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最终妥协、导致王直军团的覆灭
时间:1556年
战场:杭州
主要将帅:胡宗宪、徐海、王直
嘉靖后期,江浙一带由于赋税过重和官吏、豪绅的盘剥,民不聊生,大批流民前往海外谋生。沿海海防官员故意夸大其辞,使得明朝的统治者错误地认为“海上奸民武装掠夺我辖内良民”,于是将出海经商的全都称作“通番奸民”,遂加紧海禁。
当时,日本上下都垂涎于从对华贸易中所获得巨额利润,于是中国大陆派遣了大批商船。由于没有正式手续,这些商船均遭到明朝官府的拒绝。日本人被拒绝后,有些并不急于回国,而是与在沿海漂泊的“通番奸民”勾结,占据沿海岛屿。1517年葡萄牙侵占澳门后,也开始与沿海中国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这进一步加剧了东南沿海一带官民对峙的紧张形势。
胡宗宪(1512-1565),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最初官任知县,于嘉靖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正在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不断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浙直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并将张经等的王江泾大捷之功归于宗宪,接着又陷害张经与李天宠,擢胡宗宪为左佥都御史,代天宠御倭之任。后赵文华又排斥新任总督杨宜,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嘉靖三十九年,又以平定海盗王直功,加封太子太保。深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弹劾他为“严党”而入狱。在狱中愤然上书数千言,发出“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慨叹!四十四年瘐死狱中。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万历十七年(1589)宗宪孙胡灯奏准,御赐归葬他的故乡天马山,谥号襄懋,在《明史》有传。
徐海,明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曾于杭州虎跑寺为僧,号明山和尚。后来随其叔父徐碧溪投汪直,称“天差平海大将军”,引倭寇犯扰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四年(1555)合萨摩、肥前诸岛倭寇进犯,屯据柘林(今上海奉贤东南),分别掠夺苏州、常熟、嘉兴、湖州等地,于陆泾坝、王江泾受挫。次年再据柘林,进扰乍浦、嘉兴。后被总督胡宗宪用计诱降,缚同党陈东以献,最终受困投水而死。
王直原是安徽歙县人,早年靠与同乡徐惟学合伙贩卖私盐起家,失败后来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从事其他走私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王直又在广东私造双桅大船,从事硫磺、硝石、生丝和棉布等官府禁运物资的走私活动,频繁来往于日本及中国东南沿海,甚至到达暹罗(今泰国)一带。日本天文十一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据日本史料记载,王直之商团开始进入平户做生意,平户松浦藩主的家史上也记载着松浦隆信对王直热烈的招待,王直于岛上胜尾山东麓盖了一栋华美的中式房子居住。次年八月,由王直陪伴的三名葡萄牙人自暹罗前往澳门,他们搭乘的中国帆船被台风吹到了日本九州南方的种子岛,这是当地的日本人首次接触欧洲人。正是这次遭遇,葡萄牙人将西洋火器——铁炮(长枪)传给了日本人,遂改变了日本的历史,枭雄织田信长以火枪部队击败了战神武田信玄,基本统一了日本。
