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殿堂配置和塑像释名[1]
一、殿堂配置
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一般地说,供奉佛像,借以瞻仰礼拜的称为“殿”。宋代称孔庙为“大成殿”。佛教也将寺院院落中房舍(称为“堂”或“寮”)以外的主体部分称为殿。僧侣说法修道和日常起居的房舍则称为“堂”。宋代以来禅宗寺院独盛,禅寺盛行“伽蓝七堂”的制度。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鼓楼等建筑。明代以来,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像设也大抵一致了。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如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左右为钟鼓楼,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法堂,再后为藏经楼(寺院图书馆),两侧廊庑,气势庄严。正中路左右两侧的东西配殿,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有的大寺还有五百罗汉堂,堂为田字形布置,内有四个小天井,十分精巧。寺院的东侧(左侧)为僧人生活区,建有僧房、职事堂(库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等,西侧(右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整个寺院由多层院落组成,形成僧人的独特的宗教生活区。
二、三门殿
寺院的外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称“三门殿”。有的寺院虽只有一扇门,也相习称为三门。三门又称“山门”,因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在三门殿内的两侧塑有两大金刚像,手持金刚杵。金刚是金中最刚的意思,用以比喻坚固、锐利,表示能摧毁一切。杵是古代印度的兵器。金刚杵是古印度最坚固的兵器。金刚是侍卫佛、守护佛法的夜叉神,又名“密迹金刚”。我国《封神演义》还称金刚力士为哼哈二将,说哼哈二将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但佛教典籍中并没有这样的名称。据《大宝积经》卷8《密迹金刚力士会》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后来他发誓,在信佛后要经常亲近佛,当金刚力士,出入佛之左右,普闻诸佛秘要密迹之事。他后来果真成了500名随从侍卫的首领,称为“密迹金刚”。“金刚力士”原来只有一个,早期塑像也只是一尊。由于不合乎中国人喜欢对称的审美观念,不知哪朝哪代开始又添了一尊。金刚力士的职责是守护佛法,所以置于山门殿的左右两侧。塑像高大雄伟,做愤怒相,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执金刚杵,双脚分立。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愤颜闭口,怒目圆睁,平托金刚杵。二金刚力士共同把守山门,显示了佛门的威武森严,令人畏惧敬仰。
三、天王殿
在天王殿供奉的大肚弥勒佛,其左右是四大天王像,弥勒佛的背后是手执宝杵的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
(一)四大天王
古印度神话说,须弥山腹有“四天王天”,佛教吸取这个传说并加以改造利用。佛教通常把世界分为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最低,因具食欲、淫欲,故名。包括人类在内的所谓众生都属于欲界。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层是四天王天,为四天王及其眷属(近侍、随从、信徒)的住所。四天王天的空间位置是在须弥山的山腰。山腰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就分别住在四个山峰上。四大天王的职责是“各护一天下”,即掌管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的山河大地,所以也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分别辅佐天王守护十方。四大天王还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各处山河森林及小神。
四天王像在中国有一个逐渐汉化的过程。在唐代以前四大天王的形象是:
东方持国天王:因为能护持国土,故名。身为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长矛)拄地。也有手执弓矢的。守护东胜身洲。
南方增长天王:因为能令他人增长善根,故名。身为青色,也着甲胄,手执宝剑。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因为能以净眼观察守护人民而得名。身为红色,也穿甲胄,左手执,右手把赤索。也有仅一手持宝剑的。守护西牛货洲。
北方多闻天王:此天王在四天王中最知名,地位最显赫,和中国宗教文化关系也最为密切。多闻天王的梵文音译是“毗沙门”。传说他是古印度教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意思是财富的赠与者。他一身两任,既是守护神又是财神,能保护人民的财富。传说他原为忉利天的主人帝释天的部下,后脱离上司别树一帜。由于他的独特身份,深为中国僧人敬仰和艺术家们的喜爱。敦煌壁画就有许多关于毗沙门天王抛撒金银财宝的画像。传说毗沙门天王的眷属也很不同一般,吉祥天女是他的妻子或妹妹。有的造像,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是吉祥天女,右胁侍是毗沙门天王,地位极高。毗沙门有五个太子,其中的第二太子“独健”和第三太子“哪吒”最为有名。
