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西安建大顺政权
时间:1642-1644年
战场:关中、河南
李自成少年时喜欢枪马棍棒。其父死后他到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去当驿卒。明朝末年,驿站制度多有弊端,崇祯元年(1628)明思宗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为丢失公文而被裁撤,失业回家,还欠了债。崇祯元年(1628)冬季,李自成因还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诏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把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来经由亲友救出,年底,李自成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为其妻韩金儿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他又把妻子给杀了。李自成身负两条人命,官府不能不问,杀人偿命,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与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二月去甘肃甘州(今张掖甘州区)投军。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不久,李自成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于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因为欠饷问题而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并发动兵变。李自成在农民起义中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还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很快的由几千人迅速发展至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于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接着乘胜进占西安。第二年正月,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李自成的西安建国是襄阳政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标志着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明末农民战争进入了彻底推翻朱明王朝统治的关键时期。
大顺政权的建立激荡着千百万贫苦民众的心,也让各阶层人士另眼相看,重新思考自己的前途命运,因而它有着划时期的重大政治意义。
另一方面,大顺建国时所采取的各项施措,虽然在其主导方面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但是也明显的表现出出了这个农民革命政权向封建政权转化的迹象。
汝宁之战后,李自成挥军西向,经确山、泌阳(均今属河南)直逼襄阳。左良玉自从朱仙镇败逃襄阳之后,不断收集残兵败卒和强行抓丁充军,凑集20万人,号称30万。不过官府只按照他的编制2.5万人供应军饷,其余均靠搜刮民脂民膏和掳抢自给。这一作为激起了百姓对他的极度仇恨。李自成军来前,左良玉就打算逃跑,但其所造之战舰悉数被群众烧毁,后来他又抢商船备用。
十二月初三起义军到达樊城,在群众支持下,顺利渡江。左良玉见势不妙,“引其舟师,左步右骑”,顺江水而下,先到达承天(今湖北钟祥),后又逃往武昌,再到九江一带。
十二月初四,农民军在广大民众“皆具牛酒”的热烈欢迎之下,进入襄阳城。接着,李自成分兵四出,占领了襄阳府各县,并南下承天、荆州府(治今湖北江陵),东向德安(府治今湖北陆安)、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等地。
至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农民军“南跨大江,松滋、枝江至澧州,北滨大河,东有归德(今河南商丘)、汝宁(今河南汝南)、德安,西至潼关、远安(今属湖北)”,占据河南黄河以南和湖广的广大地区。
随着节节胜利,农民军内部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李自成担心罗汝才不甘心做他的属下,而罗汝才虽然尊李自成为兄,平常仍以你我相称。李自成要占关中,割土为王,而罗妆才只是以横行天下为快。贺一龙和马守应,虽听从李自成的军令,但又不愿归属于李自成,保持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而他们又与罗汝才十分友好,这加深了李自成的猜忌和忧虑。
明统治阶级也看出了这股农民军内部的矛盾,于是极尽挑拨离间之计,以坐收渔利。终于导致了农民军内部的火并。
三月初七,李自成杀贺一龙,初八早晨又杀了罗汝才。罗汝才、贺一龙被杀害,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军内部的矛盾,使得李自成农民军成为集中统一的整体,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它又是农民阶级狭隘性的一种表现,人人自危,引起内部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军的力量。罗妆才的部下有向孙传庭投降的,有向左良玉投降的,与罗妆才关系较好的老回回马守应,也不再接受李自成的领导而单独行动。