王直想方设法与明朝的海道、卫所官员接近,并利用自己的力量代其剿除其余海盗团伙,以换取明官员的好感和支持,从而实现其开市交易的目的。经过不断征战以及与明朝地方官员的私下勾结,王直逐渐获得了中日之间的海上垄断地位,新进入海通番的船只都只有悬挂“五峰”旗号才敢在海上行驶。但王直的行为始终与明王朝的“禁海”政策相违。
王直集团的行为引起了明廷的注意,朝廷相继派朱纨等人清剿浙江沿海流民武装。他们兵分两路夹击王直,王直被迫将活动基地迁往日本。日本诸侯的对外贸易政策为王直提供了客居的良好条件。王直善于拉拢、结交朋友,他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并定居日本平户,挂起“徽王”旗号,于平户深山中建起巨大的中国式房屋,追随王直定居于平户、福岛一带的中国人至少也有3000人,海港中时常可见供300人出海的大海船。王直以此为基地吸收反明势力,还利用日本浪人向中国沿海地区发动多次跨海攻击。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倭寇极为猖獗,一直侵犯明朝各省。倭寇六七十人,竟然掠掳数千里,历时80余天才被消灭。倭寇如此猖獗,赵文华为了推卸罪责,借川兵和俞大猷获得不大胜利之机,并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上疏请求回京。赵文华回京后,一直都有败绩传至朝廷。昏聩的朱厚璁怀疑败绩的消息,廷议再派大臣督兵江南,严嵩害怕自己败露,对朝廷说:“臣举荐赵文华前往。”
嘉靖三十五年(1556)五月,朱厚璁任命赵文华为副都御史,提督浙直军务。赵文华到任后,因不懂军事而依靠胡宗宪。早在赵文华第一次来浙时,胡宗宪就和他商议用招抚王直的办法解决倭寇的侵袭。因此,当蒋洲等于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来到王直处,持他家属的信件,对他说:“您的家属已受到朝廷的优待,如果你愿意归附,朝廷一定会善待于你。”王直说:“如能免罪,同日本通贡开市,我可以归附。”但他并不放心,将蒋洲留下,派他的义子王激(毛海峰)和从子王汝贤随陈可愿回来协议条件。此时徐海、陈东、麻叶已经勾结萨摩、大隅倭寇分四路入侵,一路上大肆掠夺。同日,从海门入侵的倭寇3000人进攻镇江、瓜州(在今江苏江都南)、仪真(今江苏仪征),流劫至圃山(在今江苏丹徒东),进犯无为州(今属安徽)。同知齐恩率领舟师迎战,斩敌百余。后遇伏,齐恩及其家丁钱凤等21人战死。寇又进犯金山(在今江苏丹徒西北),于江中杀死锁江千户沈宗玉、王世臣,百户戚继爵也战死。(www.daowen.com)
四月十八日,由定海侵入的倭寇再次进攻慈溪,省祭官杜槐及其父杜文明进行坚决抵抗,斩敌数百,后来相继战死。
四月十八日,徐海引领的倭寇万余进至浙江皂林(在今浙江桐乡西北)等处,打算进攻杭州。
二十日,游击将军宗礼及其裨将霍贯道于崇德三星桥御敌,三战三捷,斩敌300余人,寇心怯。徐海极为害怕,他对部下说:“这简直是神兵。”当宗礼与倭寇大战时,提督阮鹗退保桐乡。宗礼等因弹尽粮绝,最后战死。徐海趁机于二十三日进围桐乡。
当时总督胡宗宪正在崇德,听到宗礼遇害,倭寇正在进攻同乡,他心中担忧倭寇恐怕会围攻崇德,遂跑回杭州。阮鹗坐镇桐乡,亲自督战,坚决抵抗倭寇的进犯。为解桐乡之围,胡宗宪调兵增援,但士兵们看到倭寇森严以待,不敢逼近。胡宗宪于是转而采用招抚的办法。
