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学派与中医养生学派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祖先为了生存和健康,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展起养生学与中医药学。养生学和中医药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远古时代,生息在东方大地上的中华先祖,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有可能误食有毒植物,导致上吐下泻,甚至中毒死亡。“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就是这种历史的写照。当然,也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使人体力增强,疾病减少,甚至使人体恢复健康。经过相当长的反复实践,人们逐步得出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自然而然地逐代传递下来。这种十分朴素的经验积累,是我国最早的医药知识和养生知识的萌芽。这是医学史上的“医食同源”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养生学和中医药学便逐渐产生。
北宋以后,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理论研究,反对拘泥于“局方”的风气,主张临床治病必须强调疾病的具体病因和病理的分析研究。由于习医人员多种多样,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域、气候、岁时及民族、习俗、职业、经历的差异,医疗实践中治疗疾病病种不同,使他们在医学、养生学理论上提出了种种学说,创造性地倡导各自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并总结出各自理论实践的经验和病案。使当时医学界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一、金元医学学派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说明了文化和医学学派的争鸣。金元医学学派争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世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提出“火热论”的病因学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的治疗原则,后人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专论药攻”。认为疾病病因不论外来还是内在的皆为邪气,主张治疗应以攻病除邪为首要原则,因他善用攻法,后人称之为“攻下派”。
李杲提出“内伤学说”。他指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主张治疗多采用补益脾胃,升举中气的方法,被后世称之为“补上派”。
朱震亨提出“相火论”,认为相火妄动必然损耗人之阴精,避免相火妄动,就要清心寡欲,节制情欲和色欲,以保养阴血。在临床上他擅长滋阴降火之法,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
金元四家的争鸣,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气氛,改变了“泥古不化”的医学精神面貌,丰富了医学的内容,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二、温补学派
金元四家中刘完素的“火热论”和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对明代医生影响很深。一些医生过多用寒凉药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积极主张用温热药滋补病的温补学派。薛己、张介宾、赵献可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首倡者是薛铠和薛己父子,他们认为风科杂症多属脾、肾虚损之证,故用药处方多注重温补药物。张介宾是温补派的中坚人物,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相抗衡,对温补学说作了阐发。
与张介宾同时代的赵献可继承了薛己的学术思想,其突出贡献是发挥了中医学的命门学说。温补派的出现对纠正时弊有重要贡献。
三、温病学派
明朝末年,吴有性在其临床实践中深入观察当时传染病流行的特点,推究病情,总结经验,著成《温疫论》。它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专门论著,记载了鼠疫、天花、白喉等传染病,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代中叶以后,温病学派日趋成熟,出现了像叶桂、余师愚、吴瑭、王孟英这样的杰出代表。他们力主温病不同于伤寒。各以自己的主张与经验著书立说,使温病学派最终形成,并创立了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这一学派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和吴瑭。
叶桂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其代表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其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成为中医温病学派的一代宗师。吴瑭对叶桂“河间温热须究三焦”的论点加以发展,提出温病三焦辨证施治的理论,著有《温病条辨》,总结出清修、清营、育阴等原则,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完善。
四、医家养生派
