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上帝启示:爱的关系与回报

上帝启示:爱的关系与回报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帝的爱是当下的、纯粹的、单一的。上帝的爱是有选择的。任何爱都是一种关系,上帝的爱要求人给予爱的回报,但二者绝不是平等的。他只能以象征性的方式予以感谢,那就是灵魂接受上帝的爱,那就是人对上帝的爱的信仰。这里的爱与性爱、情爱是无缘的。只是从上述可见,启示是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爱的关系。

上帝启示:爱的关系与回报

一、上帝的启示与爱

犹太教是源于启示的宗教(启示不仅是犹太教,而且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帝对以色列人的不断启示不是一个民族的上帝对他的民众的关心,而是上帝日常的活动,上帝为了把他的计划带给所有的人而同一个特殊的民族相联系。爱是启示的本质,在《圣经》中,上帝的爱具有在先性。不是亚伯拉罕摩西追求上帝,而是上帝乞求这些人,揭示自己并在他为人类所设定的任务中指导他们。

靠理性能获得启示吗?这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倾向是,靠理性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启示。现代德国犹太学者罗森茨维格从《圣经》经验出发,在上帝在场的意义上,肯定了神的启示的实在性,并把启示理解为人类救赎的关键

罗森茨维格首先把启示理解为上帝的创造。启示的基本含义是揭示、显示、展现。由于上帝的创造就是其自我表达,在创造活动中上帝显示了自身。上帝的创造就是第一个启示。然而,更重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启示是人和上帝之间的一种普遍的爱的交流关系。创造根源于创造力,而这种力量来自于上帝的本质,即“爱”。他认为只有爱像光一样,可以显示别的东西,并使所显示物清晰可见。他认为,永恒的本质把自身转化成爱,一种每时每刻都常新的爱,一种永恒年轻的爱,永远第一的爱,这种爱完全是一种冲动。爱是使创造后的启示发生的力量,是启示的本质。

罗森茨维格区别了两种爱。第一种爱是一个施爱者的爱,不是那被爱者的爱。只有一个施爱者的爱才会这样持续不断地自我满足。正是他在爱中给予他自身,被爱者接受了这礼物。爱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上帝的爱是当下的、纯粹的、单一的。尽管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但爱的启示既不是一下子揭示给人,不是揭示给全部的人。上帝的爱是有选择的。上帝爱他所爱的地方,爱他所爱的人。爱是指向上帝意愿中的选民。(www.daowen.com)

另一种爱是人的爱,是被爱者的爱。任何爱都是一种关系,上帝的爱要求人给予爱的回报,但二者绝不是平等的。人的爱源于上帝的爱的激发。人是启示的另一极,上帝之爱倾注于人之上。人如何接受上帝的爱呢?人在上帝面前,原是一个孤独的、封闭的自我,其特征是反抗,这仅是一种傲慢。由于上帝之爱,反抗转化成其反面——谦卑。谦卑是一种意识到上帝恩典的骄傲。或者说,意识到上帝恩典的谦卑是一种骄傲。谦卑因感到是被爱的、被庇护的而骄傲。谦卑会与畏惧相连,就会出现被爱者的那种谦卑与骄傲、独立与被庇护、荣耀与畏惧的混合情感

被爱者的爱不同于施爱者的爱。被爱者的爱对施爱者来说是暂时的、永远更新的,施爱者的爱自生自有、永不消失的,是永远闪烁着的光。被爱者对施爱者的爱的回报无法与施爱者的爱相比。施爱者的爱是直接给予被爱者的(启示是没有中介的);而人的感谢之爱却无法直接给予上帝。他只能以象征性的方式予以感谢,那就是灵魂接受上帝的爱,那就是人对上帝的爱的信仰。两种爱的重大区别是人的爱具有信仰性,没有信仰,人的爱只是空洞的形式,毫无意义。

在严格的意义上,只有对灵魂和上帝才可谈爱。这里的爱与性爱、情爱是无缘的。男女之爱是反复可变的,而上帝和灵魂间的关系却永远持守:上帝永不停止爱,灵魂永不停止被爱。正是在上帝之爱中灵魂之花才在自我的岩石上生长开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罗森茨维格把启示——爱的关系称为“灵魂的永远的再生”。只是从上述可见,启示是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爱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