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与健康中的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与健康中的地位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五章民族传统体育第一节跳绳与毽球运动简介一、毽球运动概述毽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毽子。毽球是我国民族体育运动的宝贵遗产,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它必将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第十五章 民族传统体育

第一节 跳绳与毽球运动简介

一、毽球运动概述

毽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毽子。踢毽子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流传广泛的民族体育运动,它简单易学、老少皆宜,集娱乐性、健身性和竞争性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据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证实,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和隋、唐时期。后来,这项活动进一步发展,更加普及,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现如今参加踢毽子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把踢毽子作为一种游戏方式,更把它当成了锻炼身体、修身养性之道。

1984年,原国家体育委员会开始将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根据传统踢毽子的特点,综合了几种球类比赛的形式,制定了毽球比赛规则,并举行了全国毽球邀请赛。在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倡导下,毽球运动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许多地方相继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毽球比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古老的毽球运动又萌发了勃勃生机。1987年,中国毽球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毽球运动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毽球锦标赛。毽球逐渐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毽球在我国对外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步走向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1990年,由中国内地、德国、匈牙利、越南、老挝、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联合成立了世界毽球联合会,从此毽球运动在更多地方得到了普及和发展。毽球是我国民族体育运动的宝贵遗产,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它必将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二、跳绳运动概述

跳绳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就已有对跳百索的记载。跳百索在明清时即已盛行,如《宛署杂记》中说:“(正月)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以罚。”清代的《松风阁诗钞》对当时的跳绳活动有这样的描绘:“太平鼓,声咚咚,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到了近代,跳绳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绳子的制作上。原来跳绳用的绳子都是草绳或者麻绳,不仅质地粗糙而且笨重,而现在用的绳子在制作材料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使其更加轻便,而且在短绳的两端加上手柄,更有利于摇绳。绳子的色彩多采用鲜艳、明朗的色调,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人性化。喜爱这一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为了更好地对这个项目进行组织和推广,先后成立了世界跳绳联盟、欧洲跳绳总会、中国跳绳网、中国香港跳绳总会、美国跳绳网。这些组织和网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跳绳已经不是单纯的游戏,它也具备了作为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而存在的条件。跳绳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跳绳不受人数、场地、时间、季节、性别、年龄的限制,需要小块场地,一根跳绳,一人或多人都可以跳,是一项非常简便的运动项目。

第二,跳绳有多种花样,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具有节奏感。

第三,跳绳的锻炼强度、运动量可由自己掌握。

第四,跳绳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第五,通过跳绳运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肌肉的力量。

三、跳绳与毽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跳绳运动能减肥又能健脑,其关键部位是脚底,人体的双足底布满了密如蛛网般的脉络,盘根错节,纵横交叉地通向人体的五脏六腑,直至最高中枢大脑。跳绳是很安全的运动,掌握好跳绳的技巧,用脚底的前部着地,跳起离地面3~5厘米。跳绳不仅能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节奏感和弹跳力,还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腿部肌肉群的力量。

科技迅猛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车代步、电视购物、网络办公等,现代化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弊病,运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使人们健康水平日益下降。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心理疾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希望能参加随心所欲的体育活动。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踢毽运动是一项非常简便的体育活动,踢毽运动器材简单,一人或多人都可以踢,不受场地、时间限制,运动量可大可小,自己可控制。踢毽运动会使紧张的精神得到调节,从而使疲劳和烦恼得以消除,身体得到锻炼。踢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人们心情愉快,从而能够获得运动乐趣与身心健康。踢毽是全身运动,对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骨骼系统都有好处。单人踢,可以锻炼耐力;双人踢毽,如:和家人踢,可以增强家庭的亲和力,增进感情;多人踢可以培养人们的团结协作和谐氛围,在运动中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脚是离心脏最远,位置最低,是供血不足的部位,是人体中最易老化的部位,踢毽运动可以充分活动下肢,延缓腿部衰老。脚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足踝部有60多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10,踢毽子运动可以进行足部按摩,改善循环系统,加强肌肉内部的新陈代谢过程。经常踢毽子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协调性,增强肌肉的耐久力,使肌肉在形态、结构、成分和机能方面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使肌纤维和肌腱的连接、肌腱与骨骼的连接也较结实、坚固。坚持踢毽子运动,能减少肌肉脂肪的堆积,对肥胖体形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经常练习跳绳与毽球能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对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成年人、老年人进行跳绳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力、功能增强。坚持锻炼不仅能增加肺活量,使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明显改善,而且能有效地消除身体多余脂肪,大大提高运动者健康水平。