李自成统一了内部,建立了政权,并整顿军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军研究、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略。
当时,明朝廷方面由于河南的5次失败和受到张献忠所部的打击,军事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仅有总兵吴三桂、左良玉、督师孙传庭等3支军队,尚有较强的战斗力。
但吴三桂部远在辽东防范清军,远水救不了近火,无法调往关内镇压起义军;左良玉由于屡遭打击和失败,已经不敢再同李自成农民军交战;而孙传庭郏县失败之后,实力大减,退据关中,处于畏缩不前的状态。
当时,就整个军事形势来看,明军已经无力抗御农民军的强大攻势,明王朝陷于最后被推翻的困难境地。
面对这种形势,李自成农民军领导层针对未来的作战方略有3种不同的意见:左辅牛金星主张“先取河北,直捣京师”;礼政府侍郎杨永裕则说:“我等要先取金陵(今江苏南京),截断南北漕运,困住京师,后乘机北伐”;兵政府从事顾君恩不同意以上的两种意见,他说:“金陵势居下流,虽济大事,其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一不胜,退无所归,其策失之急。不如我们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邦,且秦都百二山河,天下三分之二已得,建国立业,然后旁掠三边,资其兵力,再攻取山西,后进军京师,庶几进有可攻,退有可守,方为万全之策”。
顾君恩此意见之要旨是,先取关中,建立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攻取山西,然后再进攻北京。此是比较稳妥的。因为不管先取北京还是南京,孙传庭都会自侧后攻击李自成军,使其腹背受敌,如果先攻关中,路径直捷,进攻方便,关中是农民军的兴起之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与孙传庭不同,左良玉为了保存实力,不会从侧后进攻农民军,所以攻取关中之后,积蓄力量,再进攻北京也较稳妥和方便。
李自成采纳了顾君恩的意见,准备西入关中。
正当李自成准备西向进取关中的时候,明朝廷命令退守关中的孙传庭向李自成发动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进攻。因此,粉碎明军的进攻便成为李自成西入关中的重要一战。
崇祯十五年(1642)十月,孙传庭于郏县败于李自成之手后逃回陕西,大肆扩充军队,招募边勇,并令每3家出1丁当兵,屯田积粟,制造器械,其中造有装载火炮、甲杖的“火车”2万辆。这种“火车”,“战则驱之以拒马,止则环之以自卫”,准备伺机进攻农民军。不过明思宗朱由检却等不得,一再催促他东出潼关攻打农民军。(www.daowen.com)
崇祯十六年(1643)六月,朱由检晋升孙传庭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贵州以及江南、江北军务。孙传庭在明朝廷的一再催促下,不得不率领10万大军,于八月从潼关出。他的具体进攻部署为:孙传庭亲自率领明军主力,以总兵牛成虎、副总兵卢光祖为前锋,副总兵高杰为中军和总兵白广恩的“火车”营,直趋洛阳;又令河南总兵陈永福、卜从善率所部于洛阳会合;命左良玉率兵由九江北上赴汝宁,夹击农民军;令延绥总兵王定、宁夏总兵官抚民赴关为后劲;命甘肃总兵马圹、四川总兵秦翼明自陕抚冯师孔防守商洛。
由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孙传庭企图南北夹击,主力于襄城、汝宁一带歼灭农民军,同时还顾及到陕西,既可防止农民军由商洛入陕,又可防止自己后继无兵。其部署称得上周密。但是他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左良玉于九江按兵不动,陈水福为了逃避与农民军作战,将部队拉至黄河以北。后陈永福虽然降职返回,但左良玉却始终不动。结果南北夹击的策略破产,变成了孙传庭的孤军东进。
李自成根据明军这一实际情况,决定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略。李自成将主力集中于襄城一带,隐伏精锐,以老弱诱敌。
农民军在襄城与郏县之间构筑土城20余座,城内各筑一高台用于观察敌军进止之动静;各个城门内侧暗伏火炮,守城步兵各执长矛、弓矢,间以小炮,城前一二里以及各城之间,都挖深堑以阻止敌前进;骑兵列阵于城后,作为机动兵力。
为了诱使明军东进就范,农民军采用佯攻的战法,先后放弃了渑池(今属河南)、洛阳、龙门(在今洛阳南)、汝州等地,并不断与敌接触,且战且退,引其深入。孙传庭进占洛阳等地后,自以为得计,于是更加的骄狂不羁,冒险轻进。
九月初八,孙传庭率军进抵汝州时,农民军重要将领李养纯(号称“四天王”)突然叛变投明,并告知明军农民军老营在唐县(今河南唐河)、将吏屯宝丰(今属河南)、精锐尽聚于襄城的情况。孙传庭根据这个情报于九月初十,倾其全力攻破宝丰,州牧陈可新等农民军官吏被害,孙又分兵攻占了唐县,农民军将士的眷属惨遭杀害。孙传庭在给明思宗朱由检的“报捷”奏疏上称:“臣誓肃清楚、豫,不以一贼遗君父忧”,气焰很是嚣张。
不过他过于高估自己。李自成农民军以逸待劳,从容应对,一方面他凭借预设的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以消耗疲惫明军;另一方面他派轻骑绕出敌后,进至白河(在今河南伊川东南),截断明军之粮道,陷敌于饥饿之中。恰值此时,连日降大雨,明军“士马俱饥,军中皆怨”。孙传庭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于九月十三日攻占郏县,但是仅得骡、羊200余只,“顷刻间分脔食尽,不足给”。
九月十七日,汝州的明军因“乏饷”,不堪饥苦,纷纷哗变逃走。孙传庭迫不得已,留陈水福守郏县,白广恩走大路,自己和高杰走小路,回迎粮草。孙传庭前军一动,后军亦动,陈水福制止无效,也随即摔军撤退。
李自成见良机已至,亲率大军随后猛追。尚未熟悉战阵的“火车”兵,尽弃车逃跑,接着,骑兵也败逃。“火车”翻倒倾轧,塞满道路,明军大乱。李自成挥军奋力冲杀,骑兵凌腾,步兵遮击,明军大部分被歼灭。
孙传庭、高杰率领残兵败卒往北逃跑。农民军骑兵乘胜猛追,一昼夜追击400里至盂津(在今河南盂津东),孙传庭单骑渡过黄河,由垣曲(今山西垣曲东南古城)、阑乡,逃回潼关。