唐代毗沙门的画像是,身为金色,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头戴金翅鸟(或凤凰)宝冠,带长刀,左手持供释迦牟尼佛的宝塔,右手执印度式的三叉戟(也有执宝棒或长的)。脚下踏三夜叉鬼:中间的名地天(欢喜天),作天女形,左为尼蓝婆,右为毗蓝婆,作恶鬼形。天王右边是五位太子和夜叉、罗刹等部下;左边有五位行道天女和天王的夫人。
宋代以后佛教进一步与中国迷信传说相融合,四大天王尤其是毗沙门天王的职能、形象也有了很大改变。毗沙门天王逐渐失去了他的特殊身份,解除了“财神”的要职而和其他三个天王处于平等地位了。有趣的是:又逐渐从他身上演化出一位“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指唐代镇守边关的武将李靖。这是用李靖使毗沙门天王变成了汉人。他一手执中国近古才出现的兵器“方天画戟”,一手擎宝塔。他有一妻三子一女,其中以哪吒最有名。哪吒由佛教哪吒演化而来,化洋为中,变为神仙。李天王还被安置为玉皇大帝的天兵总司令,哪吒充任前部先锋官,而另外两个儿子金吒、木吒则分别投奔在两位菩萨门下潜心修道。这可以说是佛教道教的人才交流!
由于上述的演化,四大天王也就成为专门镇守佛门的四大金刚了。相应的塑像也随之变化。在元代,东方持国天王改为手持琵琶,因为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明代北方多闻天王改为手持雨伞,以表示福德;清代西方广目天王改为手拿蛇一类的动物。这四大天王的形象表示分主风调雨顺的职能,以迎合中国的社会心理。这和《封神演义》小说所描绘的相一致。《封神演义》还说四大天王原是我国佳梦关“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和魔礼寿兄弟四人,后经姜子牙开封神榜而被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的,这也是民族主体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
(二)大肚弥勒佛
天王殿正面供奉的本尊像是弥勒像,传说弥勒是五代时的布袋和尚,浙江奉化一带人,原名“契此”。契此形体肥胖,面带笑容,语言无恒,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着口袋,在闹市行乞并教化群众,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死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时自称弥勒化身,后人遂在寺院天王殿塑造他的像。这可谓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又根据印度佛教《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和《增一阿含经》载,弥勒是南印度人。弥勒是姓,译为慈氏,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后从人间往生兜率天[2]内院。经文上还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1万年之后,世间众生道德逐渐提高,不再需要佛教,佛教也就自行消亡了。此后又经过800余万年,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降到此世界成佛,所以也称弥勒为未来佛。唐代弥勒像都是典型的佛或菩萨像,今北京广济寺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犹存中古遗风。
(三)韦驮
佛教天神,传说姓韦,名琨,为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据佛教传说,道宣律师曾和天人会谈,说南方增长天王部下有一位韦琨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人出家),护助诸出家人。中国佛教故事中还有韦驮守护伽蓝的传说,因而特别受中国僧人的尊崇,尤其是近世所建寺院必奉他为守护神。另外,北凉昙无谶译的经中,有韦驮天的名称,如《金光明经》说:“风水诸神,韦陀天神”。而《一切经音义》则认为是梵文“室健陀天”的误译。韦驮天是印度崇拜的群神之一。中国僧人心目中的护法韦驮大概是韦琨将军与韦驮天混合化的神。一般韦驮像是身穿古将军服,手执金刚杵,位置在天王殿弥勒佛后,面对释迦牟尼像。韦驮的姿势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笔挺直立;另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左脚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仿佛在注视出入行人的动向。后者和《封神演义》中那位手使降魔杵,后来投奔西方肉身成圣的韦护,在造型上是一致的。
四、大雄宝殿
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大雄”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的道德、法力的尊称。佛经说他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及死魔等各种魔,威高德上。《法华经·踊出品》赞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因殿内供奉的主尊像是释迦牟尼所以称“大雄宝殿”。殿堂供奉的主要佛像,即在诸尊中以某尊为主、为本而特尊崇之,称为主尊,也称为本尊。由于佛教内部宗派的不同和时代崇尚的变化,正殿供奉的主尊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三、五、七尊之别。
大雄宝殿的配置,有释迦牟尼或毗卢佛或接引佛的一尊像、三尊像、五方佛像。佛像两旁通常塑有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像。有的在大殿两侧和殿后还分别置十八罗汉和三大力士及海岛观音像。
(一)一尊像