我国历代医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博取儒、佛、道诸家之长,并把养生方法纳入中医学的轨道,从而使养生学逐渐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国传统养生学。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企求长生不死,为适应这种需要,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专讲神仙之道,炼长生“仙丹”为职业的方士。
到汉代,汉武帝晚年发诏书到民间,搜集长生不老药,招纳方士筑炉开鼎炼丹。东晋元帝时,出现了道家兼医家的葛洪。他研习炼丹术多年,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劝人学习炼丹术和服用“金丹”,对日后炼丹术和服丹风气的盛行起了很大作用。到了唐代,服金石之风愈演愈烈。由于唐代统治者认道家始祖李耳为祖先,大力提倡道教,所以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金石以求长生不老的风气盛行一时。
与服丹同时盛行的还有服石,即长期服用由矿石类药物组成的方药。开始服石仅作为一种药物治疗手段,后来在一些士大夫中形成风气。由于服用丹石弊害颇多,到唐朝后就逐渐衰落了。
吐纳导引术也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其方法民间早已有之,战国时,方士的兴起使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糅合到吐纳导引术中。到汉代,导引术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名医张仲景阐述了导引的养生防病意义。神医华佗创立“五禽戏”,把导引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导引术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嵇康《养生论》阐述了“导养得理,以尽性命”的道理。葛洪则强调人与气的关系,指出气功的作用是“内以养生,外以祛邪”。他还提倡导引术应动静结合,不拘形式,对后世导引术形式多样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晋代道士许逊在《净明宗教录》中载有一些导引方法,提出“气功若成,筋骨和柔,百关通畅”。这里可能是现存文献中关于“气功”的最早记载。南北朝的陶弘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导引资料辑录为专集的人。他的《养生延命录》把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收入其中,其导引内容十分丰富。有十二种调气法,六字决吐纳法,八势动功等,至今仍广泛应用。
到隋唐时代,导引术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被确定为一种养生及医疗手段。由于朝廷的重视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隋唐时代导引术的发展达到高峰。隋巢元方的《养生方导引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和《摄养枕中方》都记载了许多导引养生的内容。孙氏还是导引养生的积极推广者。他在前人“六字诀”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12种行之有效的调气法。他提倡健康人也应练用导引之术。
宋代以后,养生保健的重点开始转变。药物与食物养生成为养生主流。药物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关于药物养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说的“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是对我国西汉以前药物养生的总结。魏晋隋唐盛行服用金石,使养生越出正轨。到了宋代开始崇尚草木养生,许多养生方剂都以草木为药。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尖锐批评了服用金石长生不老的谬误,推崇动植物药养生,提倡用无毒易食的补益类动植物药来延年益寿,推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抗衰延年,使中医药物养生走上了正轨,为药物养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食物养生在《内经》中就有阐述,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写有《养性书》16篇,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专书之一。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食养专篇,有许多食养原则和方法,为中医食养食疗奠定了基础。孙思邈广泛收集民间所传及实践所见,汇集成册,著有《补养方》,后又由其门人增补为《食疗本草》,对食物的加工、烹调、食养价值皆予阐述,是我国第一本食养食疗专著。宋代对医药事业特别重视。在《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这两部医学巨著中记载了许多食疗的内容。陈达叟著《本心斋蔬食谱》研究蔬菜12谱,别具一格。林洪著《山家清供》记载了各种食品102种。宋代的陈直,总结了唐宋以来在老年养生方面,特别是食养食疗方面的成就,撰成《养老奉亲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专门介绍食养食疗的内容。该书所记载的食养食疗方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陈直的贡献不仅在于收集了大量的食养方剂,更重要的是对食养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食养史上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该书继承了长期以来食养与食治相结合的传统,对一种食品既载其养生作用,又载其医疗效果,并详细注明所载食品的制作及烹调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以往食养书籍多注重治病的框框,而从健康人的饮食保健之路给中医食养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明代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也收录了许多食养方面的内容,为食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料。汪颖的《食物本草》、钟惺的《饮馔服食谱》都涉及许多食养内容。还有一些文人墨客也颇精于食养之道,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沈仕的《摄生要录》都阐述了许多食物养生的经验之谈。
