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巾军的蜕变
时间:1359-1360年
战场:采石镇
主要将帅:陈友谅、徐寿辉
陈友谅,一说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一说是湖南湘乡金薮乡属南村人,汉族。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家世业渔,年轻时曾为县吏。
至正八年(1348)九月,黄蓬山崇鸣寺供神用的刀枪弓箭,因没有“以土木纸彩假物代之”而使用实物,而违反了元顺帝的禁令,县尹下令将静空和尚就地处决。武友柳涛、范洪君对回黄蓬安葬静空和尚的陈友谅说:“现在不少地方已起兵反元,你带领我们,干脆也扯旗造反!”陈友谅说:“反元得有器械,你们先在山中秘密组织渔民打造刀枪,再定举事日期。”
至正十年(1350)八月十四日,黄蓬山打造刀枪消息走漏,县尹通缉捉拿柳涛,范洪君等人。十五日,陈友谅闻信赶回黄蓬散发烧饼,内藏“今晚杀鞑子”的字条,召集渔民千余人,于崇鸣寺斩白牛、白苟祭告天地,并于十六日清晨,将保卫黄蓬的官兵打败。至正十六年(1351)一月,倪文俊率红巾军攻占沔阳,陈友谅带领百余人投奔倪文俊,倪文俊任其为录事参军。陈友谅继承和发展钟相的“陆耕水战”策略,多次打退元军的围攻。(www.daowen.com)
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遂,逃往黄州,途中被陈友谅趁机袭杀,其部众也被陈友谅接收,陈友谅自称宣慰使,随后改称平章,掌握天完实权。此后两年继续进行反元战争,攻占安庆、池州、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抚州、赣州、信州(今江西上饶)、襄阳等地,成为南方各红巾起义军中拓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
起初,徐寿辉闻陈友谅攻克龙兴,意欲迁都至此。但陈友谅担忧徐忌寿辉的到来于己不利,未允。徐寿辉只好领兵先驻扎在汉阳,继而下江州(今江西九江)。江州为陈友谅辖区,陈先布伏兵于城郊,佯作出迎,待徐寿辉一进城,即闭城门,城郊伏兵四起,尽杀徐寿辉军士,只存徐寿辉一人。
至正二十年(1360)夏,陈友谅挟持徐寿辉,率水军直犯太平。朱元璋手下猛将花云坚守太平,人数仅数千,顽强抵抗。3日后,陈友谅乘涨水的时候,巨舰直泊于太平城西南角,大船船尾高与城平,士卒蜂拥登城,太平城即被攻陷。猛将花云被擒,不屈痛骂:“贼奴!汝辈现缚我,吾主必为我报仇,斩汝等万段!”他又奋力跃起挣开绳索,夺刀杀五六人。
陈友谅大怒,派人将花云绑在大船桅杆上,并命兵士万箭齐射,把花云射成个刺猬。攻占了太平城,陈友谅便觉“徐皇帝”再无用处,派壮士用铁锤击碎其头,胡乱抛尸完事。
陈友谅于江州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这位陈皇帝称帝时大雨倾盆,可其称帝心迫,冒雨继续举行登基仪式,“群臣”立于江边,草率行礼。突遇大雨,殊列仪节,狼狈不堪。最早拥徐寿辉为“皇帝”的邹普胜,今反而成为陈友谅的“太师”。陈友谅以张必先为“丞相”,以张定边为“太尉”。谅称帝后,认为湖广、广西之地已尽为己有,自恃兵力强盛,欲东取应天(今江苏南京),以图天下大业。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红巾军是主力之一,其杰出领袖就是今属荆州洪湖的陈友谅。他不但严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还建立了自己的“汉”政权,自称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