第二节 跳绳基本技术

一、跳绳基本技术动作

(一)单摇跳

摇绳一回环,跳跃一次叫单摇跳。单摇跳分前摇跳和后摇跳,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跳绳技术。

1.单摇双脚跳

(1)前单摇双脚跳。双手持绳两端,绳在背后,向上、向前摇绳,摇绳时应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与腕部力量进行,并与双脚跳跃动作协调配合,在绳将到脚下时,双脚跳起越过绳用前脚掌落地,如此连续跳跃。

(2)后单摇双脚跳。将绳放在体前,双手由前向后摇绳回环,两脚同时跳起让绳从体后向前通过。除摇绳方向相反,其他动作同前单摇双脚跳。

2.单摇双脚交换跳

(1)前摇两脚交换跳。由体后向前摇绳一回环,两脚交替单脚跳起,即原地跑步跳绳,也可以向前方做跳绳跑。原地两脚交换跳时,小腿屈膝上抬,不要后摆,两脚依次蹬地并交替放松休息。

(2)后摇两脚交换跳。后摇两脚交换跳则是由前向后摇绳做两脚交换跳练习。

单摇双脚交换跳的特点是跳得高,跳得快,跳的时间比较持久。前后单摇双脚交换快速跳绳常用于个人定时计数比赛。

(3)两臂体前交叉摇绳跳。在向前摇绳至体前方向下落的过程中,两臂在体前顺势交叉摇绳,当脚跳过绳后,绳摇至头上时,两臂向左右分开,摇跳一次,这样一摇一交叉摇绳跳。另一种方法是在臂交叉后不立即分开,在两臂前交叉的姿势中继续摇绳跳若干次,再分开跳几次之后再进行交叉。同样也可以在向后摇绳过程中,用以上方法进行臂体前交叉摇绳跳,对于脚下的跳跃动作,既可采用双脚跳,也可以采用单脚交换跳的方式练习。此方法常用于花样定时计数或定数计时比赛。

(二)双摇跳

双摇跳又叫两摇跳,也叫双飞跳。技术动作为身体跳起时,加快摇绳速度,使摇绳在脚下通过两次。双摇绳又分前双摇绳和后双摇绳两种技术。

1.双摇双脚跳

前双摇双脚跳是各种双摇跳的基础技术。学习双摇跳可先做几个单摇跳,使摇绳回环有了初速度,再突然加快摇绳,双脚同时高跳起,每跳跃一次摇绳两回环。双摇跳技术的关键在摇绳与跳跃的配合,高速快摇有利于完成动作。初练双摇跳,可稍收腹并屈腿,有利于增加腾空时间,使跳绳能顺利通过脚下两次,掌握技术后可以连续做双摇跳练习。后双摇跳,是由前向后摇绳两回环跳,后双摇跳可将跳绳放长一些,两臂稍外展,快速摇绳使绳有打地声,这样便于控制起跳时机和节奏。

2.双摇单脚跳

双摇单脚跳与双摇双脚跳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单脚跳起通过摇绳两回环。在掌握了双摇双脚跳以后,方可做双摇单脚跳练习。

(三)带人跳绳

带人跳绳是一种常见的趣味性、娱乐性的跳绳活动。通常是一人摇绳带一人同跳,称双人跳绳。带人跳绳也可以一人带多人齐跳或轮流跳,或两人合摇一条短绳带人跳等,跳法多种多样。

1.一人带一人摇跳

由一人摇绳,另一人可以从背后或体前趁机跑入跳绳,也可以趁绳摇至头顶上方时,由摇绳者的体侧跑至体前或体后,又可以原地或行进间做共同移动的跳跃。带人跳时,要求摇绳速度均匀,两人面对面距离稍近,相互密切配合、协调动作。可先做两人定位的带跳练习,熟练后被带者再做切入跳绳练习。被带者可将手扶在摇绳者的腰部,这样就容易做到同时起跳,默契配合。

2.钻绳洞

甲摇绳带乙,先相对站立。甲前摇绳带乙,甲乙齐跳3次后,甲放慢摇绳速度并将左臂抬高些摇绳,乙弯腰从甲的左臂下快速钻跑到甲的身后,两人再齐跳3次。在第四次摇绳时,乙再从甲的右臂下快速钻到甲的身前。这样三跳一钻有规律的双人跳绳十分活泼有趣,乙在跳绳中像钻洞一样,故称为钻绳洞。熟练后甲可以带2~3人做钻绳洞游戏。

