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
时间:1644年
参战方:大顺军、明军、清军
战场:山海关一带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尽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是吴伟业《圆圆曲》的开篇诗句。我们都知道它说的是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下北京城,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于四月二十二日(公历5月27日)在山海关石河畔与农民军展开决战,农民军大败。山海关之战决定了历史的命运,自此李自成农民军一蹶不振,清帝入主中原。
山海关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咽喉之地,北枕叠嶂,南襟大海。山海关之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海关之险令清军入主中原之志受阻,只得绕道蒙古,越过长城,采取不断蚕食的策略。皇太极曾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在其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1643年,皇太极死于沈阳,其幼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这就是清朝的顺治帝。
因福林年幼,遂由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听主持清国政局。多尔衮听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政权”,于是立刻派人前去联络,提出要共同控制中原,同享富贵的愿望。李自成对此未做出反应。三月初,农民军兵临城下,吴三桂率兵往山海关方向移动,清国上下对此大为兴奋,准备借机南取中原。清国汉人范文程献策:第一,清军可入边直取北京;第二,此次入关后的敌人为农民军;第三,明朝太过腐败,灭亡的命运已定,一定要趁着这百年不遇的机会占领中原,特别是河北地区。多尔衮听后大为赞同。下令在国内征兵,男人70以下,12岁以上的,都必须从军,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进攻。同时,多尔衮还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严肃纪律,防止军队进入明朝国境后像以前那样只顾杀掠,要以安抚百姓为主。
松山战败之后,由于极需人才,明朝廷并没有严厉惩罚败逃的吴三桂,仅在名义上将他降了三级,依然派他固守宁远。吴三桂很是感恩图报,严格训练士卒,加强城防,将数千士兵扩展为数万人,武器也全部更新。
吴三桂像
吴三桂(1612-1678),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吴三桂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20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其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拥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吴三桂曾在北京作短暂逗留,遍识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吴伟业称其为“白皙通候最少年”。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奔赴救援时逃亡,导致了明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被捕下狱,于是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六年(1643),吴三桂率领明兵多次击败了清军的进攻,也多次拒绝其舅父祖趁大寿替清军对他的“招降”,向明朝廷表明了自己的耿耿忠臣。在吴三桂离开宁远前,清军就已经占领了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中前所(今绥中前所)以及前屯卫。山海关之外,只有吴三桂孤军奋战,死守着宁远孤城。
