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明朝战争: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洛阳,震惊天下

明朝战争: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洛阳,震惊天下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盘踞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仍然横征暴敛,残害百姓,民怨沸腾。为了夺得这一战略要地,1641年正月,李自成决定攻取洛阳。同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洛阳周围十余州县,从而切断了明军对洛阳的救援,陷洛阳城于孤立状态。起义军到了洛阳后,与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攻陷洛阳,处死福王,震动天下。李自成农民军攻克洛阳,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明朝战争:李自成农民军攻陷洛阳,震惊天下

——农民军迎来转折

时间:1641年

参战方:农民起义军、明军

战场洛阳

主要将帅李自成、王绍禹

李闯王像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称“闯王”。崇祯十三年(1640),李自成率领50余人从商洛山进入伊、洛河地区。正逢河南蝗灾之年,饿殍遍野。但盘踞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仍然横征暴敛,残害百姓,民怨沸腾。李自成一到达豫西就喊出了“除暴安良”和“均田免粮”的口号,河南的饥民都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队伍,起义大军迅速发展壮大至几十万人。

崇祯十三年(1640)底,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军进入河南,由于各地贫苦农民的热烈响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队伍就发展到数十万人,连下豫西的宜阳、永宁、新安、渑池、偃师、嵩县、登封等十余州县的大部地区,对洛阳形成了包围的态势。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古人论洛阳,说它“背负邙山,面对伊阙,河山控戴,形势甲天下。”由于洛阳北有邙山作为屏障,南有伊阙耸立,东接虎牢关,西有著名的函谷关,地势十分险要。同时,它又是一个水陆交通枢纽,粮食集中生产地。在历史上,先后曾有九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明朝时期,这里是封建统治阶级控制的军事要地和经济重地。为了夺得这一战略要地,1641年正月,李自成决定攻取洛阳。(www.daowen.com)

李自成的农民军在豫西地区的迅猛异常发展,使得洛阳城里的福王(朱常洵)和地主们如坐针毡,火急请兵增援。明朝廷从各地调遣更多的兵力救援已来不及,只好让参政王荫昌、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等率军前往洛阳,加强守备。他们还纠集了一些地主武装,分兵把守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并设有游兵流动策应。同时强迫老百姓加固城垒,挖掘壕沟,这就更加激化了本已极度沸腾的民怨。

此时的形势对农民军极为有利。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在四川与明军斗争,将明朝兵部尚书杨嗣昌统率的五省联军,牵制在四川、湖广的边区。同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洛阳周围十余州县,从而切断了明军对洛阳的救援,陷洛阳城于孤立状态。

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进抵洛阳城下,将其围个水泄不通。城内明守军闻风丧胆,一片混乱。一月十七日黎明,在东关守卫的刘见义、罗泰的军队,声称出城战斗,但走到七里河时,就向农民军投诚,马上回戈反击。

十九日,李自成指挥数十万大军,同时向洛阳城发起攻势,农民将士们前仆后继,奋勇冲杀,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农民军探明城内明军的具体部署:东面守备森严,兵力较强,而西北面守备薄弱。李自成根据这些确实的情报,立即改变攻城策略,由四面环攻改为重点进攻,集中兵力,攻城西北角。

守卫在洛阳城西北面的是明总兵王绍禹的队伍。因王绍禹长期克扣军饷以自肥,早就引起部下的不满。这时,其士兵看到农民军发起了总攻击,暗自高兴。数百名士兵起义内应,他们杀死城上的守军,把参政王荫昌捆在城上,接着,放火烧城楼,打开北门,引农民军进入城内。农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洛阳,福王朱常洵和那帮官僚、地主们,一个个均被生擒活捉。

起义军到了洛阳后,与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攻陷洛阳,处死福王,震动天下。

洛阳之战敲响了明王朝灭亡的丧钟,也成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自成起义军在我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均田”“免赋”的革命纲领,它迅猛地冲击着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起义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爱戴。“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声,响彻了中原大地。起义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李自成农民军攻克洛阳,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它是明末农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打乱了明王朝镇压农民革命的军事部署,重重地打击了明王朝的反革命气焰,大大鼓舞了农民军和革命人民的斗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