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佛教推动音韵学、律体诗和诗歌发展

佛教推动音韵学、律体诗和诗歌发展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度声明论[4],导致了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另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的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多姿多彩。

佛教推动音韵学、律体诗和诗歌发展

第二节 佛教推动音韵学的前进、律体诗的产生和诗歌的发展

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度声明论[4],导致了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另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的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多姿多彩。

一、四声、八病和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歌也是注重音节的,《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三百篇就是诗乐合一的。古代作家也逐渐重视对声律问题的探讨,魏李登就曾作过韵书《声类》(已佚),但是,毕竟长期来并没有音韵规则可循。晋宋以来,居住在建康的一批善声沙门和审音文士,交往密切。齐梁时代文学家沈约、王融,以及与沙门昙济过从甚密的周颙,在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沈约等人发明声律论,既吸取了我国以往音韵学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直接受了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的结果。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和论述,他说:

据天竺围陀之声明论,其所谓声Svara者,适与中国四声之所谓声者相类似。即指声之高低言,英语所谓Pitchaccent者是也。围陀声明论依其声之高低,分别为三:一曰Udāttd,二曰Svarita,三曰Anudātta。佛教输入中国,其教徒转读经典时,此三声之分别当亦随之输入。至当日佛教徒转读其经典所分别之三声,是否即与中国之平上去三声切合,今日固难详知,然二者俱依声之高下分为三阶则相同无疑也。中国语之入声皆附有k,p,t等辅音之缀尾,可视为一特殊种类,而最易与其他之声分别。平上去则其声响高低相互距离之间虽有分别,但应分别之为若干数之声,殊不易定。故中国文士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此四声之说所由成立,及其所以适为四声,而不为其他数声之故也。(《四声三问》,见《陈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馆丛稿初编》)

沈约撰有《四声谱》(已佚),并提出八病之说,强调做诗应避忌八项音律上的弊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沈约一派人的诗歌创作,体裁短小,十分重视声律,史称“永明体”,《南齐书·陆厥传》说: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www.daowen.com)

“永明体”标志着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的重要转折。虽然四声、八病之说为诗歌创作规定了许多不必要的禁忌,容易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助长追求雕饰、绮靡柔弱的倾向。但是注意诗歌的格律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把诗歌的音节美提高到首要地位,有了人为韵律,使人们有可遵循的律诗格式,这对于古体诗向律体诗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般若与诗,禅与诗

中国诗坛,在魏代中期以来,玄学思想成为了诗歌的基调,出现了所谓“玄言诗”。后来玄言诗一度消歇,至东晋时代又重新兴起。与此同时,佛教般若学也得到广泛的流传,大乘空宗的一切皆空的思潮给诗人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影响,一些佛教学者就在玄言诗的土壤上,散播新的种子,结出了新的果实,形成了一种优游自得、寂静恬适的诗境,由此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了佛学渗入诗歌领域的新局面。这些诗作或融合玄学,或结合山水,或独说佛理,表现出佛教诗歌命意构思的新特色。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般若学学者支道林(支遁),也是当时最重要、最杰出的佛教诗人。他的作品很多,现保存于丁福保编《全晋诗》的尚有诗18首。支道林深通庄学,对《庄子·逍遥游》有独特高超的见解。他的诗结合老庄思想和山水自然,文采冲逸,才藻新奇,极得文人的赞赏。当时玄言诗的著名作家孙绰、许询、王羲之等人都跟支道林交游,共探玄理,深受影响。晋宋之际的大诗人谢灵运(康乐),也是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学者。他极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所作诗大都描写浙江、江西的山水名胜。他继支道林的路子,进一步把山水和佛理结合起来,在刻画山水个性的作品中,移入一种怡然自得的意境。谢灵运在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流行的情况下,转而着意山水景物的描写,这对于玄言诗的消歇和山水诗的盛行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支道林是开结合老庄山水创作诗歌之先的话,那么,谢灵运则是诗歌创作上“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转关人,他开文学史上山水诗的一派。此外,单说佛理的,有支道林的《咏怀诗》、王齐之的《念佛三昧诗》、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和《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谢灵运的《净土咏》、梁武帝萧衍的《净业赋》等,在玄言诗、山水诗之外,另成机杼。

