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明朝战争速览:忽兰忽失温对决

明朝战争速览:忽兰忽失温对决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没有办法,他也没有今天的成就1414年六月初七,朱棣带着自己的办法来到了忽兰忽失温,来到了马哈木为他安排的战场。中军主帅柳升一声令下,万枪齐发,呛声震天冲锋中的瓦剌骑兵措手不及,纷纷受伤倒地,一时间战场上人仰马翻,惨烈无比,瓦剌骑兵损失惨重。明军在朱棣的统一指挥下,左右两翼分别向瓦剌骑兵发动侧面攻击,朱棣更是神勇无比,亲率大军冲入敌阵,挥舞马刀砍杀瓦剌骑兵,与敌军展开激战。

明朝战争速览:忽兰忽失温对决

——击败瓦剌军主力

时间:1414年

参战方:明军、蒙古军

战场:忽兰忽失温

主要将帅:朱棣、马哈木

挑选忽兰忽失温为战场,马哈木有着充分的考虑,忽兰忽失温附近多山,利于骑兵部队隐藏,且将骑兵藏于山上另一大优势是一旦发现明军,可借助山势直冲而下,以猛虎难挡之势一举冲垮敌军阵形,只要敌军阵形一乱,即使兵多将广亦无计可施,只能乖乖地任自己宰割。

马哈木的选择是对的,虽然他肯定没学过物理,不会懂得势能这个概念,但将骑兵放于高处一冲而下确实有着极强的冲击作用,如果明军没有准备或别的办法,阵营必然会被截成几部分,首尾无法呼应,形成不了强大的战斗力,就是散沙一盘。

这实在是马哈木所能想到所能利用的最好的方法,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居高而下、一举荡平,如同一部完整的动作片,前三个动作是准备,最后一个就是结局。但这部动作片要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必具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当瓦剌军队从高处向下冲击时,明军“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马哈木认为“明军已是我囊中之物,不久之后,瓦剌和我马哈木必将成为蒙古新的领袖!”

可是,明军之统帅朱棣偏偏是一个“有办法”之人,在北平城造反时他有办法,在白沟河大战时他也有办法,在被挡于山东之外进退两难时,他还是有办法。如果没有办法,他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1414年六月初七,朱棣带着自己的办法来到了忽兰忽失温,来到了马哈木为他安排的战场。查完四周的环境,朱棣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果然和他想象的丝毫不差,此处山多险峻,为伏击作战的不二之选。无论如何,这里就是决战的地点了。

当那浩浩荡荡的明朝大军来到自己眼前的时候,马哈木感觉到了异常的兴奋,在他的身后,三万大军只等待他一声号令,就可以冲杀下山去,将明军击溃,彻底地击溃!但让马哈木更为惊喜的是,明军打头是一些步兵,而不是什么精锐骑兵,这简直是天助我也,只要打开了突破口,明军势必无法抵抗自己的攻击。

离明军还有一段距离,但马哈木在仔细观察了明军阵形后,心中已有了必胜的把握,总攻的命令一下!三万骑兵自山上一冲而下,以猛虎之势直扑山下的明军,杀声遍野,马匹嘶鸣,震天动地。马哈木得意洋洋地在山上指挥着他的军队,等待着瓦剌骑兵一举冲垮明军的景象。

然而,就在瓦剌骑兵发动冲锋后不久,战场局势突变。

明军在发现瓦剌军队发动进攻后,迅速变换了阵形,原先队伍前列的步兵迅速从中间向两翼后退,中军后阵立刻涌出一支部队将空位填补。这支部队与明军中的骑兵和步兵不同,他们手中拿着的是火铳而不是马刀或是长剑。(www.daowen.com)

迅速排布好阵形之后,明军将手中的火铳对准了不断逼近中的瓦剌骑兵,等待指挥官柳升的命令。

自山上冲杀而下的瓦剌骑兵注意到了明军阵营的变化,但他们并未在意,继续纵马猛冲。

此时在山上指挥的马哈木也看到这一幕,他和手下的那些人不同,他是见过世面的,明军阵形的突然变化让他汗毛直竖,血液几乎凝固,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是神机营!快退!”然而为时已晚。