释迦牟尼佛像有三种姿势:坐像、立像和卧像,以坐像居多。释迦牟尼的坐法称为“跏趺坐”,简称“跏趺”。趺指足背,也就是结跏趺于左右股上而坐。跏趺即佛坐法,又可分两种:一是“全跏坐”,即交结左右足背加于左右股上而坐,俗称“双盘”。双盘又有两种,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称为“降魔坐”,禅宗僧人多采用这种坐法;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两足掌心仰于二股之上,称为“吉祥坐”,密宗也称“莲花坐”。二是“半跏坐”,即以一足押在另股上,俗称“单盘”,密宗称之为“吉祥坐”。大雄宝殿里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的姿势通常有两种,一种为左手横放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牟尼在出家成道前所作的种种牺牲,只有大地才能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造型称为“成道相”。另一种结跏趺坐,左手放在右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称为“说法印”,表示说法的姿势,也就是“说法相”。
释迦牟尼的立像是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下垂叫“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上伸叫“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的苦难。这种立像又名为“旃檀佛像”。传说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象所作。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做旃檀佛像了。
卧像是侧身作卧睡状,两腿直伸,左臂平放腿上,右臂弯曲托着头部。据说这是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咐后事的情景。
大雄宝殿的主尊像两侧常有“胁侍”,即左右近侍,通常是塑两位比丘像。他们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中年的名叫“阿难”、“阿难陀”。佛教说阿难受持一切佛法,长于记忆,被称“多闻第一”。相传佛涅槃后迦叶继续领导徒众,后世称之为初祖。迦叶涅槃后阿难又继续领导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释迦牟尼的近侍还有另一种,是两位菩萨,名文殊、普贤。释迦牟尼和左右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还有的是两弟子两菩萨并侍的。至于释迦牟尼像以外的其他佛像的近侍,多为两位菩萨。
毗卢佛:有的大雄宝殿供奉毗卢佛。此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像。毗卢佛的莲座是千叶莲,代表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谓佛报身的净土)。每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莲瓣上面的每一尊小佛,都是应身的释迦牟尼佛。
接引佛:在净土宗寺院的大殿中,往往供奉阿弥陀佛,或接引佛。接引佛就是阿弥陀佛的立像,作接引众生的姿势。右手下垂,作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成佛的愿望;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金莲台是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后的座位。净土宗说众生依念佛功行的深浅分为九等,由此而有“九品莲台”之称。掌中金莲台就是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净土宗宣扬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众生凡愿往生彼土,只要专念他的名号,死时阿弥陀佛就会前来接引,使之进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有左右胁侍观世音、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
(二)三尊像
自宋代以来,较大的佛殿常供三尊像,即所谓三佛同殿。三尊像有两类:三身佛和三世佛。
1.三身佛。小乘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描绘释迦牟尼佛身的庄严特异。大乘佛教进一步提出“佛”有无数,“身”又有各种含义,如有“体”义、“聚积”义,即指由觉悟和聚集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又生发出佛有三身、多身之说。其中最常见的是佛具三身说。不同经论对于三身的具体说法也颇不同。有法身、报身、应身说;法身、报身、化身说;还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说等,其中以天台宗的法身、报身、应身说为最普遍流行的说法。大殿内塑造的三身佛就是根据这个说法。当中的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意思是遍一切处,表示佛先天具有并能体现佛法——所谓绝对真理,即以佛法成身,体现了佛法的本身,也就是将佛法人格化。左旁一尊为报身佛,报身是以法身为因,经过修持而获佛果之身,名“卢舍那佛”,意思是光明普照,表示证悟绝对真理而享受所谓佛境的智慧,即所谓行为功德圆满,能显现出智慧的佛身。右一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或“释迦文佛”。应身是为随缘教化和超度众生的需要而应化显现的身,释迦牟尼的生身就是应身。“毗卢遮那”和“卢舍那”都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后者是前者的简称。有的佛教宗派和典籍将一佛变为二佛了。