唐代禅宗兴起和唐诗蔚为一代文学精华几乎同时,归趣根本不同的宗教与文学相得益彰,这其间存在着相互联结的内在因素和并行兴衰的变化轨迹。禅和诗都需要内心体验,都重视象喻和启发,都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这种宗教实践和诗歌创作实践的某些类似性,提供了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禅宗自南朝竺道生唱导佛性论、顿悟论逐渐演变而成,唐诗则由南朝“永明体”和山水诗缓慢蜕变而来。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谈禅、参禅,做诗表达禅趣、禅理,禅师也和诗人酬唱、吟诗,表达人生的理想、境界,从而表现出禅对诗的单向的强烈渗透和深入浸染,为唐代诗歌创作打开了新路。禅对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即把禅意、禅味引入诗中;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即以禅宗的观点(禅理)论诗。以禅喻诗涉及文学理论,留待下面再论。

以禅入诗,为唐诗注入特有的禅趣。如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字摩诘,平生奉佛,索服长斋,仰慕和崇拜维摩诘居士。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兼通音乐。当时有所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王维的诗篇主要是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辋川集》)远山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黄昏时分落日微光返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象征着世界的无常。这是依据禅宗的“返照”、“空寂”的义理,通过描绘鹿柴深林中傍晚的景色,表现寂灭无常的心境。又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同上)芙蓉花,此指辛夷花。诗是说在幽深的辛夷坞山谷里,辛夷花盛开怒放,又纷纷凋谢。这是通过写花自开自落的情景,表现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空灵的心境,也正是禅宗的人生处世态度的形象表述。和王维同一类型的诗人如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诗歌作品也都义本经论,语言较为典雅,佛理与情景交融,闪耀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禅光佛影。另一种类型是用通俗诗,也就是以通俗语言表述佛理禅机的,有王梵志、寒山子、拾得等人。王梵志(约590—660),原名梵天,唐代著名诗僧。他写了大量的诗篇,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如“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诗校辑》卷6)他以平实质朴、通俗浅近的语言,表达了否定世俗见解,寻求超脱心境的佛教思想,长期来为禅师们所引用。寒山子,一称寒山,唐代著名诗僧,有诗300余首。寒山子曾与友僧拾得居姑苏(苏州)城外寒山寺。他的诗作明白如话,机趣横溢。如《茅栋野人居》诗说:“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寒山子诗集》)表现了作者清幽冷淡的心境。又如《一住寒山万事休》诗说:“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寒山子诗集》)抒写了任运自在的禅趣境界。寒山诗深受白居易王安石等人的推崇,影响久远。如白居易的《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炎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白居易集》卷32)诗文饱含禅味,语言通俗直露,接近于寒山一派。

宋代禅宗继续流行,禅僧也多有学包内外、吟咏风骚的好尚。一些文人奉佛参禅,或与名僧相交往,如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人,做诗多掺杂佛理,甚至取材于禅宗语录。宋代以禅入诗比唐代更加执著理境,多夹议论。如苏轼(1037—1101),自号东坡居士,诗词极富禅味,《和子由渑池怀旧》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5]这首禅诗所体表的人生无常、虚空悲凉的心境,正是禅宗所提倡的。又如《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6]从横看侧看山形不同,悟出世界万物因主体观察角度不同而结果相异的道理,体现了禅宗的“彻悟言外”的教义。再如王安石(1021—1086),中年后倾心佛教,晚年舍宅为寺。他的《怀钟山》诗说:“投老归来供奉班,尘埃无复见钟山!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临川先生文集》卷31)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消极空虚的心态。又如《柘冈》诗说:“万事纷纷只偶然,老来容易得新年;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同上书,卷30)诗中流露了人生空漠的时代感伤。再如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也是禅宗黄龙派晦堂祖心禅师的入室弟子,还和祖心禅师的两大弟子灵源惟清禅师、云岩悟新禅师互相参究,交谊甚深。他的《奉答茂衡惠纸长句》诗说:“罗侯相见无杂语,苦问‘伪山有无句?’春草肥牛脱鼻绳,菰蒲野鸭还飞去!”(《山谷先生诗集·外集》卷12)禅师把自己的心比作牛,起初必须在鼻孔上拴上绳子才不会乱跑,日后驯了,就连绳子也用不着了。那时的心就如同野鸭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了。这是黄氏对自己参禅悟境的生动描绘,也是他的立身处世态度的形象表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