为了使乙顺利钻绳洞,甲应尽量为乙钻过创造有利条件,除抬臂外,还可将绳偏向一侧摇动。乙的动作若慢,甲应慢摇绳,乙钻得快,甲摇绳也应及时加快。钻洞者要灵巧敏捷,相互密切配合。

3.双人外手摇绳带人跳

两人并立,均用外侧手分别握同一跳绳的两端,互相配合进行摇跳,熟练后可在中间、前、后带人一齐跳。三人能够协调时,还可以同时向前移动(称为跳进),用单脚交换跳的方法,跑两步跳一次绳。

4.带人双摇跳

带人双摇跳又称为双人双摇跳。要求双方都能熟练掌握双摇跳,这种带人双摇跳互相配合的要求更高。被带者可用双手扶在带人者的腰部,这样就容易把握起跳和落地的时机。

带人双摇跳,两人应保持直体上跳,不要弯腰,避免发生因相互撞头、碰脸而造成伤害。可把跳绳适当缩短,这样既可加快速度又省力。也可以做向后双摇带人跳,但难度较大,需要更好地配合练习。

带人跳绳方法很多,除了上述几种基本方法以外,还有轮带、转带、变换带等多种方法。练习者学会基本方法以后,可灵活变换并学习和设计其他带人跳绳的方法。

二、跳绳主要规则

(一)比赛场地

(1)个人赛场地。4米×4米、9米×9米(花样跳绳)。

(2)团体赛场地。5米×5米、12米×12米(花样跳绳、表演赛)。

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4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3)比赛场地地面须为平整,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比赛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滑的场地进行比赛。

(4)比赛场地的界线宽为5厘米,线宽不包括在场地内,应与场地有明显反差颜色。

(5)裁判席设在裁判区内。裁判区为比赛场地周围3米区域,离观众席至少2米。

(6)在队员比赛的同时,教练员和未上场比赛的队员应留在指定区域内。

(二)比赛器材

(1)比赛用绳须经组委会审定。

(2)绳的长短、粗细、结构和重量不限,应与服装和地板有明显反差的颜色,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制作的绳具(手柄除外)。

(3)手柄的长短、粗细、颜色、形状、结构、材料和重量不限,也可使用不带手柄的绳具。

(4)比赛用绳不得有安全隐患和影响裁判员判断的饰物。

(5)比赛中不允许使用除绳之外的任何其他器材。

(6)比赛显示牌:至少长20厘米,宽15厘米以上。

(三)比赛服装

比赛服装应为运动服装或其他有利于跳绳运动的特色服装,由各队自行决定其款式和颜色,但必须协调。

(1)比赛服装(袖子和领子除外)的主要颜色应与比赛用绳有明显不同。

(2)比赛服上衣背部的中间位置应佩戴组织者指定的用于标明运动员身份的号码布,号码布应为不大于24(长)厘米×20(宽)厘米的矩形。比赛服上可标有队名、赞助商标志,标志最大面积为30平方厘米(6厘米×5厘米)。

(3)服装上不得带有可能产生不悦或诋毁本项运动或其他运动项目声誉的设计或字样。

(4)同队运动员参赛应穿着统一的比赛服装(鞋袜除外)。

(5)不得佩戴妨碍比赛安全的任何饰物、挂件。

(四)比赛组别

比赛分男子组、女子组和男女混合组;比赛可设少年组、青年组、成人组。

(五)比赛项目

1.个人赛(计时、计数比赛)

(1)30秒速度单摇跳。

(2)30秒间隔交叉单摇跳。

(3)30秒速度双摇跳。

(4)3分钟速度耐力单摇跳。

(5)连续三摇跳。

2.团体赛

(1)30秒混双单摇跳。

(2)4×30秒单摇跳(接力)。

(3)4×30秒双摇跳(接力)。

(4)4×45秒双绳交互摇速度单摇跳(接力)。

(5)10~12人长绳“8”字跳(3分钟)。

3.花样比赛

(1)个人赛。花样跳绳(45~75秒)。

(2)团体赛。

①2人花样跳绳(45~75秒,每人一绳)。

②4人花样跳绳(45~75秒,每人一绳)。

③双绳交互摇3人跳绳(45~75秒)。

④双绳交互摇4人跳绳(45~75秒)。

4.表演赛

3~6分钟表演。

(六)比赛方法及规定

(1)单摇跳。运动员跳起一次,双手摇绳,绳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称作单摇跳,记次数1次,在规定时间内累积进行。

(2)双摇跳。运动员跳起一次,双手摇绳,绳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过身体两周(720°)称作双摇跳,记次数1次,在规定时间内累积进行。

