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丧钟
时间:1640-1643年
战场:松山、锦州
主要将帅:皇太极、多尔衮、洪承畴
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1640)四月,清军包围锦州城,神州大地上,开始上演一幕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头戏——明清松锦大战。
当时,有三支实力不同的势力于大明的历史舞台上,它们分别是:北边的蒙古(也称北元)、西北的农民军、东北的后金(1636年称帝,改年号“金”为“清”)。其中,数清的实力最强。在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之后,女真人已经大大不同于半个世纪前的女真了,他们能征善战,并已统一东北地区。女真人在政治上又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改革,在农业生产上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他们注意发展纺织业、造船、冶金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女真的经济实力,国力十分强盛。后金先后对摇摇欲坠的大明帝国发动了几次极具威胁的进攻,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宁远大战、萨尔浒大战、沈辽大战等。当然,大明帝国的国力还不至于被这区区的几场战役所完全拖垮。接着,皇太极决定放手一搏,向西联合蒙古,向东又以武力强迫朝鲜屈服,轻易地斩断了了大明国的左膀右臂,他准备于关外同明军主力来一场大决战,进而使大明帝国的国运耗尽。而此次所选择的地点就是关宁锦防线中的锦州。关宁锦防线,其实它是辽西走廊里从锦州直下到山海关的狭长地带,全长400余里,宽40余里。宁锦防线中有松山、杏山、塔山等军事要地和锦州、宁远等军事重镇,易守难攻。并且,在熊廷弻、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关宁锦防线的防守方法和城池的坚固程度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由于当时的明朝廷长期拖欠辽东军饷,导致了士兵的战斗力不能得到保证。在明朝极为重视的关外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不重视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的大明朝早已是病入膏肓了!
随着关宁锦防线最前沿之军事重镇锦州城的被围,松锦大战也正式拉下了帷幕。
负责防守锦州城的是袁崇焕之旧部祖大寿。十年前,祖大寿在大凌河一战中吃了败仗,被皇太极俘虏最后投降了后金,但不久他又用计回到大明,并继续镇守关外。事实上,防守锦州城的士兵中大多都是当地的辽人和蒙古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骁勇善战,不过这只是表面给人的印象。实际上镇守辽东的士兵如果用的好那当然是精锐部队,若用得不好或处理不当就会惹出大麻烦来,崇祯元年(1628)的宁远兵变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发生在辽东的兵变还不止这一次,也可见当时的大明军心是极为溃散。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守城的祖大寿还是倾尽自己的力量将城池坚守下去了,这时的清军铁骑还不敢怎么去冲击火力猛烈的锦州城。明军似乎看到了些许的希望,他们还甚至认为女真人是怕了袁崇焕遗留下来的守城打法。然而细心而有远大目光的清军主帅皇太极却不这么看,他所想要看到的就是锦州城还处在明军的手中。原因是,皇太极在出发前就已经定好了“剪重枝而伐大树”的战略目标,围城打援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而锦州城就是这个所要围起来的“城”。
为了把锦州城围个水泄不通,给关内的明军造成判断上的错觉,皇太极将围城的清军分成两班,以三个月为一期,轮流更换,从而有效的防止士兵疲惫和产生不良情绪。同时令人将锦州城外的庄稼收割完毕,扫荡清除锦州城外的明军据点,断绝了城内明军与外界的联系。现在对于皇太极来说,还真应了《三国演义》里的那句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那股迟迟未出现的“东风”,则是来自关内的大明援军。
