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之谜-《大唐王朝之谜》悬念揭开!

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之谜-《大唐王朝之谜》悬念揭开!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堤、白公堤的叫法,当然是以白居易名字命名的,或者说是为了纪念白居易筑堤的功绩。白居易经过了实地考察与周密调查之后,亲自主持修筑了一条拦湖大堤。也就是说,今日的白堤在当时称为白堤和沙堤,后人只是为了纪念白居易,愿意在感情上接受白堤即白公堤的误传。事实上,第一个对白堤的来历提出质疑的,似乎是白居易本人。根据白居易的诗句,不难断定白堤若是一条人工堤,必定筑于唐代之前。

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之谜-《大唐王朝之谜》悬念揭开!

杭州西湖著名胜景之一白堤的来历,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一方面,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加上白沙堤又名白堤,许多人便想当然地以为,白堤乃白居易所建。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杭州西湖著名胜景之一的白堤,多数人认为是白居易在杭州任官时建造的一条人工堤坝。白堤、白公堤的叫法,当然是以白居易名字命名的,或者说是为了纪念白居易筑堤的功绩。

然而,关于白堤的来历,一些人有所怀疑,自清代起,就有许多学者考察了它的来龙去脉。清代著名学者的毛奇龄在《酉湖诗话》中曾明确指出:“此堤本名白沙,或有时删去沙字单称白堤,而白字恰恰与乐天姓合,遂误称白公堤。”照这个观点,这条白沙堤因为恰好与白居易的姓相同,所以后世牵强附会,误称白公堤。

再看其他史籍中所记,白居易在长庆年间出任杭州刺史时,在任期内确实也筑过一条堤。当时的西湖虽已有旧堤,但堤太低,且年久失修,天旱时,湖水不足,难于灌溉;天大雨,湖水横流,难于蓄存。白居易经过了实地考察与周密调查之后,亲自主持修筑了一条拦湖大堤。在他离任前两个月,即长庆四年(824年)三月,这条湖堤终于完工。但这条堤的位置,约在今宝石山东麓向东北延伸至武林门一带,当时人称为“白公堤”。白沙堤与白公堤的关系,《西湖志》作者傅王露曾斩钉截铁地说:“白公堤实为白公所筑,与白沙堤绝不相涉。”也就是说,今日的白堤在当时称为白堤和沙堤,后人只是为了纪念白居易,愿意在感情上接受白堤即白公堤的误传。事实上,第一个对白堤的来历提出质疑的,似乎是白居易本人。白居易在诗作中言;“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杭州春望》)这说明在白居易之前,白堤早已存在,只是来历不明。

记载地方史最为详尽的方志也没给予我们明确的答案。现可见到的关于杭州地区最早也最具规模的方志《咸淳临安志》中,这样记载白堤:“孤山路(即白堤),《旧志》云:不知所从始。”这说明,宋人也不知道白堤的来历。故而唐宋以降,虽历来都有人关注白堤,却始终无法解开这个谜。连清代沿革地理巨擘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也只满足于“白居易所筑”之传说。近年出版的许多关于杭州和西湖的著作,对这个问题,大抵仍沿袭旧说,或干脆避而不谈。

有专家指出,这个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应该回顾一下过去对白堤来历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对路。稍加分析,我们便不难看出,从白居易起,历来人们谈到白堤,都是在首先确定它是一条人工堤的前提下考虑问题的。然而,白堤究竟是不是一条人工堤?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看一看古代关于西湖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环境,探索古人筑堤的动机。

近年来,据许多著名地质学家的研究,西湖及其周围地区的形成历史已基本查清。这个风光旖旎的湖泊在很久以前,原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通江的小海湾,后世的湖东闹市区,则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江海泥沙的长期封积,海湾才慢慢变成了泻湖;而随着湖东地区成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水源补给的改变,最终变成一个普通的淡水湖泊。

西湖究竟何时由海湾变成泻湖,又由泻湖变淡水湖,这个问题只能从地质学的眼光加以推测,其具体年代,至今找不到确凿的文字资料加以佐证。《水经注》卷40记:“《钱唐记》曰: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曹华信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华信,乃后汉人。这段记载说明,后汉时,西湖仍是一个随江海潮流出没的泻湖。

汉代以后,由于湖东冲积平原进一步生成发展,西湖逐渐和江海脱离关系。今与白堤相连的湖东北地区,当时就是一个和西湖相通、规模与之相仿的大湖泊,称为下湖(而西湖也曾经相对被称为上湖)。明人记载:“汉唐之交,杭州城市未广,东北两隅,皆为斥卤,江水所经。”直到中唐间,杰出的政治家李泌出任杭州刺史时,开了著名的六井,才为湖东地区居民聚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占据今城区东北部的下湖,在白居易的时代仍是存在的。

根据白居易的诗句,不难断定白堤若是一条人工堤,必定筑于唐代之前。但那时白堤东头既有下湖阻隔,而整个湖东地区又是一片荒凉,古人为何要花费精力来建造这样一条人工堤呢?

有人认为是为了交通,但有人不同意,认为白堤东头登陆后,前面仍有下湖阻隔,本无路可通;而整个湖东地区当时是一片低洼斥卤之地,无人可通,亦无利可通。白堤的位置实在过分偏于湖北一隅,堤与北岸的距离亦不过几百米,这种情况下,穿行堤上和绕道北岸的路程相差无几,不必为了交通而特地去修一条白堤。此外,杭州的前身钱唐县,在湖西山中,自秦以来,大致是自西向东,沿着钱塘江北岸向今湖东市区迁移的。如白堤两头的古人要建筑一条堤便于交通,大可绕开下湖湖口,直指今湖滨地段。这样做,岂不更加便利?