2.三世佛。三世佛有横竖两种。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说的,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存在的时间。因为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时间上相续,所以称三世佛。过去佛指迦叶诸佛,寺院塑像中一般特指燃灯佛。佛典说他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他曾为成佛前的释迦牟尼“授记”(预言未来成佛的事),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所以是过去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居中。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因为它原是菩萨,后从兜率天下生此世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而成佛的,所以称未来佛。
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是指空间而言的。即从空间上说,分为中、东、西三个不同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佛居左,结跏趺坐,左手持钵,钵中盛甘露,右手执药丸。佛经称他曾经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中间是娑婆世界即我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西方的是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两旁还各有两位菩萨立像或坐像,为左右胁侍。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在释迦牟尼旁的是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佛经说这六尊菩萨分别为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佛典说文殊专习“智慧”,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所以有“大智文殊”的美名。他曾降伏过清凉山五百毒龙。其像顶结五髻,坐莲花宝座,驾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手持剑表示辩才的锐利。普贤菩萨是遍具众德的意思,代表“德”与“行”。“德”,据说是延命之德;“行”,据说他曾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故有“大行普贤”的尊号。其像乘白象。佛教认为行的谨慎审静重莫如象,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
(三)五方佛
五方佛是东、西、南、北、中五方的佛的总称,又称“五智如来”。供养五方佛的多见于宋、辽古刹,如著名的山西大同华严寺、福建泉州开元寺等处。一般说密宗寺院大多塑五方佛。其方位是,正中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名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为南方宝生如来,表示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如来,表觉性;右手第一位西方阿弥陀如来,表智慧,第二位北方不空成就如来,表事业。密宗认为这五位如来由五种智慧所成,可以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四)过去七佛(www.daowen.com)
《长阿含经》卷一载,释迦牟尼前有六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称为“过去七佛”。我国寺院供奉的甚少,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供奉着这七佛。
(五)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
一般寺院大殿的两侧多供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像。罗汉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称为“阿罗汉”(“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永远进入涅槃。小乘佛教认为,如果都进入涅槃,又由谁去弘扬佛法?所以后来又转而提倡说,虽已修得了阿罗汉果位,但不入涅槃,继续住在世间宣传佛法。中国佛寺中通常有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之分。
1.十六罗汉。据大乘佛经载,十六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亲受释迦牟尼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宣传佛法,受世人的供养,为众生作福田。如北凉道泰等译《入大乘论》卷上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没有列出其他十四位罗汉的名字。唐代湛然的《法华文句记》卷2上说:“准《宝云经》第七,佛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众数等。故诸圣者皆子佛前,各发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槃’。”但现存的《宝云经》并没有关于十六罗汉的经文。此外,《弥勒下生经》和《舍利弗问经》又都只说四大罗汉[3]。现在所讲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唐玄奘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意译为庆友,据说是佛灭以后八百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著名僧人。