(3)三摇跳。运动员跳起一次,双手摇绳,绳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过身体三周(1080°),称作三摇跳,记次数1次,累积进行。

(4)间隔交叉单摇跳。运动员单摇跳起一次,然后双手体前交叉摇绳(两臂交叉时间是跳过绳即可开始),绳跃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再跳起一次,依次一摇一变化交叉跳称作间隔交叉单摇跳,记次数1次,在规定时间内累积进行。

(5)混双单摇跳。男女各1名运动员(1名运动员持绳并摇绳)同时跳起1次,绳跃过两人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计次数1次,在规定时间内累积进行。

(6)接力赛。4×30秒单摇跳、4×30秒双摇跳、4×45秒双绳交互摇速度单摇跳,须以30秒或45秒口令为信号进行接力跳。

(7)长绳“8”字跳。两名运动员(男女不限)持绳站好,间距不小于3.6米。在口令或鸣哨后将绳同方向360°摇起,运动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须依次以“8”字路线跑入绳中跳跃,长绳过双脚一次、再跑出长绳,则计次数1次,在规定时间内累积进行。

(8)花样跳。个人或2人、4人自行编排动作及套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跳绳比赛。

(9)双绳交互摇3人跳绳和双绳交互摇4人跳绳。在45~75秒内3人或4人按自行所编动作及套路轮流进行跳绳比赛。

(10)表演赛。由4~14名运动员以配乐进行表演,表演内容为自编花样或规定动作。

(七)比赛成绩判定办法

1.计数比赛

比赛成绩按完成的有效次数决定,次数多者名次列前;如次数相等,以失误少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并涉及第1名,则令次数相等的运动员加赛一场;若再相等,抽签决定名次。

在计数比赛中,每场比赛须3名裁判员计数,若2名裁判员计数相同而第3名不同时,应以这两名裁判员所计数为准;若3名裁判员所计数各不相同,应以两个最接近的裁判计数最高分的平均值为准。

2.花样跳评分标准

满分为10分,包括:①组织编排2分,其中动作连接周密0.7分、结构布局0.7分、风格突出0.6分;②完成质量4分,其中动作、套路完成流畅1.4分,动作规范1.3分,表现力1.3分;③动作难度3分;④优美创新0.5分;⑤音乐运用、礼仪(服装、进退场等)0.5分,即跳绳动作与音乐运用应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在花样比赛中,比赛须8名裁判员评分,其中3名为评判动作难度裁判,除动作难度分外的另外5名裁判评分,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为正式成绩。

第三节 毽球基本技术

一、发球技术

发球是进攻的开始。掌握良好的发球技术发出的球可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坏对方一传和战术配合,为防守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常用的发球技术有以下三种:

1.脚内侧发球

两脚前后分立,左脚在前。抛球后,右腿膝关节外展,由后向前摆动,小腿发力,用足弓击球过网。

2.正脚背发球

两脚前后分立,左脚在前。抛球于右脚前,右腿由后向前摆动,脚面绷平抖动,发力击球过网。

3.脚外侧发球

两脚前后分立,左脚在前。抛球于右脚前,右腿由后向前摆动,足踝内转,用脚外侧加力击球过网。

二、起球技术

起球技术是指根据来球线路和落点,用不同的脚法把过网的攻球或突破拦网后的球接起来,也就是组织进攻的击球动作。起球基本技术主要有脚内侧起球、脚外侧起球和脚背起球。(www.daowen.com)

(一)脚内侧起球(以右脚为例)

起球前,两脚前后自然分立,两腿微屈,击球脚在后,两臂放松垂于体侧,目视来球。起球时,身体重心前移到支撑脚上,击球脚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在向上摆腿的过程中,髋关节外张,膝关节弯曲外展,踝关节内翻击球。击球瞬间足弓击球面应端平,用脚内侧足弓中部击球,击球点一般在支撑腿膝关节高度和体前40厘米处。起球的全过程中,动作柔和,协调用力适当,大腿、小腿应顺用力方向完成送球的动作。

(二)脚外侧起球

两脚自然分立,呈准备姿势目视来球。当来球在自己身体的侧面时,重心移到支撑脚上,击球腿的髋、膝内扣,屈踝、屈膝,踝关节外翻,触球脚外侧端平。击球是利用小腿内翻快速上抬的动作完成,触球部位一般在脚外侧的中部和后部,击球点的高度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当来球较高并快速向体侧后方飞行时,击球腿快速从下向后摆,踝关节自然勾起、外翻,脚趾向外,使脚的外侧基本成平面,上体成前俯姿势。击球时大腿后摆,小腿屈膝,用迅速向上摆动的动作向身体前上方击球,触球部位在脚外侧的中部或中后部。