清代王士雄编辑的《随息居饮食谱》,还有费伯雄的《费氏食养》、袁枚的《随园食单》、章杏云的《调痰饮食辨录》、陈修园的《食物秘书》、董鹊的《粥谱·附广粥谱》都是研究食养的著作。
老年养生保健发展较晚,宋代的陈直撰写的《养老奉亲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老年保健医学著作。元代邹铉将《养老奉亲书》加以整理,进行增补,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在中医养生学史上是一本有名的老年保健养生专著,成为后来的“居家必用本”。明代的老年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为屠隆纬真人著,书中内容多引道教养生之说,对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药物补养的探讨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在民间广为流传。
明嘉靖年间,徐春甫撰《老老余编》两卷,讨论老年人的养生问题,并把养生与“忠孝”联系在一起,对老年保健研究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明代御医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中不仅辑入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而且收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他写的另一部著作《衰老论》,对衰老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明代另一位御医龚居中著《五福万寿丹书》《红炉点雪》,从人类居住、调摄、保形、节欲、按摩、功药六个方面阐述了养生原理,并详细记录了十几种导引方法。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养生家曹廷栋撰《老老恒言》,主张从节饮食、调精神、慎起居、辅导引等方面养生,内容丰富,简便易行。
第二节 我国传统中医养生的文化特点
中医药学和养生学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
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
中医学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他们把不为名利,全力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医德标准。对此,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作了全面总结。他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是医生最应忌讳的,如果行医以收取财物、食用珍肴佳酿为目的,那就是一种无视“病人苦楚”的“人所共耻”“人所不为”的行为。他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把人的生命价值看做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挽救病人的生命看作是医生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他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病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对治疗中的风险,“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病人的痛苦“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不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对“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嫌脏臭。他说:“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正是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二、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保健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震亨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调养,平时注意调养,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更应高度注意调养。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微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医学主张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类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中医学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将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同时中医认为人体本身也是有机整体。把人的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声、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联系起来,组成整个人体和五个系统,在此基础上又把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联系起来,共同协调地完成人的生命活动。