很多涉及白堤的文章都认为修堤是为了灌溉。近年在《西湖》杂志上刊载的一篇专谈白堤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从这条堤的位置紧靠宝石山和孤山,同时又以‘沙’字命名上来看,它大概是古代劳动人民,在西湖初形成时,为拦截江湖,蓄水灌田的水利工程。”这种说法初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若联系历史时期的西湖北岸地理环境,就大可质疑了,因此有人进行了反驳,提出白堤所拦割的北里湖沿岸究竟有多少农田可以灌溉?今日北里湖泊岸,从宝石山嘴到西泠桥,岸线离北山脚阔处不过100米,狭处仅十数米,且地形向湖倾斜,地面岩石露出,土壤覆盖甚薄。这种地形条件下,这条狭窄的岸滩其盐碱化的程度必然严重,根本无法进行农作物灌溉。(www.daowen.com)

有人提出修白堤是为了蓄水,但这种说法好像也经不起推敲。汉代以前,西湖仍处于泻湖阶段,海潮日进日出,湖水尚未淡化,无从考虑任何灌溉问题。而当西湖生成,湖水淡化时,湖盆早已稳定,一湖之水均可利用,根本不存在筑堤蓄水的问题了。况且,从自然地理眼光看,筑堤分割湖盆的做法,必然会促进湖泊的生物循环,加速其沼泽化过程,导致整个湖泊迅速湮塞。因此,为蓄水筑堤,只能适得其反。

还有人提出更为新鲜的观点,认为修堤是为了游览。但在白居易之前,由于杭州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后世号称“东南第一州”的繁华名城,就全国而言,此地并非重镇,湖以城贵,西湖之名一直沉寂,很少见于诗文。历史上第一个把西湖推荐给国人的,似乎还是白居易。自从他写下那些描绘湖上风光的优美诗篇后,西湖之名才不胫而走,蜚声海内。所以,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说,西湖的名声“六朝以前,史籍莫考,虽《水经注》有明圣之号,天竺有灵运之亭,飞来有慧理之塔,孤山有添嘉之桧,然华艳之迹,题咏之篇,寥落莫睹。逮于中唐,而经理渐著。”可知西湖在中唐以前鲜为人知,说唐之前的古人为游览目的而兴建了这条堤,恐怕也不能成立。

由于很难找到古人修筑白堤的动机,那么对于白堤是一条人工堤的说法,就不能不产生极大的疑问了。有人提出白堤是一条天然沙堤。在远古,西湖的前身是海湾,湾口南通钱塘江,因此江水在湾中的运动方向应是由南向北,即从南面吴山东麓流入,沿西湖南、西、北山脚线作弧线运动,当到达北山脚下时再折回东去,最后从宝石山东头流出。根据水沙运动一般规律,挟带一定泥沙的水流在其运动过程中,如流速变慢,则必然有一部分泥沙沉积下来。因此当湾流沿北山脚向东流动时,由于孤山岛的阻挡,必然丧失一部分动能;而当水流分股绕行岛体南北两侧时,因摩擦力增大,又导致动能进一步减少,流速相应变慢,泥沙便在这一点上沉积下来。这种沉积又不断把汇合点向前推进,久而久之,就在两股水流的汇合面上,沿水流方向便堆积出一条沙堤来。

这样,白堤为何会出现在孤山和宝石山嘴之间这个我们认为从交通上毫无可取之处的位置便清楚了。因为这是大自然决定的:流入海湾的水流必须从宝石山嘴流出,白堤就必然通向那个方向。此外,在决定白堤的命运中,孤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若没有这座小岛,就不会有这条白堤;若孤山的位置易地,白堤是否能生成,生成后又是怎样面目,就很难说了。

若这种推测成立,这条白堤的生成年代当在西湖之前,很可能和海湾变成泻湖的过程同步。大自然在营造白堤时,并没有完工,而这一现象,和海湾泻湖化的过程密切相关。因为随着海湾的逐渐封闭,进出海湾的水流也逐渐减少,白堤的生成速度就相应放慢;封闭到一定程度时,湾流已经不能形成,它便完全停工了。

白堤本来的名字叫“白沙堤”、“沙堤”,在白居易的诗作中写得很清楚:“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从沙堤、白堤、白沙堤,这三个名称来看,都属描述性地名。它们反映的是堤的外表特征(颜色)和组成物质(沙)。由此观之,白堤应该是古人对一条天然沙堤的命名。从地质上来分析,钱塘江所流经的浙西山区和玉泉、两峰涧所流经的湖西山区来看,它们都以沉积岩为主,其中尤以砂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分布最广,这些岩体的碎屑常呈白、黄白、灰白色,因此,当它们沉积成一道堤时,其色泽特征很是明显。这大概就是白沙堤这个地名的原始来历吧。

不过仍有一部分人继续主张白堤不是自然形成的,而的确是人工堆积的,它的出现年代肯定在西湖形成之后,有可能修筑于隋朝。研究人员在锦桥钻孔,结果发现亚粘土层顶部有一层约四十厘米的褐灰色泥炭层。由于泥炭层只有在沼泽里才能产生,所以西湖应有过沼泽化的现象,时间大约距今2500年至1400年,相当于春秋战国至隋朝。由于人工填土是直接覆盖在泥炭层上的,可以知道白堤的形成在西湖形成之后。

秦汉时期西湖尚未形成,至北魏才有一个“金牛湖”名字的出现,西湖初步形成,在白居易的诗文中我们才首次见到白沙堤的名称。因此有人推测白堤形成于南北朝至隋朝这段时间内,很有可能在隋朝江南运河开凿时形成的。

一条白堤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来历之谜令人充满了遐想。

(毛慧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