(三)脚背起球

击球前做好准备姿势,目视前方。正面来球时,先移动调整体位,前脚为支撑脚,后脚从后向前摆起,脚背与地面基本水平,利用适度的伸膝和踝关节背屈的协调用力的勾踢动作,把球向上踢起。击球部位应在脚的踮趾关节处,击球点应在离地面10~15厘米的高度为好。起球的方向、弧度和落点可以通过脚背的变化、踝关节背屈勾踢的幅度来调整。

三、进攻技术

(一)正面脚掌前踏攻球

进攻队员面对网站立,两膝微屈做好攻球准备姿势,当二传传球至攻球点时,进攻队员支撑脚迅速上步,也可二步、三步助跑,然后击球腿大腿带动小腿迅速上摆至最高点,支撑腿伸直、提踵式跳起提高击球点,同时两臂放松上摆,提高身体重心并保持平衡。击球时,击球腿、髋、膝、踝依次发力鞭打式下压,用脚掌前1/3处击球。击球点一般保持在攻手头前上方离身体50厘米的高度,远网球宜展腹直腿发力踏球,近网球可屈膝,小腿主动发力踏球,还可以利用身体转动和脚腕的变化改变攻球路线和落点。

(二)外摆脚背倒钩攻球

进攻队员稍向右侧背对球网站立,两腿微屈做好攻球准备姿势,密切观察二传传球信号。当传球至击球点时,采用一步或两步助跑,起跳时膝踝关节充分蹬直,摆动腿和摆臂协调用力。身体腾空后,摆动腿下落,击球腿迅速外摆,膝关节猛力伸踢,屈踝用脚背勾踢动作攻球过网。击球部位在脚背外侧的脚趾跟处,击球点应在攻手头上方右侧约50厘米的落点上。击球后,应注意控制击球腿的腾空摆动幅度,避免触网,两腿依次缓冲落地,保持身体平稳。

(三)里合脚背倒钩攻球

进攻队员背网站立,做好准备姿势并注意观察传球情况。攻球多采用一步助跑或原地起跳,起跳要充分,摆动腿和摆臂要协调有力。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膝外展同时向左转体,击球腿从右向左里合摆腿使身体向左旋转。击球时膝关节快速发力,并用踝关节的钩踢动作把球攻入对方场区。击球点应在身体左侧头上方,击球部位在脚背内侧的脚趾跟处,击球后左右腿依次缓冲落地,身体保持平衡。

(四)正倒钩脚掌吊球

攻球前,进攻队员背网站立,做好攻球准备姿势,密切观察传球情况,当二传传来的球离身体较近,落点在头前上方时,迅速调整好位置,采用原地或调整一步起跳做脚背倒钩佯攻,当身体腾空时,突然变脚背倒钩攻球为脚掌触击将球吊入对方场区。击球时,击球腿微屈上摆,逐步伸直,钩脚尖屈踝使脚掌在头前呈水平状,脚掌触球并用腿向后摆的托送动作将球吊入对方场区的空当,完成攻球动作后,摆动腿和击球腿依次缓冲下落,保持身体平衡。

(五)凌空里合脚背倒钩攻球

背网站立并做好攻球准备,当二传传球至攻球点时,进攻队员要判断准确,及时采取一步或二助跑,起跳要屈膝高跳,摆腿和手臂上摆并伴有向左转体的动作。身体腾空后,摆动腿屈膝外展,身体左转,起跳腿迅速屈膝里合上摆,踝关节自然绷直,整个空中击球过程中身体几乎处于平卧凌空状态。击球时,击球腿充分抬高,利用腰腹力量转动和小腿加速摆动,最后用踝关节有力的钩踢动作把球攻入对方场区。击球部位在脚背的脚趾跟处。击球点在左肩外侧头的前上方。击球后身体继续左转,击球腿顺势下落,然后左右脚依次缓冲着地,并保持身体平稳。

四、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追求最佳攻击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为此,制订进攻战术时,首先应考虑本方队员,特别是上场主力队员的能力和技术特点,根据队员本身的生理、心理、技术、意识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布置阵容,恰当地搭配组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炼,一般说来,应制订一套或多套进攻战术,临场再根据对方阵容、防守特点和赛场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战术调整。良好的战术意识和机动灵活的战术变化,是把握场上主动、控制比赛节奏、最终取胜的关键。对于一支毽球队来说,有效地运用基本战术,取得优良战绩,首先取决于该队出场阵容配备的针对性、合理性和临场指导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一)“一二”阵容