锦州被围的消息很快就传至北京,而此时京城中对增援锦州的意见也有很大分歧。兵部尚书陈新甲认为应分兵三路:一路由塔山出发,进攻清军的西北面;一路由杏山出发,抄锦州攻打清军的北面;一路由松山出发,渡过小凌河,攻击清军的东面。而明军的主力则从松山出发攻击清军的南面。不过这个计划的一切前提就是速战速决。单就计划的出发点来看,这似乎很符合当时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的基本情况。因为这时西北地区的农民军运动已经达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明朝廷在两面战事的情况下是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军饷来给出关的明军,而且此时的朝廷(包括崇祯本人)太需要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来缓和王朝的统治危机了。
然而身为辽东主帅的洪承畴却认为应用打持久战的方法来率军出关,尽量避免与敌主力决战或者轻易进攻,应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把围城的清军拖垮,然后迫其退兵。但这种战略思想的最大弊端就是“旷日持久,耗费钱粮”,对于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来说已经再拿不出这样一笔庞大的军费来给洪承畴打所谓的持久战了。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丙辰科(1616)进士。洪承畴早年在杨鹤手下任职,因解韩城之围而名噪一时,后来又在与农民军的围剿行动中屡建奇功,并擒杀了著名的闯王高迎祥,因而崇祯帝对他器重有加。洪承畴为人心狠手辣,处事谨慎小心,是明末最有才干的明大将之一。
最终,崇祯帝一向急功近利,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陈新甲等人的速战派的方案,并令洪承畴立即出关解锦州之围。洪承畴对将领作了调整;把曹变蛟、马科两部调回关内休整;令左光先返回原镇,由白广恩代之;以王廷臣代替拙于调度的刘肇基。同时,洪承畴又奏报朝廷,要求调集附近10余万官兵,并请一年军用粮饷。此时,崇祯帝也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令调兵筹饷,支援辽东。
七月底,洪承畴统领总兵8人,兵力13万在宁远誓师,随后向松山进发,其中大部分的粮草和淄重都留在了宁远城。这8个总兵分别为: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东协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其中除了吴三桂、曹变蛟等人比较能打之外,其余均是无能之辈。到达松山后,洪承畴吸取萨尔浒大战中杨镐所犯的兵力过于分散的错误,把6万人马集中于松山城外,两翼仅部署少量的兵力以牵制清军,兵力部署得相当集中。洪承畴的打法就是想集中兵力全力正面进攻围困锦州城的清军,但为避免过早决战,尽量做到步步为营,谨慎小心。同样熟悉兵法的皇太极看出了洪承畴的破绽,过于集中的兵力无疑会给前方的进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后方却极其薄弱。于是,嗅觉灵敏的皇太极立即命人在松山明军外围挖起三道大壕,每条壕深8尺,宽1丈多,并抄后包围了声势浩大的明军,切断其后路。
起初,在明军还没有被包围之前,洪承畴还处于优势地位,不过皇太极的这一招也来得太快了,在洪承畴还没有反应过来,明军的优势一下子就变为了劣势。更让洪承畴头疼的是,明军大部分的粮草尚留在宁远,不久被围的明军就会出现粮草断绝的情况。实际上,明军也曾试过抢在清军包围前转移出击,未能成功,导致被围的明军进不能依靠锦州,退不能回归宁远,只得缩在松山一带动弹不得。
无奈之下,洪承畴命令部队对包围圈进行强而有力的冲杀,试图冲出包围圈,但几经周折后还是无法冲破清军铁桶般的包围。八月二十一日晚,洪承畴召集各总兵将领商议,他要求诸位将领要拼死一战以解被困之围,也就是准备实施大突围,但此时的众将已经不可能再像在宁远誓师时的那样众志成城,各人想法不一,各有算盘,甚至有些总兵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了。
当天夜里,大突围的时间还没有开始,大同总兵王朴由于贪生怕死先率其部逃遁。接着,其他各总兵也纷纷效仿,情况无比的混乱,各级指挥官无法对所部进行有效的指挥,大明军队乱成一团!(www.daowen.com)
明军正处于混乱的境地,胆大心细,熟知兵法的皇太极岂能放过这样绝妙的时机,他立即命令清军全线出击。清军的铁蹄乘乱斩杀一路崩溃的明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尽是大明将士的尸体。
吴三桂、唐通、马科等人虽然幸运地冲出了清军的包围圈,但身边已经是没有什么兵可用了,大部分士兵在混乱中或被斩杀或被俘。而经过一番厮杀后,主帅洪承畴、前屯卫总兵王廷臣、东协总兵曹变蛟则仍然处在包围圈中无法脱身,看来突围已经是不可能了,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好收拾残兵退入松山城内。
松山突围使得明军元气大伤,由兴盛走向衰亡。此役中明军阵亡者竟多达5万多人,被缴马匹7000多匹,甲胄10000多副。被困在松山的明军主帅洪承畴无法料到自己一生战绩辉煌,此次居然败得如此狼狈。