他让通事童华给徐海写信,由朱尚礼持信到徐海处,劝徐海归附。徐海要与童华面议,中书罗龙文于是与童华一起来到徐海处,劝徐海归附,并撤桐乡围。徐海见王直已归附,自己又被宗礼等重创,桐乡久围不下,心中有所动摇,推托说:“兵三路进,不由我一人。”胡宗宪的使者说:“陈东已他有约,所虑独公耳。”
于是徐海怀疑陈东已降,遂派人至胡宗宪处,索取财物,表示归附。胡宗宪答应其要求,徐海释放了掳去的二三百人,桐乡之围遂解。陈东看见徐海撤围,又获知胡宗宪的使者正于徐海处,对徐海也产生怀疑,在徐海撤围的第二天,他也撤围桐乡,屯驻乍浦,准备出走。胡宗宪使者对徐海说:“你既然归附,而吴淞江方面有贼,何不击之以立功,且掠其舸,为缓急计。”因此徐海击朱泾(今上海金山)的倭寇,斩首30余级,其余倭寇连夜逃走。
当时俞大猷伏兵于海上,遮击逃倭,几乎全歼。徐海因为没有得到船只,心中恐怖,于是派其弟徐洪到胡宗宪处为人质并献上所戴的飞鱼冠、坚甲、名剑和其他玩物。胡宗宪一面以厚礼款待徐洪,一面派人暗示徐海:“大人,您只要缚陈东、麻叶,朝廷定会给你世袭官爵。”徐海与麻叶之间本就有矛盾,现又有世袭官爵可图,于是将麻叶擒获并献给胡宗宪。胡宗宪又让麻叶写信给陈东让他攻打徐海,但胡宗宪却将此信送到徐海那里。徐海看信后,非常感激胡宗宪的恩遇,他说:“幸得将军厚爱,我才没被出卖。”而对陈东更加恼怒。他对心腹说:“陈东是个大混蛋。”胡宗宪还收买了徐海二妾翠翘,绿珠,让她们劝说徐海擒拿陈东。于是徐海用计擒获陈东,送给胡宗宪。麻叶、陈东被擒后,倭寇内部混乱,对徐海的怀疑和埋怨情绪越来越大,大家纷纷议论当前局势,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这时徐海深深的感觉到即使他能够回到日本,也免不了要被其他倭寇所杀,于是决心归附。胡宗宪又对他讲:“我当然可以宽恕你,但尚书赵文华认为你罪大恶极,定不会宽恕你的。你若想得到宽恕,就要斩杀倭寇以立功。”徐海迫不得已,下令倭寇和官军一起攻打,斩获数十百级。这时,徐海以为有功,遂于八月初一到平湖(今属浙江)见胡宗宪。胡宗宪并没有立即扣留他,而使让他驻军等待。
于是徐海部驻东沈庄,陈东余部驻西沈庄。胡宗宪让陈东给其余部写信,说是徐海要消灭他们。导致了陈东余部与徐海部相互攻击。徐海虽表归附,疑心仍在,其部依然四出劫掠。朝廷早已下令定要剿灭倭寇,八月二十日官兵发起进攻,至二十五日,乘风纵火,焚烧敌巢,徐海走投无路,溺水而死,余寇被歼。胡宗宪用计歼灭了徐海等,但对王汝贤却厚礼相待,他还不断对将吏士民讲:“王直不是反贼。”
王直到达后,胡宗宪上疏朝廷。朱厚璁令胡宗宪:“可相机设谋擒剿,不许疏虞。”胡宗宪得旨秘而不宣,亲自前往宁波,调参将戚继光、张四维等率兵扼守水陆要害。王直见明军戒备森严,于是他对朝廷说:“我想向陛下索母妻子弟,求官。”另外,他又派王澈见胡宗宪。
王激见胡宗宪后指问:“我归降了,为何还要派重兵对待我?”胡宗宪多方劝慰,王直始终心有疑虑,不见胡宗宪。于是胡宗宪让王直的长子写血书,向王直陈述其祖母之意,说明胡宗宪对他们家恩重如山,要他早日归顺,“以全母子之情”。胡宗宪确实想要赦免王直,以宾礼相待。王直暗中以黄金贿赂严嵩父子,希望得到指挥使一职,胡宗宪也上疏朝廷,请求赦免他。
第二年,倭寇又一次大举入侵。由于浙江巡按御吏王本固等官僚的反对以及人们指责胡宗宪受王直重贿的压力,胡宗宪不得已追回他要赦免王直的上疏,并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正月二十五日把王直交给浙江按察司。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二月,王直于杭州被斩。
明嘉靖年间,由于吏治腐败,政治黑暗,在胡宗宪等人的影响下,明朝廷最终妥协,导致王直军团的直接覆灭。这样,倭患日趋严重,加重了明朝社会危机的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