据《法住记》载,十六罗汉分别是:宾度罗跋惰阇(Pindolabhāradvāja)、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āradvāja)、苏频陀(Supinda)、诺距罗(Nakula)、跋陀罗(Bhadra)、迦哩迦••(Kārika)、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戍博迦(Supāka)、半托迦(Panthaka)、罗罗(Rāhula)、那迦犀那(Nāgasena)、因揭陀(Ingata)、伐那婆斯(Vanavāsin)、阿氏多(Ajita)、注荼半托迦(Cūdapanthaka或S'uddnipanthaka)。第一位宾度罗跋惰阇,其像满头银发,白色长眉,俗称“长眉罗汉”。禅堂食堂常供他的像。第六位跋陀罗,据说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浴。禅林浴室常供他的像。第十位半托迦和第十六位注荼半托迦,据说是两亲兄弟,兄聪明,弟愚钝。第十一位罗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教宣说释迦牟尼出家之夜,他的夫人耶输怀孕,六年后于释迦牟尼成道之夜诞生。十五岁出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第十二位那迦犀那,习称“那先比丘”,曾答国王弥兰陀问,阐发了佛教的基本原理。
《法住记》译出后影响很大,“不入涅槃,常位世间,同常凡众,护持正法,饶益有情”的罗汉形象,受到广大僧众的普遍崇奉。又因有关罗汉的资料不多,给佛教艺术家以充分发挥想象,自由驰骋的余地,从而提供并丰富了雕塑、绘画、小说的题材和内容。史载,唐代“诗佛”王维喜画罗汉像。五代以后面罗汉像之风更盛。目前,我们在杭州烟霞洞看到的是最早的十六罗汉像,为吴越王钱元瓘的妻弟所造。
2.十八罗汉。由于五代时纷纷绘画罗汉像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十六罗汉又发展为十八罗汉。根据现有史料,最早的十八罗汉画像是10世纪的张玄和贯休画的。后来苏轼见到这两幅画,分别题了十八首赞,还在贯休画的那幅像的十八首赞下一一标出罗汉的名字,即在《法住记》所列前十六罗汉外再列庆友为第十七罗汉,宾头卢为第十八罗汉(《东坡全集》卷20《十八大阿罗汉颂》)。庆友是《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是第一尊者宾度罗跋惰阇的重出。所以这又引起后人的异议,其说不一。《佛祖统记》认为第十七、十八两位罗汉是迦叶和君屠钵叹。有的则说是迦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也有人认为是降龙和伏虎。清乾隆皇帝认为第十七位应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位应是伏虎罗汉(弥勒尊者)。经此番御定,这种说法就成定说了。十八罗汉的传说相当广泛,后来逐渐取代了十六罗汉的传说。自元朝以后,寺院大殿中多雕塑和供奉十八罗汉像。
(六)三大士
有的寺院在大殿的佛像背后,还塑有坐南向北的三尊菩萨像:文殊、普贤和观音。因菩萨也译为“大士”,故俗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塑像分别骑着狮子、六牙白象和。这也和民间传说有关。《封神演义》把佛教三大士变成为破太极阵的文殊广法天尊、破两仪阵的普贤真人和破四象阵的慈航道人,他们分别坐骑虬首仙的青毛狮子、灵牙仙的白象和金光仙的金毛,从而也就使三大士愈来愈汉化了。
(七)海岛观音
有的寺院在大殿后面还修有海岛,观音菩萨像立于海岛之上,观音像旁塑善财童子和龙女,四周作观音救八难(八处见佛闻法的障难,指地狱、饿鬼、畜生等)的塑像,这是受《西游记》中童子拜观音的描述的影响。
五、菩萨殿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还译为“开士”、“圣士”、“大士”等,所以一般人常称菩萨为“大士”。菩萨在佛国世界中的等级地位仅次于如来佛。相传释迦牟尼未成佛时就以菩萨为称号。
根据佛经,菩萨可以穿僧衣,也可作在家装束。中国佛教的菩萨像很少穿僧衣的。从唐代开始菩萨的形象、装束日趋定型。佛经中的菩萨一般是“善男子”出身,又说菩萨变相是“非男非女”的。中国的菩萨多是面作女相[4],又有蝌蚪形小髭,自北宋以后小髭取消了。圆脸盘,宋后变长。翠眉长且弯,凤目微张,樱桃小口。高髻或垂鬟髻,散落下来的长发垂在两肩上,头戴香宝冠。上身赤裸或斜披天衣,北宋后为带袖天衣,但仍袒胸,有披巾。还戴项饰、璎珞、臂钏。腰束贴体锦裙或罗裙,两足丰圆。菩萨的健美面庞和体态,当是唐代女艺术家和贵族妇女的写照;菩萨的华丽衣饰是唐代贵族妇女的时装和古印度贵族装饰的混合。
在中国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佛作为教主,其形象无比崇高,与世俗相距甚远,给人一种庄严感和隔距感,然而菩萨却以普度众生同登彼岸为宗旨,时出莲座来到下界导化众生,给人以一种慈悲感和亲切感。这样,就逐渐萌生出对菩萨的特殊信仰。隋唐以后,佛教徒通过种种附会,宣扬一些著名的菩萨东来定居,自立道场。汉译佛典中著名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地藏等。弥勒后来升级为佛了,大势至也未能独立成军而默默无闻。观世音、文殊、普贤成了中国化的菩萨,并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和地藏菩萨又合称四大士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以大智和大行为尊号,而观音菩萨也有大悲、地藏菩萨又有大愿的美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常以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身份出现,而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却各有自己独居的殿堂,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僧人对这两个菩萨是何等的亲切和崇拜。
(一)观音殿(大悲殿)