中军主帅柳升一声令下,万枪齐发,呛声震天冲锋中的瓦剌骑兵措手不及,纷纷受伤倒地,一时间战场上人仰马翻,惨烈无比,瓦剌骑兵损失惨重。

势已至此,退回去是不可能,索性拼到底,于是剩下的瓦剌骑兵拼死向明军冲去。这也是瓦剌骑兵所能做出的最为正确的抉择,因此时明军所用之火铳需装填火药,而装填火药需要时间,因而在最初的一轮齐射之后,装火药之际,战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瓦剌骑兵见状大喜,他们认定只要能够冲入明军阵形,一样能够打败明军,获得全胜。

然而朱棣并非常人,此时战场上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眼看着瓦剌军就要冲入明军阵形,同一时刻,明军开始了第二次变阵!神机营在发动齐射之后,手忙脚乱装填火药的情形并没有出现,相反,他们将火铳收好,并开始有条不紊地向阵形两翼迅速后撤,大队明军骑兵自后军冲出,兵分三部,左路由部将李彬、谭青指挥,右路由部将王通指挥,中军由朱棣亲自统帅。明军在朱棣的统一指挥下,左右两翼分别向瓦剌骑兵发动侧面攻击,朱棣更是神勇无比,亲率大军冲入敌阵,挥舞马刀砍杀瓦剌骑兵,与敌军展开激战。

可怜自山上冲下来的瓦剌骑兵,跑了这么远的路,可到了明军跟前却发现原先密集的大队人马突然分散,没等瓦剌军缓过神来,明军就对其左右两翼展开了猛烈攻击,正面的明军更是勇猛无比。瓦剌骑兵四面受敌,到处挨打,之前看似不堪一击的绵羊突然变成了恶狼,瓦剌陷入了极端的窘境,几万大军就此溃灭。

此战明军大胜,“斩其王子数十人,杀伤瓦剌军万余人”。瓦剌首领马哈木是个聪明人,见势不妙,立刻带头逃跑。明军不断追击,马哈木叫苦不迭,跑了百余里,仍无法摆脱明军的追杀,这样一逃一追继续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且如此狼狈不堪也实在太丢人,迫于无奈,马哈木遂鼓起勇气,整合军队,再战明军。瓦剌军的整军反攻,正中朱棣下怀,明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瓦剌军阵(又败之),马哈木十分果断,转身又跑。马哈木接着跑,明军接着追,一直追至图拉河边。

然朱棣这边也不轻松,虽追击十分顺利,但中途的一个突发事件,着实把朱棣吓了一跳。在追击开始时,明军使用的是以乱打乱的战术,分散追击瓦剌军,本来这一战术没有什么问题。朱棣的内侍李谦,由于追击过猛,以致深入敌军之地,被瓦剌军包围,按说李谦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死了也就死了吧,但偏偏和在他一起的还有一个朱瞻基,这样情况就大大的不妙了。

朱瞻基为朱棣之孙子,朱高炽的儿子,即所谓的皇太孙。朱瞻基自幼聪明伶俐,虽朱棣不喜欢他的残疾儿子朱高炽,却是十分喜爱朱瞻基,而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有这么一个机灵的好儿子。

朱棣一直以来就把朱瞻基当成未来继承人来培养,此次出征他特意带上朱瞻基,也是希望朱瞻基能够借此机会见见世面,锻炼一下。因此,当朱棣发现身边少了朱瞻基时,顿时傻了眼,冷汗直冒,这一仗胜负不要紧,输了可以重来,但要是把接班人弄没了,那才真是得不偿失。朱棣火冒三丈,立刻派人询问朱瞻基和李谦的去向,得知他们已经追至九龙口(地名)后,便火速派出军队去接应朱瞻基回来,也算老天有眼,瓦剌军慌乱之间,也没有料到自己围住的是这么个大人物,见明军前来接应,也就四散奔逃了。

朱瞻基平安回来了,但内侍李谦却不敢回来,他极为后怕,没等朱棣向他问罪,就自杀身亡。虽然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但此次战役,明军还是彻底击败了瓦剌军主力。

此次战役,明军彻底击败了瓦剌军主力。自此之后几十年内,瓦剌再也不敢向明军挑衅,明朝北方边境从此太平了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