吴三桂靠驰骋沙场、英勇善战而得以不断高升。当李自成农民军向北京进发时,崇祯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他放弃宁远率兵入京“勤王”。吴三桂在接到崇祯帝的命令后,下令把宁远城中的所有建筑尽数烧毁,以免留给敌人,随后带领关内外几十万军民西向,不过一路行动迟缓一天只能走数十里,犹豫不前。待到得知京师陷落、帝后殉难后,吴三桂立即调转马头返回山海关。此刻,他深感夹在农民军与清军之间,若要保存个人已有利益,不是归降农民军,就要投靠清军,反复权衡依然举棋不定。此时,吴三桂平生第一次真正处于两难境地:要么投降农民军,要么投降满清。不久,吴三桂就作出了抉择:投降李自成。一来自己的父亲还在北京,被李自成扣押,他的父亲吴襄为了保全全家性命,也亲笔写信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二来大明已经灭亡,吴三桂还有机会做开国功臣。况且,与他同级的唐通、姜环等人都已经投降,他吴三桂投附,也算不甘人后,知天顺命吧。(www.daowen.com)
李自成十分注重山海关方面的吴三桂,吴三桂入京后便立即派人与他沟通,携犒银四万两、黄金千两,另有敕书一通,表示他归顺后“不会失去原来的地位”。
于是,吴三桂一路往北京走去,一路大贴告示安民:“本王李自成非常正直,明察秋毫,士民不必惊恐。”
但正当吴三桂准备率部进京谒见李自成,行至永平府(府治今河北卢龙)西沙河驿时,他却突然调转马头,再次折回山海关。对于吴三桂降李又中途返回,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大顺农民军入京后,实行追赃助饷的政策,拷掠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导致极为孝顺的吴三桂的反悔;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吴三桂因其爱妾陈圆圆被大顺军将领刘宗敏掠去而怒改初衷,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即为陈圆圆,她是明末苏州名妓,传言陈圆圆“声甲于天下之声,色甲于天下之色”。清人笔记记载,吴三桂少年时候就经常去戏班为陈圆圆捧场,等到官至辽东总兵后,吴三桂便派人赍重金去赎买陈圆圆,不料却她已被当朝天子宠妃的父亲田畹买走。崇祯的宠妃田氏为了给崇祯解忧,谋于其父田畹,田畹遂将陈圆圆献给乐崇祯。陈圆圆扫眉而入,然而此时的崇祯正是忧患关头,无心沉溺于声色,不久便将陈圆圆遣返田府。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步步逼近京城时,田畹急于保住自身富贵,陈圆圆便给他出谋道:“现在天下将要大乱而大人却无所凭依,一旦有变,祸在不测啊。吴三桂不久就要出关领兵了,大人何不缔交于吴将军,以便有所依靠?”田畹心中不舍,但苦无他策,只得亲自到吴府邀请吴三桂赴宴。宴席上,吴三桂毫不掩饰地对他说道:“你若能把圆圆赠予我,我将戮力破敌,公公不会有什么危险。”面对重兵在握的吴三桂,田畹只有答应的份。吴三桂想带陈圆圆去山海关,但因其父吴襄极力阻拦而不成。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入北京城之后,大将刘宗敏便占据田畹府,索要陈圆圆,得知她在吴襄府上,便抓了吴襄严刑拷问,吴襄不交,刘宗敏怒洗吴府,搜出陈圆圆据为己有。吴三桂闻知大怒,于是就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说。
吴三桂重兵据守山海关后,心中明白凭自己的军事实力根本不足以同农民军相抗衡,为逃避降清负君的罪名,借他人之力达到复仇之目的,吴三桂修书予多尔衮,意向清军“借兵”。多尔衮得书后虽然惊喜交集,但却不露声色,许诺援兵,同时提出条件:只有降清,才能出兵,并许诺事成之后可封吴为藩王。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于是亲率20万大军向东开来。当农民军进逼山海关时,吴三桂再次催促清军火速来援。多尔衮接信后,知道形势紧迫,为了不让农民军占领山海关,他下令清军日夜兼程前进。当清军终于抵达距关城10里的地方时,吴三桂已与农民军在激烈交战中。到了5月初,据守山海关北翼的吴军已经向农民军投降,吴三桂的军队呈崩溃之势,然而此时清军却一直止步不前。吴三桂多次派人前去敦请清兵进援,但可多尔衮就是按兵不动,他就是要迫使吴三桂亲自出马,将“借兵助剿”改为“投降清朝”。吴三桂只有点齐将官精骑,出山海关突围,一口气驰至欢喜岭。多尔衮拉着吴三桂的手说“掏心窝子”话:“您为以前的皇帝报仇,您的大义真是让人感动。我这次领兵入关,一定严令军队的遵纪,如有人敢抢一粒米,敢动一株草,都会被以军法处死。希望您能告知关内的百姓,对于清兵入关,千万不要惊慌。”