观音亦称“观世音”,因其能普遍“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声音而得名。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也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佛教说他(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为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表现了一切佛的大悲心,是救世之最切者。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他(她)能现三十三种化身,救七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一心念诵他(她)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使其得到解脱。观世音还主张“随类化度”,即不分贵贱愚贤,对一切人的苦难都拯救,所以其美名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简称为“大悲”。在隋唐时代,已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仰。观音菩萨崇奉,是广大人民对象征慈母之爱和大慈大悲的女性之美的神的一种崇拜,是经历深重苦难的劳苦大众,切望为自己滴着鲜血的、破碎的心,在佛国里找一个美和善的避难所,找一个幸福的恩赐者。
佛典说观音菩萨可以随机应变出种种化身去拯救众生的苦难,所以他(她)的化身形象特别多,有所谓“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身”、“千手观音”和“四十八臂观音”等称谓。大都为密宗所传。通常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诸观音的总体代表的“圣观音”亦即“正观音”而言。其标准像是一手二臂,头戴天冠,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此外是“自在观音”像,一足盘膝,一足下垂,显得十分自在。像旁或有一净瓶,内盛甘露,瓶中插有柳枝,象征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观音像旁有一对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所以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男即善财童子,因《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5],其中曾谒观世音菩萨而大得教益。在中国大约自南北朝始,至唐代更出现鲜明的转折:观音菩萨由男性形象改塑成为慈爱、典雅、俊秀、飘逸的女性形象了。
千手观音,全称为“千手千眼观音”,或“千眼千臂观世音”。佛经说他(她)发誓要为所有众生谋利益,所以长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维护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都是大慈大悲的表现。千手观音像一般是两手两眼下面左右各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再各配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的环境,共为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音像,最主要特征是四十二臂,如手下伸,掌向上,各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持锡杖手,慈悲维护一切众生;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和鬼神敬爱;等等。一般来说,千手观音是立像,四十八臂观音(略去千手便是四十八臂观音像)是坐像。千手千眼、四十八臂都是观音慈悲救世的无穷悲愿的具体化、形象化。实际上这是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以表现其神奇的魔力。河北正定隆兴寺内的大悲阁,铸有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高22米。这一巨像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誉为“河北四宝”。
(二)地藏殿
地藏,梵文Ksitgarbha,意译。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地藏”,故名。佛经故事说他是菩萨。释迦牟尼嘱咐他,要他在释迦牟尼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世间之前这一段时间里普度众生。他为此发了大誓愿,一定要尽度在六道轮回的众生,拯救他们各种苦难之后,自己再升级成佛,所以他的美称尊号是“大愿地藏”。他发的大愿是:孝顺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担荷一切艰难苦行;满足众生生活需求,令大地五谷杂粮草木花果生长;祛除疾病;度尽地狱众生。这些大愿,和中国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相适应,也适合农业中国的国情,特别受农民的欢迎,符合人民要求摆脱各种苦难的愿望,极易为老百姓所接受。这样,除了观音菩萨以外,地藏在古代中国下层人们中也是拥有最多信奉者的一位菩萨了。
地藏与文殊、普贤、观音的形象不同,现出家相,作比丘装束。他的像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要使众生的愿望得到满足。有的像两旁还侍立一比丘像和一长者像,据说长者是将九华山布施给地藏的闵公,比丘是闵公的儿子,后也随地藏出家,法名道明。
六、东西配殿——伽蓝殿和祖师殿
大雄宝殿两旁常有东西配殿,东殿一般是伽蓝殿,西殿一般是祖师殿。
(一)伽蓝殿