1.“一二”阵容及战术形式

“一二”阵容是由3号位(或2号位)队员在网前进攻,2号(或3号位)队员跟近保护。实战中主要由1号或2号位队员接发球。如果1号队员接发球,则2号位队员向前移动,保护进攻队员。1号位队员接发球并把球直接传给3号位队员,3号位队员开始进攻。

2.“一二”阵容战术的特点

(1)战术形式简单易行。“一二”阵容战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和实施。适用于球队在初级阶段时的战术需要,是最基本的战术形式。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若有1名个子较高,攻球凶狠,脚法细腻,头脑清楚的主攻手和两名脚下功夫好的二传手相互默契配合,供球质量高,往往也能打出较高的水平。

(2)分工明确。“一二”阵容战术的攻手、保护队员和防守并组织反击队员的战术角色分工要明确,稳而不乱。这样战术容易形成,也能稳中求变。

(3)战术意图较明显。由于“一二”阵容在战术上只设1名攻手,战术意图容易被对方识破,若打法变化不多,比较单一、简单,对方将重点防守攻手的进攻点,提高拦网的成功率,见第254页,如图15-1所示:

图15-1

“一二”配备

“一二”阵容配备就是在3名上场队员当中有1名是主攻手,两个是二传手。运用此阵容配备时,主攻手一般不参与接发球,两个二传手交替接发球和做二传,这种战术的进攻特点是,分工明确、稳而不乱,尤其适用于有高大主攻手善打高举高打的打法。

(二)“二一”阵容

1.“二一”阵容及战术形式

“二一”阵容就是上场的3名队员中,有1名主攻手、1名副攻手和1名二传手的配备组合。这种阵容配备,适用有倒钩球、脚踏球各1名攻击力较强的攻手和1名传球水平较高的二传手的队伍。

2.“二一”阵容的战术特点

(1)“二一”阵容的战术形式易于掌握,适合队员技术水平比较平衡,攻防兼备的队采用。在战术组织中,可以同时出现两个攻击点,并能相互掩护,攻其不备,有效地突破对方防守。

(2)由于两名攻手参与进攻,能充分利用网距拉开战线,扩大攻击面,分散守方的注意力,给拦网造成困难。

(3)“二一”阵容在战术组织过程中,战术变化大,隐蔽性强,是当前各类正式比赛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阵容。它要求队员密切配合,减少失误,加强攻击力,这样就可打出较高水平,如图15-2所示:

图15-2

“二、一”配备

“二一”阵容配备是在上场3名队员中有1名主攻手、1名副攻手和1名二传手。“二一”阵容配备中,主攻手一般也可以不参加接发球,由副攻手、二传手互换接做二传。这种战术的特点是攻球变化多又可以互相掩护,适用于打交叉、插上、掩护等进攻战术。

(三)“三三”阵容

1.全攻性战术形式

“三三”阵容就是上场3名队员都是攻手,又都是二传手。全攻性战术打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进攻战术形式。目前只有少数高水平的毽球队采用这一阵容和战术。

2.“三三”阵容及战术特点

(1)能攻善守技术全面。该阵容要求队员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尤其是攻球技术较高,并且具有创造性,能在任何一个轮次的任何位置上接发球,随时可以组织起两人以上同时参与进攻的战术打法。

(2)战术灵活多变不拘陈套。全攻性战术可以充分利用规则允许的“3人4次击球”规定,不拘泥于接球手、二传手和攻球手的固定分工,以及“接、传、扣”的老三步节奏,而是根据场上实际情况,能快则快,能变则变,在6.1米长的网口上进行多点的复合式进攻,具有快速多变,战术组成率高的特点。

(3)快速多变不易防守。该战术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不固定,场上3名队员都可防守和保护,同时,也可以成为攻手,能充分利用网距拉开战线,使防守者陷入既要防点,又要防线,既要防面,更要防变的恐惧和忙乱中,防不胜防,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挨打局面,见第255页,图15-3所示:

图15-3

“三三”配备

“三三”阵容配备就是在上场3名队员中3名都是攻球手又是二传手。“三三”阵容配备,场中队员接球站位一般成倒三角形,任何1名队员接到球后随时都可以组织两人以上同时参与进攻的战术打法,这种阵容可以打出掩护、交叉战术,还可以打出快攻、背溜、双快一掩护等较复杂多变的战术进攻球。