洪承畴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至京城。崇祯帝震惊,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此时朝廷里再无能人了,众大臣面面相觑,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最后,崇祯只得派了个杨绳武往援,后来又派了叶廷桂和范志完,但这些人不是畏于关内,就是有心无力。可怜一代名将洪承畴,竟这样孤独地被困在松山城。
在清军面前,被围的松山城显得那么的渺小,此时城中的明官兵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只得盼望清军快点攻破城池来了绝他们的余生,但清军就是围而不攻。日复一日,城内的明军已饿得开始竞相吃人肉了的惨状了。
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二月二十一日,松山副将夏成德秘派其子夏舒,前往清营与豪格、多铎联系献城投降之事,并约定于二十八日动手。直到这一天,清兵才发动攻城,夏成德如约内应,松山沦陷。洪承畴、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大名、祖大成,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祯,副将江翥、姚勋、朱文德等均被清军俘虏。最后,邱民仰等100名军官、3千余名士卒被清军一齐诛杀。只有祖氏3人因是锦州守将祖大寿的弟兄,被赦得以活命。而洪承畴最终投降了清军。洪承畴被俘之初,清兵令他跪下,洪承畴不肯跪,并说道:“吾天朝大臣,岂拜小邦王子乎?”于是清兵把他械送到沈阳。在皇太极的感召下,洪承畴最终投降了,并受到优厚的待遇。后来清兵入关,洪承畴被重用,为清廷开国创制、平定江南立下大功。
松山的失守,被围了将近两年的锦州城再也无力回天了。三月十日,祖大寿率领部众出城投降。接着,清军沿辽西走廊而下,于四月九日破塔山,四月二十一日攻破杏山。至此,明清松锦大战终于告一段落了……(只剩下宁远孤城一座和吴三桂的五万“关宁铁骑”了)已坚守锦州一年之久的祖大寿,此时也出城投降。尽管祖大寿10年前既降复叛,这回又坚守锦州一年,令清廷费尽气力,但皇太极仍然对他予以宽容处理。祖大寿本人受到了优厚的待遇,其妻子奴仆及部下官属兵丁共4千余口及他们的财产,均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和保护。从祖大寿的遭遇不难看出,皇太极为争取辽将辽人势力而所用的手段,是何等的高明。至此,清廷在整个松锦战役中大获全胜。明朝在山海关外的防线,被迫后退到了宁远。
纵观这次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明军的失败有很多原因:
其一、明朝廷内部意见不和,无法做到统一,例如战前以陈新甲为首的速战派和以洪承畴为首的持久派之争。前线将领中也出现意见不和的现象,他们各自怀胎,没有统一听从主帅的命令。王朴的提前突围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二、明朝廷无法给前线的将士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援,粮饷不济,增援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朝廷多年来积蓄的弊端。
其三、洪承畴在兵力布置上出现了致命的弱点:兵力过于集中,虎头蛇尾,容易被敌所包围。且战术上过分强调稳妥,不免显得保守。
其四、明士兵在个人素质上不是清兵的对手,这也与起用当地辽兵的民族问题上有关,归其究,还是明朝廷多年来不注重辽东的民族问题。
其五、明朝过时的文官制度处处约束了在讨伐征战的武将,打起仗来捉襟见肘。而且这种情况在当时来说更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先前的萨尔浒大战、沈辽大战,还有同农民军的战斗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祖宗之法已经不可再用了!
历时两年的明清松锦大战彻底把大明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大明损失的不只是10多万精锐士兵,还有那些本能挽大明于水深火热的洪承畴等名将。
松锦之战,可以看做清军对明军的最后一战(不包括对南明作战)。此役中,明朝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关外诸险隘悉数落入敌手。李自成兵至北京时,明朝廷已无兵可调,崇祯帝束手无策,被迫吊死于煤山。因此,与其说明亡于李自成,不如说明亡于清,亡于松锦一役。松锦之战,是明清交战中的一个根本性转折。从此以后,清朝已完全掌握主动,而明朝已是回天无力了。
直至崇祯十六年(1643)四月初,阁臣周延儒在万般无奈之下自请督师,但直到二十日才出京。而到四月二十八日,清兵已经沿原路北归。周延儒率诸援兵始终跟随其后,不敢与之交战,犹如列队护送一般。
这是清兵入关前的最后一次奔袭,历时7个月,最后大获全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