伽蓝殿是梵文音译“僧伽蓝摩”的简称。意译为“众园”,音兼意译为“僧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转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此处的伽蓝专指“祇树给孤独园”。伽蓝殿供守护伽蓝土地的神像,古时又称土地堂。一般多供最初施造祇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也供十八位护伽蓝神。伽蓝殿的来历,就是前文讲过的,憍萨罗国给孤独长者为了请释迦牟尼到舍卫城来说法教化,用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逝多)花园的故事,伽蓝殿就是为了纪念给孤独长者、祇陀、波斯匿王这三位最早护持佛法的善士而建的。殿正中供波斯匿王,他后来也归信佛教,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作出了不少贡献。左边是祇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殿内两侧还常供十八位伽蓝神——守护神。《释氏要览》卷上载有他们的名字,实际上有的是古印度次大陆神话传说中的小神,而被佛教所吸收改造作为守护神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天台宗创始人智所谓白日见关公显圣而建立玉泉寺的传说,中国佛教还把“归佛”的关公也算作伽蓝神了,但因是汉族的“神”,故特在殿中另作一小龛供奉。这表明中国人很善于将古代的圣贤名将改塑为神,也表明佛教的附会力和涵摄力之大。
(二)祖师殿
祖师殿多属禅宗系统,为纪念该宗奠基人(祖师)而建。殿中央为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侧为禅宗六祖、实际创宗人慧能,右侧为慧能三传弟子、制定《百丈清规》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后来其他宗派也仿照禅宗,在寺院的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
七、罗汉堂
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罗汉。关于五百罗汉的故事,佛经中的说法很不一致。如《法华经》有《五百弟子授记品》,说佛为五百罗汉授记。这是指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又有说是佛灭后第一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如西晋竺法护译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记载佛灭后迦叶尊者主持五百罗汉最初结集的事。南传佛教还有五百罗汉参加在今斯里兰卡举行第四次结集的说法。这些说法不仅互相矛盾,而且也都没有说明具体的名字和事迹。我国在五代时尊崇五百罗汉之风日益盛行,各地寺院纷纷建立五百罗汉堂。著名的如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五百罗汉的名号依据南宋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见《金石续编》卷17著录)所列举的从第一阿罗汉阿若憍陈如到第五百罗汉愿事众,无一遗漏。但这实际上是宋人附会的作品。碑已不存,碑文收在《嘉兴续藏》第四十三函中,为近代五百罗汉塑像列名的依据。
五百罗汉堂中还另有济公像。济公(1148—1209)是南宋僧人,原名李心远,浙江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道济,后移净慈寺。传说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尤其喜好狗肉蘸大蒜。性格诙谐幽默,举止如痴如狂,世称“济颠和尚”。后来中国佛教把他加以神化,说是降龙罗汉转世,故被称为“济公”。传说他到罗汉堂报到迟了一步,只好委屈地站在过道里或蹲在房梁上。济公是古代深受民间崇奉和喜爱的极富个性的中国罗汉。他的传说和塑像是中国人的美妙创造,体现了与印度佛教的差异。长篇小说《济公传》就是关于他的济困扶危、嘲弄官府的神话传说。
八、法堂(讲堂)
禅宗称演说大法之堂为“法堂”,其他宗派称为“讲堂”,是宣讲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佛寺中通常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百丈禅师主张不立佛殿,只树法堂。后来禅宗又恢复了佛殿。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也称“狮子座”。法座是一高台,上置座椅,供宣讲佛法之用。法座后挂有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法座前面设有讲台,台上供小佛座像,象征听法诸佛。台下设香案,两侧置听法席。法堂里面还设大钟、法鼓;鼓在右,钟在左。法师上堂说法时要击鼓鸣钟。鸣大钟是号令僧众集合,击法鼓表示说法是为劝诫僧众进趣于善。有的法堂设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的鼓。
【注释】
[1]本节参照周叔迦先生《法苑谈丛·寺院殿堂佛像释名》的解说。
[2]“兜率天”:佛教所谓六欲天之一,此天有内、外二院,外院是欲界天的一部分,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
[3]“四大罗汉”:也称“四大声闻”,指大迦叶(摩诃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和罗云(罗怙罗、罗罗)比丘。
[4]佛经对于观音、文殊、普贤菩萨的性别没有定说,有说是妙庄主的女儿,也有说是无诤念转轮王的王子。《红楼梦》第五十回“暖春坞雅制春灯谜”:“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黛玉笑答:“虽善无征”。这个谜底是说观音的生平不可考。实际上,文殊、普贤等菩萨的生平也都无从稽考。
[5]“善知识”:指具有高深的佛教道德学问,善于说法开导众生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