(四)拦网战术

拦网是防守中的重要战术,是破坏对方进攻并组织反击的重要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拦网一般分为单人拦网和双人拦网两种形式。

1.单人拦网

单人拦网又称为“一拦二防”战术。就是3名防守队员中,1名队员在网前拦网,另2名队员在其身后分区防守。这种战术在对方进攻威力不太大,变化不多时采用,在拦快球时也常常被迫运用。单人拦网时,拦网队员一定要判断准确,把握好起跳时机,用身体堵防攻球点,拦住攻手威胁最大的进攻路线。其余的两名防守队员可在其身后平行落位防守。网上拦网封线路,网下中场防落点,拦防结合利于反击,也可以前后站位,即一人在网前拦网,一人在侧面堵击,另一人在中、后场防守。这种“封堵联防”的特点是:三道防线互补,拦、堵、防结合,网上网下兼顾,前后应变机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守阵形。

2.双人拦网

双人拦网又称“二拦一防”或简称为“二一”防守战术。就是场上3名队员中,有2名队员在网前拦网,另1名队员在场区中后区防守。当对方进攻力量强大,有多条进攻线路时可采用双人拦网,这样不论对方在任何位置进攻,本方均有两人起跳拦网,防守队员应站在拦网队员身后中间位置,可靠前,也可靠后加强保护与防守。这种“封线补防”的特点是:网上强行拦网封堵线路,网下保护补空缺,拦防互补,上下配合。“二拦一防”具有明显的网上优势,既可网上争先抑制对方进攻,又可网下补空,防住对方的进攻变化,变被动为主动。

(五)保护战术

由于毽球比赛竞争激烈,攻防转换快,所以无论是近网强攻,还是拦网封堵对方进攻,都需要后排队员及时保护。

(1)进攻保护这种战术要求本方进攻时,后排队员要积极保护救起被拦回来的球。保护是防守的重要环节,包括进攻队员的自身保护。要求担任保护任务的两名队员须采取较低的准备姿势,并适当前移,密切注意对方的拦网,不仅要及时地将对方拦回来的近网球救起,还要善于处理被救起的球,组织新一轮的进攻。

(2)拦网是防守中的重要战术,只有通过拦网才能抑制对方强大的攻球威力。对付拦网,攻方也常采取一些灵巧的进攻手段,如拨、打、吊、抹结合大力攻球来突破拦网。因此,拦网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单人拦网还是双人拦网,后面的队员必须积极保护,高度注意网上的争夺,接好对方的吊球和各种的攻球,并发动反击。

五、毽球主要规则

(一)场地设施与器材

1.场地面积

比赛场地采用羽毛场双打场地,长11.88米,宽6.1米。场地上空6米以内(由地面计算)和场地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2.界线

比赛场地应按平面图画出清晰的界限,线宽4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较长的两条边界叫边线,较短的叫端线。连接场地两边线的中点与端线平行的的线叫中线。中线将场地分为均等的两个场区。在中线两侧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叫限制线(此线包括在限制区内)。中线至限制线的距离为2米。

3.发球区

距两端线中点两侧各1米处向场外各画一条长20厘米与端线垂直的短线叫发球区线(此线不包括在发球区内)。发球区线向后无限延长的区域叫发球区。

(二)球网

1.球网的规格

球网长7米,宽76厘米,网孔2厘米见方。球网上沿缝有4厘米宽的双层白布,用绳穿起,将球网张挂在网柱上。球网必须挂在中线的垂直上空。球网为深绿色。网柱在中线以外,距边线50厘米处。

2.球网的高度

球网的中部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为男子1.60米,女子1.50米。网的两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必须相等,两端的高度与中间的高度相差不得超过2厘米。

(三)毽球

毽球由毽毛、毽垫等构成。毽毛为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羽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每支羽毛宽3.20~3.50厘米。毽垫直径3.80~4厘米,厚1.30~1.50厘米。毛管高2.50厘米。毽球的高度为13~15厘米。毽球的重量为13~15克。

(四)比赛队员的组成

比赛队由6人组成,上场队员3人,其中队长1人(左臂应佩带明显标志)。比赛前,各队应将参赛队员(包括替补队员)的姓名、号码登记在记分表上。未登记的队员不得参加比赛。教练员和替补队员应坐在指定的位置上。

(五)队员的场上位置

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场区内。站在靠近球网的两名队员从左至右分别为3号位和2号位队员,靠近端线的队员为1号队员。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与登记的轮转顺序相符合。

发球的一方,2号、3号位的队员在发球队员的前方,彼此间相距不得少于2米。球发出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内任意交换位置。