四、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中医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木,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养,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盛则阴虚,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阳平衡。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和谐平衡的哲学思想。
五、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我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才产生万物。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的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医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性、修身理论,吸收道家气功作为医疗气功。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第三节 早期儒家的养生文化
一、“仁者寿”
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叫“仁者寿”(《论语·雍也》),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理论概念的养生学命题。这个概念的特点是从“仁”与“寿”的辩证统一上全面思考养生问题。他在这里所说的“仁”有其特定的含义。东汉包咸的解释是“性静”,唐孔颖达的解释是“少思寡欲,性常安静”。在孔子看来,心平气和才能延年益寿。这里既讲了人的修养,又讲了人的健康,并把人的修养水平、精神状态作为健康的首要因素。这种“仁者寿”的思想,以及孔子关于心性修养的论述,奠定了中华养生学史上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继孔子之后,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人提出了许多养生问题有关的论述,他们的著作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篇章,其中,孟子是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提出“养生”范畴的两位(另一位是庄子)学者之一。他把“养生”与“送死”作为人生所面临的两个问题。他认为“养生”就是侍奉父母,使其身心健康,颐养天年,而人人都有父母,人人也都将成为父母,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子把养生学推向了社会,进一步促进了养生学的学术研究。
二、掌握“中庸”原则
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包括养心与养身两个方面。养心就是进行心理建设,以便从中产生出延缓衰老的积极效果。养心的具体要求很多,首先,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的心态。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完善的品德,它的含义就是要信守其“中”,“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他认为具备了这种品德,在处理天人关系、人际关系时,就能符合物理人情,无过无不及,就不会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烦恼,从而使“天禄永终”。其次,子思则进一步把“中庸”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他说,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无论这些情感是潜藏在心里,还是表现出来,都应使其适当适度,这就叫“中和”,凡是能以“中和”规范自己的人,就不会喜怒无常、哀乐失控,从而创造出一种使人与人、人与物相互统一的和谐气氛。这种和谐气氛下的心态平衡,对健康极其有益。西汉董仲舒曾经评论说:“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三、掌握“无怨”原则
掌握“无怨”原则,以培养宽广的胸怀。孔子在《论语》中讲“无怨”“远怨”“匿怨”“又何怨”“又谁怨”的文字,可见,孔子对“无怨”的重视程度。他要求在基本利益相一致的条件下,对国家、对上下、对父母兄弟、对朋友,以至对不同性的别的人和不同修养的人,都“无怨”,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人人都培养出“坦荡荡”的宽广胸怀。对此,曾子赞叹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还根据孔子的上述思想在《大学》中提出一个千古传颂的名言叫“心广体胖”。这既有伦理学上的意义,更有养生学上的意义,是一句养生名言。它向人们揭示出一条养生的真理:人的胸怀舒坦宽广,身体就安泰健壮。
四、“三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生理的不同特征,总结出处理各种欲望的具体经验,好色、好胜、好贪有碍身心健康。儒家不主张无欲养生,他们考虑的是怎样合理地“给人之欲”“养人之求”,他们希望确定人们欲望正当不正当的界限。孔子名言:“欲而不贪”,欲望是允许的,贪得就超过了限度。孔子认为,迷恋富贵是贪,生活无节、追求享乐是贪,不以义取也是贪。对贪欲的危害,孔子说了两个字:“损矣”。这是“自损之道”,自己走上了损害自己的道路。《左传》把贪欲的人形象而又辛辣地比喻为“封豕”(即大猪),越是贪婪就越为自身准备了灭亡(被屠宰)的条件。贪欲不仅伤心,甚至会遭到杀身的后果。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五、衣着保健
