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典的结集
释迦牟尼在世宣传佛法时,只是口授身传,并没有文字记录的经典,弟子奉持佛法也是各禀师说。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使后世佛门弟子永远有所遵循,于是有结集佛典之举。所谓结集,按照我国通常的解释,含有编辑的意义。但梵文结集的原意是僧众大会,是集体会诵经典。其仪式是,先召集众比丘依戒律法组织大会,会上选出最有威望的比丘一人为上座,他登上高座述佛所说,众比丘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释迦牟尼在世所说相符。印度民族惯于记忆和口头秘传。佛经最早的结集,只是通过答问的形式,把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编成简短的语句,以便佛门弟子们能够共同背诵。后来流传书写的做法,将共同认可的佛法书之于贝叶(贝多罗树叶)上面,并用来传之后世。可见,佛经并不是释迦牟尼的著述,而是集体的创作。相传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400年间,共进行了4次结集,形成了小乘佛教经典。
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即释迦牟尼去世后三四个月,由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选出五百比丘(也称罗汉),在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窟中结集经典。由多闻第一即最有学问的阿难比丘背诵释迦牟尼在世时所说的法(经藏);又由持戒第一即以严守戒律著称的优婆离诵出释迦牟尼制定的僧团戒律(律藏)。他一共诵了80次,所以名为《八十诵律》。这次结集,佛教史上称为第一次结集。又因其结集有五百比丘参加,也称“五百结集”。这次结集只是口诵,并没有写本,但后来的经典写本,又以此为始基。
第二次结集:约在佛灭百年后,由长老耶舍(陀)比丘主持,在毗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比丘解决戒律的疑问。因为对戒律的理解各有不同,结果分为两派:一派多系长老,名“上座部”;一派人数众多,名“大众部”。此后百年内大众部又分为八部。(www.daowen.com)
第三次结集:约在佛灭200多年以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佛教因而日益兴盛,但同时也有外道之徒混入佛教徒中歪曲佛教的教义。这时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集合一千比丘,在华氏城结集。目的是为了清除掺杂进来的非佛教教义。帝须在会上阐发佛理,抨击异说,自此以后有了经、律、论三藏。这次结集后始有巴利语和梵语的记条。约过100年上座部又分出十部。
第四次结集:在佛灭后400年,于迦湿弥罗城(罽宾城)举行。对此次集结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北传佛教记载,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胁尊者召集五百罗汉,以世友菩萨为上首,结集佛语,编集和注释三藏。二是集五百罗汉和五百菩萨,以迦旃延罗汉为上首,马鸣菩萨为笔者,造论发挥佛说。
以上是佛教小乘经典形成的简况。至于佛教大乘经典的形成,虽有结集和秘密结集的传说,但都没有史料的确凿说明。大乘经典是经时久远渐次而成的。这其中虽有释迦牟尼的教义,但更多的是后人敷衍而成。许多以“如是我闻”形式创制的典籍,虽然都标榜是亲自听释迦牟尼所说,其实都是后代作者的发挥。在古代的印度,个人是不被重视的,有的佛教著作连作者的姓名都不署,而是假托释迦牟尼所作。相当多的佛教文献实际上是世世相传,代代修订,渐进积累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