每局比赛结束之前,队员的轮转顺序不得调换。

(六)服装

比赛队员应穿着整齐划一的运动服和毽球鞋或运动鞋。场上队员上衣的前后须有明显的号码,号码颜色须一致,并与上衣颜色有明显的区别。号码应清晰可见,背后的号码至少高20厘米,胸前的号码至少高10厘米,笔画至少宽2厘米,同队队员不得使用重复号码。队员不得穿戴任何危及其他队员的服饰。

(七)比赛局数和场区选择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第三局采取每球得分制。比赛前选择场区或发球权。第一局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和发球权。决胜局开始前,正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重新选择场区或发球权。决胜局比赛中,任何一队先得8分时两队应交换场地。交换时,不得进行场外指导。交换场区后,双方队员的轮转位置不得变换。经记录员查对后,由原发球队员继续发球。如未及时交换场区,一旦裁判员或一方队长发现时,应立即交换。比分不变。

(八)暂停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或队长可以向裁判员要求暂停。暂停时,教练员可以在场地外进行指导,但场上队员不得出场,也不得与场外其他任何人讲话,场外人员不得进入场内。每局比赛中,每队可以要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不得超过30秒钟。某队在一局中请求第三次暂停,应判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

(九)换人

在比赛中成死球时,教练员或队长可以向裁判员要求换人。换人时,场外人员不得向队员进行指导,场内队员不得离开场地。每个队员在每一局比赛中换人不得超过3人次。替补队员在上场前,应在记录台附近做好准备,换人时间不得超过15秒钟,否则,判该队一次暂停。如该队在该局已暂停过两次,则判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

一局比赛结束,下局比赛开始前,中间最多可有2分钟时间,供两队交换场地、换人和记录员登记号码,双方教练员在不影响上述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场外指导。

(十)发球

发球队员须站在本方发球区内,用手持球,将球抛起,用脚踢向对方场区,使比赛进行。发球队员必须在发球区内发球,在球发出后才能进入场区。发球时2号、3号队员不得有任何掩护动作,否则,判由对方发球。

1.发球失误

(1)队员发球时,踏踩端线或发球区线及其延长线。

(2)球未过网、触网或触及标志杆。

(3)球从网下穿过。

(4)球从标志及其延长高度以外过网。

(5)球触及任何障碍物,或在进入对方场区前触及本队队员。

(6)球落在界外。

(7)发球延误时间超过5秒钟。

(8)裁判员鸣哨后球坠落在地上。

2.重发球

(1)在比赛进行中,球挂在网上(最后一次击球挂网除外)。

(2)在比赛进行中,毽毛和毽垫在飞行时脱离。

(3)在裁判员鸣哨之前发球。

(4)在比赛进行中,其他人或物品进入场区。

3.发球次序错误

当球发出后,裁判员发现队发球次序错误,则判该队失发球权,并恢复正确位置。如犯规队已得分,应取消因该次发球次序错误所得的分数。

(十一)轮转顺序

某队取得发球权时,应先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轮转到1号位队员发球。新的一局开始前,可以变换本队队员的轮转顺序,并填好位置表交给记录员。

(十二)比赛进行中的击球与附加动作

每队在将球踢入对方场区前,在本方场区最多只能有3人次共击球4次。

每个队员可以连续击球2次,不得用手、臂触球。但防守队员在手臂下垂不离开躯干的前提下,拦网时手球不判违例;球不得明显地停留在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

(十三)网上球

在比赛进行中,球触及两标志杆以内的球网为好球,球触标志杆为失误。

(十四)触网

比赛进行中,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两标志杆以内的球网,均为触网违例;队员击球后,触及标志杆或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柱、网绳或其他物体,不为违例。

(十五)进入对方场区和空间

过网击球为犯规;比赛进行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进入对方场区的空间;队员若用头攻球时,必须在限制线以外,但落地时两脚可落在限制线以内。防守队员在限制区内,头部无意识触球过网不判违例;在比赛进行中,除脚以外,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及中线。脚不得越过中线。

(十六)死球与中断比赛

球触地及违例为死球。中断比赛:其他人或物品进入比赛场区;更换损坏的器材;运动员发生意外事故等。发生以上情况,裁判员应鸣哨,中断比赛。处理完意外后方可恢复比赛。

(十七)计胜方法

接发球队失误,应判对方得1分;发球队失误,则判由对方发球;某队得15分并至少比对方队得多2分时,则为胜1局。如比分是14比14,比赛应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方为胜1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