所谓“养身”,就是在“养心”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身体保健。早期儒家在衣食、运动、医疗保健领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写出了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的衣食保健名篇《论语·乡党》。孔子对衣食保健非常重视,在衣着上,他认为穿衣要讲求适时、适体,以及色彩的搭配。所谓适时,就是不同季节穿保暖程度不同的衣服。所谓适体,就是不同场合穿剪裁式样不同的衣服,例如,“必表而出之”,外出时一定要加一件合体的罩衣;在家穿的衣服要“短右袂”,右边的袖子要剪裁得短一点;“心有寝衣”,睡觉时要穿比较宽大的睡衣。衣着的寒暑要适时,大小适体,并配以悦目的颜色,这就是孔子对衣着的要求。
六、饮食保健
在饮食方面,孔子很注重饮食卫生,提出了对饭菜“不食”的要求。食物变味发霉的不食,鱼肉腐烂变质的不食,气味难闻的不食,饭菜夹生的不食,不到吃饭时间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等。此外,孔子还提出食不过饱、肉不过量、酒不致醉等告诫,都包含着科学的进食原理。
七、体育保健
早期儒家的贡献是把体育保健制度化和社会化,使之成为促进生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把体育保健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学校设立必修的体育课程。在西周,体育主要是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射箭)、御(驾车)和舞蹈。西周是“学在官府”,不是贵族子弟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直到孔子开创私学,向学生讲授“六言”“六蔽”(《论语·阳货》),体育才被广泛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孟子·滕文公上》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说明当时的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体育场所。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内则》,根据年龄的差别制定不同的锻炼项目和标准,其中说:“十有三年学乐、编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即13岁的少年学舞勺(各种文舞),做一些比较轻微的健身活动。15岁的成童学舞象(各种武舞),还要学射箭和驾车。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把青少年引入体育保健的行列。
把体育保健与仪礼制度相结合。在政府和民间举行的各种仪式中,使更多的人接受有关项目的训练与实践。例如,“射”,除了在学校设科以外,还在庆典、祭祀等仪式中进行。又如“御”,孔子对驾车者和坐车者都有要求,即必须精力集中,姿势端正,不左顾右盼,不急于言谈(《论语·乡党》)。这些仪礼制度有利于“射”“御”的规范化,提高人们生命安全。
《周礼·天官》提出了医疗保健的医学分科制度,根据人体保健的需要,把医学分为“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医生)“食医”(营养医生)等科,“使医分而治之”。“医师”是众医之长,他的职责是掌管医药卫生的政令,管理药物,以提高人体保健水平和减少医疗事故。《周礼·天宫》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提出了发病趋势和预防措施。《疾医》说:“四时皆有厉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病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就是春天多头痛感冒,夏天多皮肤疥疮,秋天多寒热交替的疟疾,冬天多咳嗽气喘。提醒人们注意季节和气候变化,预防流行病与传染病的发生。例如,对饮食温热程度的要求是,“饭宜温,羹宜热,酱宜凉,饮宜寒”。对饮食性质的要求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甘,冬多咸,调以滑甘”(《食医》)。对饮食搭配的要求是,牛肉味甘平,要用温苦的食物搭配;羊肉味甘热,也要用温苦的食物搭配。此外,《周礼》还要求定期逐疫,除蛊,灭鼠,清扫房屋,淘井疏渠。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持环境卫生与水源清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养身的外部环境。
早期儒家的养生实践,对先秦道家和医家都产生了影响。庄子写有养生名篇《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主”,就是养生以何为主。庄子以“庖丁解牛”作比喻,庖丁熟悉牛体固有的自然纹理,能够顺着纹理进刀,所以解剖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按照这个道理,人们养生首先也要懂得“自然”,思想上顺其自然,才能“保生”“尽年”,活到生理极限的年龄。孔子讲“仁者寿”,庄子讲“自然”者寿,两者的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他们都希望人们长寿,要求把人的精神状态作为长寿的基础,认为养生学包含着心理养生和生理养生两个方面,互相促进。
《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平气”,或“平气之道”,是指五行相生相胜的正常情况,也就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动态平衡失常,那就会出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现象,就会生病。所以在得病之前,就要防止人体动态的不平衡,某些方面“太过”,就要加以节制,“不及”就要加以补充。“胜至则复”,“复已而胜”。《素问·示从容论》举例说,老年往往贪味,贪味则伤“腑”;少年不堪劳役,多劳则伤“经”;壮年容易纵欲,纵欲则伤“脏”。
治病要先治心,养生要先养心,只有树立这个主导观念,才能祛病健身,否则,“精神内伤,身心败亡”。所以养生者在做自我保健时,应在养生的基础上进行身心双养,才能促进身心健康。