吴三桂感动之余,连忙与多尔衮盟誓,宰马白祭天杀马牛祭地,表示谁违约谁就不得好死。1644年五月二十七日,双方达成协议,吴三桂率将返回山海关,按约定率领5万余人出战,同时下令开城迎兵。山海关的东大门洞开了,这是清军几十年梦想,一朝成为现实,而且是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之力,由明军自己打开了这百万雄军难以攻克的险关。清军汹涌而入。而李自成对此浑然不知。
四月二十一日晨,李自成再次逼迫吴三桂投降遭拒绝后,一面派部将唐通率领一部兵力,从山海关北20里的九门口迂回出关,从吴三桂的侧背实施夹击;一面指挥大顺军从西、北、东三面攻城。负责攻打西罗城的大顺军首先与于石河西布阵的吴三桂部数万辽东兵和乡勇激战。战斗持续至中午,吴军西北阵脚发生动摇,大顺军数千骑兵乘势冲破吴军防线,直逼西罗城下,并准备发动攻城。吴三桂见形势不妙,急忙派代表假意投降农民军。当大顺军攻城将领准备入城受降时,突然遭到城上守军的猛烈炮击,大顺军措手不及,毫无戒备,伤亡甚众。吴三桂乘势派出骑兵从侧面进行突袭,大顺军无力抵挡,被迫败退。
与此同时,大顺军派重兵猛攻北翼城,大风中,山海关战场飞沙走石,城上守军拼死堵御,战况极为激烈。战至次日清晨,城上守军死伤近半,力渐不支,不少大顺军战士乘势攀城而上,城上的一部分守军被迫投降。该城守将全力督战,恰值吴三桂援兵及时赶到,这才打退了大顺军,保住关城。
山海关
二十一日晚,驰援的清军前锋与大顺军唐通部于九门口外一片石相遇。清军以铁骑击败唐通部,并将他们逐回关内。李自成从关内外夹击山海关的企图受挫。随后,清军进至关城东2里的欢喜岭的威武台附近扎营。次日清晨,吴三桂见战势危急,亲率数百亲兵冒险出城,到威武台清营拜见多尔衮,剃发称臣,归降清军,并打开城门请多尔衮率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这时,李自成因攻城未遂,已经改令全军在石河以西,从北山至海边,摆开一字长蛇阵,等待决战。多尔衮见状,于是命8万清军于海滨李自成阵尾薄弱处列阵,吴三桂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列于清军右翼之末。吴三桂自恃有清军坐镇,并急于向多尔衮表示他的忠心,首先挥军发起攻击,而清军则按兵不动。李自成弄不明白清军意图,遂以主力应战吴军。经过两军步骑兵反复冲杀,吴军终于力不能支,陷入大顺军的包围之中。吴三桂指挥部下左突右冲,包围圈几次被冲开但又再度合拢,突围未果。战至中午,李自成为了尽早歼灭吴军,将机动兵力全部投入到战斗中。正当吴军阵脚已乱,大顺军虽然胜利在望,但也人困马乏之时,一直在旁观战的多尔衮忽令阿济格、多铎率2万骑兵,从右翼驰入战阵,直冲大顺军中坚。大顺军正在全力围歼吴军,猝遇清军自侧背突击,措手不及,阵脚渐乱。多尔衮见势指挥清军全面出击,吴军也乘机反扑。在内外夹击之下,大顺军终于支撑不住,全军溃败。清军乘胜追杀了40里,大顺军伤亡惨重,农民军在一片“满兵来矣”的惊呼声中被冲杀过来的清军压向海边,以致“死尸相枕”,兵败如山倒。吴军与清军合击,一路追杀,二三十里间,很快的堆满了数万被杀的农民军尸体,据说暴骨三年后都收拾不净。李自成仅率数千骑兵且战且退。当退到永平时,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二十六日回到京后,又杀吴三桂的父亲及全家30余口。为保存实力,大顺军于三十日兵分两路出京撤往山西。
山海关之战改变了清朝、农民军和吴三桂的各自命运。陈圆圆因战祸将起,遂借口年老迟暮,出家为尼。康熙年间,吴三桂举兵失败,康熙十九年(1680),清军攻入昆明,陈圆圆自此下落不明。
山海关之战,是事关李自成大顺朝事业成败的决定性一战,从此以后,大顺军由鼎盛转向衰败,而清王朝则因此战获胜,而得以长驱入关,问鼎中原,并最终夺取全中国的统治权。
清军结束了农民军短暂的胜利,开辟了清朝的历史新纪元。在山海关之战结束后的第十天,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城。而吴三桂的命运便由此交给了大清王朝。后来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世镇云南,兼辖贵州,于是骄横奢侈,企图吴家子孙永为藩王。康熙帝即位后,准备“撤藩”,吴三桂暗地反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