限于字义,不能歌唱了。于是有人制作“梵呗”,用印度的声律制成曲调来歌唱汉文的偈颂。“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高僧传》卷13《经师篇》)咏经和歌赞是宣传佛经的两种方式,由经师担任。此外,还有“唱导”,和经师不同,不是以讽咏佛经为主,而是以歌唱缘事为主。到了梁陈时代,经师和唱导便合流了。中唐以后,由于民间的口语有了转变,讽咏佛经原文人们很难听懂,于是又将经文译成唐代的俗语,这就成为变文了。由于佛经文体是长行和重颂兼用,这样变文自然也是散文和韵文二体交织,说唱同时了[7]。当时寺院僧侣为了采取通俗化的传教方式向民间点染浸透,经常举行以变文为话本的通俗说唱,即所谓“俗讲”。俗讲由两人住持,先由都讲高唱一段经文,随后由俗讲法师加以详说。他们吸取中国民间说唱的特色,增加故事化的成分,采用韵散结合、有说有唱的方式演说经文,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达到开导人心的目的。

中国原有的文学体裁是单纯的,骈文是骈文,散文是散文。变文则不同,它吸取印度散韵重叠的表现形式,又渗透以中国民族形式的诗文载体,夹杂了民间歌曲的因素,唱白并用,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边唱边讲,唱多讲少。变文的有说有唱、诗文合体的形式,引起了墨客骚人的仿效。变文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开我国说唱文学之先河。(www.daowen.com)

变文的故事本于佛经,讲唱佛经故事,宣扬佛教义理。重要的有写维摩诘居士与文殊师利等共论佛法的《维摩诘经变文》,写目连上穷碧落下黄泉、遍历地狱寻救母亲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写舍利弗和六师斗法的《降魔变文》等,这些变文对后代小说的创作启示很大。变文的内容不断发展,由说唱佛教故事扩大到中国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以及当时人或历史人物的专题故事。如出现记伍子胥弃楚投吴,历尽艰辛,终于为父兄报仇雪恨的《伍子胥变文》;记唐代沙州起义军将领张义潮(张议潮)乘吐蕃内乱,领导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占领附近瓜、伊等十州土地的《张义潮变文》;写王昭君出塞和番的《王昭君变文》;写董永卖身为奴,路遇天女的《董永变文》;写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变文》等。这些变文,宗教内容逐渐减少,民间故事、英雄故事和历史故事的内容逐渐增多,而且记叙曲折,情节生动,故事性强,文字通俗明畅,韵散结合,情趣盎然。这种民间通俗文学的新形式,不仅保存了古代长期流传的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和流行口语,而且开创了一代较为自由的新文风。

变文为人民所喜爱,却不能登大雅之堂。北宋真宗赵恒皇帝明令禁止变文流行,佛教寺院里讲唱变文之风由此熄灭。但是它在民间又以其他方式重苏。直接继承变文的是后来演变而成的以唱为主的宝卷,受变文的间接影响而演变成的有以唱为主的弹词、鼓词、诸宫调,以及以讲为主的讲史、小说的话本等。

宝卷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题材以佛教故事居多,宣扬因果报应思想。今存《香山宝卷》,传为北宋普明禅师的作品。此外,如《鱼篮宝卷》、《目连三世宝卷》等,都是宣传佛教故事的。明清以来,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宝卷日益流行,有《梁山伯宝卷》、《土地宝卷》、《药名宝卷》等,共200多种。宝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曲艺。弹词形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表演者大都1~3人,有说有唱。乐器多数以三弦、琵琶或月琴为主,自弹自唱。著名的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等,均用当地方言说唱。鼓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有的也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流行于明清明代,但和弹词流行于南方不同,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著名作品如贾凫西(应宠)《木皮散人鼓词》,书中述历代兴亡治乱,讽刺数千年来昏庸腐朽的统治,语言通俗生动,富有民间文学特色。诸宫调起源于北宋,流行于宋、金、元时代。也以唱为主,以讲为辅,只是唱的部分音调比较复杂,不再以梵音为主,而是以当时流行的曲调代之。也就是取同一宫调[8]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数万言的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现存有金人(佚名)作《刘知远》的残篇,董解元作《西厢记》,以及元王伯成作《天宝遗事》的残篇辑本。诸宫调对元杂剧的形成影响颇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