第四节 中医保健按摩疗法
一、按摩疗法介绍
按摩疗法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起源甚早,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汉书·艺文志》中载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的编目。《周礼注疏》及《史记·扁鹊包公列传》亦有关于扁鹊应用按摩治病的记载。春秋战国到明清各代都有一定的发展。隋唐时期,按摩疗法已很盛行,并设按摩专科,列为官医,有专职人员讲习按摩。明代把按摩列为十三科之一。据文献记载,我国的按摩术约在1000年前传入法国、日本等国家。康高著的《按摩手册》一书流传法国,成为今日欧美国家按摩疗法的基础,在世界影响较大,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按摩疗法的保健作用
中医穴位按摩的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增强抗疾病能力。实践证明,穴位按摩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从而对其他器官系统都发生影响,使呼吸、循环等机能和物质代谢过程都得到改善。穴位按摩可以使肌肉反射性的改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从而消除疲劳。穴位按摩可以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开放增多,加强局部的血液供给,改善营养,因而能防治病变肢体的萎缩。穴位按摩时,因血管扩张和血液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加速,从而减轻了心脏的负担。此外,穴位按摩的机械作用加速淋巴的流动,促进淋巴循环,对消除局部肿胀有良好的效果。
三、人体中常见穴位
在人体上分布的穴位已知的约有800多个,其中约360个在古代已将其归属于14条经络,即称“经穴”(是指分布在12经脉和任脉、督脉上的穴位)。历史上发现的新穴(是指在14经穴定名以后继续发现的穴位)叫经外“奇穴”,在疾病过程中临时出现的压痛点叫“阿是穴”或“应天穴”。常见穴位如图18-1所示。
18-1 ①头部穴位图
图18-1 ②颈、背、腰部穴部
图18-1 ③上肢部穴位
图18-1 ④下肢部穴
四、穴位按摩常用手法
穴位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揉、捏、搓、推、拿、滚、压、扣和抖动等。
(一)推摩法
1.轻推摩
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全手掌接触皮肤,向前推动,又轻轻拖回,反复进行,见第288页,图18-2所示。(www.daowen.com)
2.重推摩
与轻推摩基本相同,只是用力较重,要求掌根用力,虎口应稍抬起。
3.擦摩
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紧贴于患者皮肤上,做来回直线形的摩动。用力要轻缓、柔和、均匀,不可速度过快和用力过猛,见第288页,图18-3所示。
图18-2 轻推摩
图18-3 按摩
(二)揉法
拇指或四指指腹,掌,掌根,大、小鱼际紧贴于患者皮肤上,作圆形或螺旋状的揉动。揉动时手指或手掌不离开患者的皮肤,如图18-4所示。
图18-4 揉
(三)揉捏法
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手成钳形,将掌心及各指腹紧贴于患者皮肤上,拇指与四指相对用力将肌肉略上提,沿向心方向做旋转式移动。在前进中掌指不离开患者皮肤,如图18-5所示。
图18-5 揉捏
(四)搓法
两掌相对地置于被搓的肢体两侧,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动作要轻快协调,双手力量要均匀、连贯,搓的速度由慢到快,又由快到慢地结束,见第289页,图18-6所示。
(五)按压法
一手或双手的手掌和掌根(双手并列或重叠)按压在患处部位停留30秒钟左右。用力要由轻到重,
又由重到轻,如图18-7所示。
图18-6 搓
(六)叩打法
(1)叩击,两手半握拳,用尺侧面交替叩打。手指手腕尽量放松,抖动手腕。
(2)轻拍,两手半握拳或五指伸直并拢,用拳心或掌心面轻拍,手腕要抖动放松。
图18-7 按压
(3)切击,两手手指伸直张开,用手的尺侧进行切击(切菜式),如图18-8所示。
图18-8 扣打
(七)抖动法
被按摩者尽量放松,按摩时轻轻抓住肌肉或肢体远端,进行短时而快速的振动,如图18-9所示。
图18-9 抖动
(八)运拉
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根据关节活动的范围作屈、伸、内收、外展、外旋和绕环活动,见第290页,图18-10所示。
(九)点穴法
用拇指或中、食指指腹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直达骨膜,对症点定穴位5~7秒,反复8~10次。每次间隔时要结合揉、抖动缓解穴位肌肉。
(十)弹拨法
用双拇指或单拇指的指腹深压伤痛点,动作要快而有弹力,每次30~50次,反复3~5次。用力方向要与韧带、肌纤维成垂直,左右拨动。
图18-10 运拉
五、穴位按摩的应用
穴位按摩的应用十分广泛。从按摩的内容上,可分为保健按摩、医疗按摩、运动按摩。
(一)保健按摩
1.保健按摩的作用
保健按摩是指医者运用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们的健康的需要,各种保健按摩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如保健按摩、小儿保健按摩、美容按摩、减肥按摩等。
2.保健按摩的手法
保健按摩施术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颈法、棉布摩擦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使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进行保健按摩。
(二)运动按摩
1.运动按摩的作用
运动按摩是以调整和保护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增进和发展运动员潜在体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为其目的。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实践表明,它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其作用如下:
(1)调整神经系统和各部位的机能。
(2)增进身体抗病能力。
(3)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以活血、消肿、散热。
(4)移痛止痛。
(5)预防组织萎缩,改善运动器官功能,顺筋正骨。
2.运动按摩的手法
一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循经取穴进行按摩;二是手法必须轻巧、灵活、稳当,强度恰如其分。运动按摩常用手法有:①推法。②滚法。③捏法。④顺筋和弹筋法。⑤捶和拍法。⑥刮法。⑦切法。⑧端接法。⑨摇动法。⑩引伸法。
3.不同运动时期的按摩
(1)运动前按摩。体育运动一般分为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在这些活动之前进行的按摩,称为运动前按摩。它能促使人体的神经、肌肉、关节、内脏器官和心理情绪动员起来,以适应即将面对的运动的和心理负担,从而提高体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2)赛前按摩。一般在比赛或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前,把按摩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部分,以改善肌肉、韧带的机能状态,使之适应高难强动作的要求。按摩的部位是全身和主要运动部位相结合,一般用较深、刺激性较强的手法,以引起兴奋反应,如拍打胸背,捏动肢体等。一次按摩时间约10~30分钟。此外,还可根据运动员赛前的表现,施行合适的按摩,以调整其精神状态。运动员如精神不振,对比赛表现淡漠,除用语言鼓励外,还应给予兴奋性按摩,如用手指拍打头部二侧,用拇指尖推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随后快速捶击腰、背、肢体部位。运动员如过分兴奋,对比赛表现紧张,应用镇静性按摩,如在头部用拇指面平推,缓慢而有节律地推动,在腰背部用轻柔的滚法,或用拇指尖推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一次按摩时间约20~30分钟。
(3)运动后按摩。激烈的运动训练或竞赛之后,运动员的神经、体液、循环、呼吸、消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时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运动后的按摩,可以促使这些现象消除,加速内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对运动负荷的能力,加速完成对后面运动负荷的准备。运动后按摩所采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均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质、性别、运动项目的特点,特别是要求根据运动后反应出来的情况(如头昏脑涨、欲呕吐、四肢乏力、肌肉紧张、失眠等)来决定,需要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
(4)恢复期按摩。即在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后进行的按摩,用以帮助恢复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员成绩。如在长距离或超长距离赛跑、自行车、游泳运动后,给予下肢按摩,用手掌平推,由远端到近端,来回数遍,然后用拇指尖推委中、承山等穴位,或用弹筋法,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迅速得到放松,最后作腰、背和上肢的滚动。又如举重、体操等比赛间歇时,可在肢体上用拇指或手掌平推法、轻柔的滚法或拍打法,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
(5)运动伤病后的按摩。对某些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可视情况在损伤局部用拇指平推法和切法,以活血、散瘀、消肿、镇痛。对过度训练有头痛失眠者,可在头部用拇指平推法,特别多推头部两侧,在头后部用掌推,然后用拇指尖推风池、风府等穴位,再作背部穴位按摩。
经过实践证实,穴位按摩是一种多功能的保健疗法,经过穴位保健按摩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穴位按摩的原则
在关节部位以揉为主。开始先做几次轻推,然后用揉与重推交替进行,有时可用按压,接着是分理筋和点穴位,最后以叩打、运拉和抖动结束。按摩肌肉部位则以揉捏为主(占60%~70%)。开始时以擦摩、轻推,然后以揉捏与重推、按压、叩打、抖动交替进行,最后以点穴位、分理筋、抖动结束。按摩肢体时,应先按摩大群肌肉,后按摩小群肌肉,做一侧再做另一侧,做完一个部位再做另一部位。
七、穴位按摩的取穴方法
按摩常用的取穴法是指量法:以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拇指的宽度为1寸,食、中两指的宽度为1.5寸,食、中、无名指的宽度为2寸,食、中、无名、小指的宽度为3寸。一般以自己的手指量是最准确的,如图18-11所示。
图18-11 指量取穴法
八、穴位按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穴位按摩适用于任何人群,男女老幼皆可。但是发烧,患皮肤病的部位,伤口处,急性损伤血肿处以及骨折未愈合处,高血压者,心衰者均属禁忌证。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1)要顺着淋巴流动方向(即向心)进行。
(2)穴位按摩时,力量要柔和适当。由轻到重,有浅层到深层,到达骨膜。
(3)要对症点穴位。点压穴位要准,用力要柔和适中。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淤血,一般以引起酸胀麻反应为宜。
(4)不要空、饱腹进行穴位按摩,饭后要最少2~3小时才能进行按摩。
九、常用穴位保健按摩疗法对症表(表18-1)
表18-1 常用穴位保健按摩疗法对症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