此战是李自成实施“先取关中”战略计划的关键性一战,共歼明军4万余人,缴获明军器仗辎重以数十万计。此战为随后的农民军西进关中铲扫清了障碍。农民军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主要是李自成采取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正确作战方略。
在战前,农民军预筑固垒,隐蔽精锐以待敌;在交战中,开始时佯败以诱敌,继则坚守防御以疲敌,断绝粮道以困住敌,敌溃,则适时组织追击,给敌军以歼灭性地沉重打击。而且孙传庭轻敌冒进,致使粮草无法补充,陷明军于饥疲之中,回迎粮草又军无纪律,前军一动,全军皆乱,从而给农民军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大败。
崇祯皇帝朱由检得到明军失败的消息后大为恼火,将责任完全推到孙传庭身上,说他“轻进寡谋,督兵屡溃”,并免去他督师尚书的职务,令其收拾残兵败将固守潼关,戴罪立功以自赎。同时,朱由检又惧怕农民军直捣京师,“于是令晋、豫、保、东四抚,各整兵马,亲驻河干,协力堵御,不许一贼窥汉”。明廷此时已无力进攻,只有采取守势。
孙传庭逃回潼关后,收集残部4万人,企图负险顽抗,阻止农民军的入关。副总兵高杰认为将士眷属都在西安,战败思归,强迫他们守潼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此,他主张“不如弃关专守西安,凭坚城以人自为战”。孙传庭坚决反对其主张,认为如果让李自成入关,“西安糜沸”,整个关中百姓将不为己用,局面将会演变的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决定固守潼关。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初,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自洛阳西进,兵锋直趋潼关,另派右营10万人自南阳经商洛,迂回进入关中。
十月初二,农民军主力一只虎李过部攻破阌乡。初六,农民军抵达潼关城下,同时李自成派部队由小道攀越山险,出潼关之后。农民军前后夹攻潼关。白广恩率兵力战,但高杰却“拥兵不顾”,径自逃跑,白广恩不敌遂逃往固原(今属宁夏),高汝利奔至汉中,高杰逃往延安。孙传庭感到情势已无可挽救,操刀上马,率亲丁数百冲向农民军,战死。农民军占领了潼关。李自成乘胜挥师西进,接连攻克华阴(今属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渭南(今属陕西)、临澶(今属陕西)等州县。于十月初八,由南阳出发的另一支农民军攻克商州,击杀明商洛道黄世清。十月十一日,南北两路大军于西安会师。西安是明秦王朱存枢的藩地,面对农民军的即将攻城,陕西巡抚冯师孔急忙调兵遣将部署防御。由于陕西官军逃跑的逃跑,有的被消灭,西安城守力量十分薄弱,乃留下途经西安的5000四川兵协助防守。
十月的西安,已是初冬渐寒的时节了,守城明军衣食缺乏,难以抵挡农民军的强大攻势。秦王朱存枢本是“富甲天下,拥赀效百万”的亲王,将领王根子请求他给守城士卒发棉衣,他竟然拒绝,导致了军心顿时瓦解。十月十二日,农民军开始攻城,担负守城主要任务的王根子率先开东门投降,李自成率军进入西安。冯师孔等企图负隅顽抗,被农民军所俘斩。农民军俘获秦王朱存枢、永寿王朱存桑及布政使陆之祺等明朝官员。
李自成在西安实行宽待政策,授朱存枢为权将军、朱存桑为制将军。
西安地处关中要枢,它既是京师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害,又是明朝亲王的所在之地。它的失陷,对明朝来说是个重大打击。西安失陷的消息传至,朱由检急忙命兵部左侍郎余应桂为陕西三边总督,御史霍达为监军“联络延,宁、甘、固抚镇,收拾三边健勇土著,相继扼剿”。余应桂受命之后,竟然“日夜悲凝”,率兵进至山西后,则“逡巡不得前”。朱由检责以逼留,将其撤职,又命陕西巡抚李化熙代之。同样的,“化熙亦不能进”。
李自成攻占了西安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分兵进攻孙传庭的部将,并占领整个西北,消除了东进的后顾之忧。他的具体部署是:令李过部追击北逃延安的高杰军;令田见秀部南出,追击逃往汉中的高汝利部;令贺锦、刘宗敏、袁宗弟、党见素西出,追击逃向固原的白广恩部。李过到达延安,高杰逃往宜川(今属陕西),又趁黄河结冰之际,过河到达山西蒲州(在今山西水济西)。李过转兵北攻榆林,经过激战,农民军占领榆林,明总兵尤世威被处死。
田见秀部南下到汉中,沿途州县均望风归附,明总兵高汝利也被迫投降。贺锦、刘宗敏等进至固原,白广恩投降。李自成亲自设宴白广恩,引起巨大反响。左光先、陈永福和一些其他将领相继投降农民军。刘宗敏返回西安,准备东征。贺锦继续向西挺进,十二月农民军占领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但在十七年(1644)正月,进军西宁(今青海西宁)时,农民军因丧失警惕,贺锦被害。贺锦部下在辛思忠率领下,占领了西宁,并于此驻军。
至此,整个西北地区均为农民军所占据。这为农民军东渡黄河,夺取京师,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稳定的后方。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于西安称王,改西安为西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李自成在称王以后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都为他以后彻底和大明的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李自成在称王以后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都为他以后彻底和大明的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