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乒乓球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简介
一、项目概述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由室内网球演变而来,又称作“桌上网球”。因击球时发出“乒乓”声而得名。乒乓球竞赛项目分为团体与单打两大类。团体赛包括男子和女子团体两项。单项比赛有男单、女单、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共五项。1988年,乒乓球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置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项,进一步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乒乓球运动1913年传入我国,20世纪60年代我国乒乓球运动迅速崛起,创造了直板快攻打法,自我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起,先后曾有100多名运动健儿登上了世界乒坛的最高奖台,创造了辉煌,被国人称为“国球”。我国是乒乓球运动的强国。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广大群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重视。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2000年,国际乒联在吉隆坡通过改革方案,把乒乓球直径定为40毫米大球,并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
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一)器材设备简单,参与性强
乒乓球运动特点是器材设备简单,室内外均可进行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乒乓球速度快、变化多,要求练习者在瞬间对来球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乒乓球项目设有单项、双打、团体项目。团体项目通过团体来实现,所以乒乓球项目可以培养独立思考、集体主义精神。长期参加乒乓球运动,随着水平的提高,活动范围的增大,运动量也就相应增加,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身体灵敏性、协调性,从而达到使肌肉发达、身体健壮、关节更加稳固的效果。
(二)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由于乒乓球在空中飞行速度比较快,正手攻球只需很短时间,就可到达对方台面。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要求运动员对高速运动的来球方向、落点、旋转、力量等因素进行全面观察并进行判断,及时采取对策,调整拍面角度,进行合理还击。因此,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可大大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
(三)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得到改善,心肌变得发达有力,心容量加大,每搏输出量增多,提高心脏工作效率,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整个身体机能水平。
(四)提高心理素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乒乓球运动是竞技项目,对抗激烈,比分更改速度快,运动员情绪状态非常复杂。经常经受这些变幻莫测、胜负难料的激烈竞争的锻炼,同时,在比赛中要对对方战术意图进行揣摩,因此,使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切磋球技,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由于乒乓球运动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球小、变化多、速度快,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瞬息万变的击球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在竞技运动中,由于激烈的竞争,成功和失败的条件经常转换,使参赛者情绪状态得到了锻炼。在比赛中,既要对对方战术意图进行分析,还要把握自己的战术应用,因此,使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可以发展其协调性和灵敏性,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勇敢顽强等良好的品质。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
一、握拍方法
(一)直拍握法(图10-1)
特点: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以判断。
图10-1 直拍握
图10-2 横拍握
(二)横拍握法(图10-2)
特点: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技术要求: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在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要固定握拍手法,形成打法类型及风格。
二、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奔球(图10-3)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图10-3 正手发奔球
图10-4 反手发球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图10-4)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直拍正手发转与不转球(图10-5、图10-6)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仰,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图10-5 直拍正手发转球
图10-6 直拍正手发不转球
(五)直拍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见第141页,图10-7、图10-8)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图10-7 直拍正手发左侧上旋球
图10-8 直拍正手发左侧下旋球
(六)直拍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图10-9、图10-10)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度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方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图10-9 直拍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图10-10 直拍反手发右侧下旋球
三、推挡球技术
(一)直拍正反手平挡球(图10-11)
(1)特点。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要点。①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②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图10-11 直拍反手平挡球 直拍正手平挡球
图10-12 直拍反手快推球
(二)直拍反手快推球(图10-12)
(1)特点。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位,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三)加力推(图10-13)
(1)特点。回球力量重,速度快,击球点较高,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或大角度),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着台后弹起比网稍高的来球。
(2)要点。①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③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④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
图10-13 加力推
图10-14 直拍反手减力挡球
(四)直拍反手减力挡球(图10-14)
(1)特点。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2)要点。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四、搓球技术
(一)直拍正反手慢搓(图10-15、图10-16)
(1)特点。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图10-15 直拍正手慢搓
图10-16 直拍反手慢搓
(二)直拍正反手快搓(见第143页,图10-17、图10-18)
(1)特点。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图10-17 直拍正手快搓
图10-18 直拍反手快搓
(三)直横拍搓转旋球(图10-19、图10-20、图10-21、图10-22)
(1)特点。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图10-19 直拍正手搓左侧旋转
图10-20 横拍正手搓左侧旋球
图10-21 直拍正手搓右侧旋转
图10-22 横拍反手搓右侧旋球
五、攻球技术
(一)正手近台攻球(图10-23)
(1)特点。站位近台,击球时间早,球的速度快,动作幅度小,是我们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常用于还击正手位的发球、推挡球、一般的上旋球等,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攻中以线路、落点变化相结合,调动对方,伺机扣杀。
(2)要点。①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②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辅助用力;③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触球瞬间向前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
图10-23 正手近台攻球
(二)直拍正手中远台攻球(图10-24)
(1)特点。站位稍远,动作幅度大、力量重,进攻性强,但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大。多用于对攻中,以力量配合落点变化直接得分,或为扣杀创造条件,也用于侧身后扑正手打回头,防御时,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
图10-24 直拍正手中远台攻球
(2)要点。①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为了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②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上臂向前,前臂和手腕向上发力为主;③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三)正手扣杀
(1)特点。动作幅度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强,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常用来对付着台后弹起比网高的机会球或前冲力不大的半高球。
(2)要点。①击球点离身体稍远,球拍应与球同高;②在高点期击球,不宜打“落地开花球”;③击球瞬间,整个手臂应发挥到最大力量,配合腰部转动及蹬地的力量;④如来球带有下旋,球拍略低于来球,触球瞬间手腕向上抖动发力。
(四)正手拉球(图10-25)
(1)特点。站位近、速度快、动作小、线路活和稳健性好。是回击发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旋转球的一种必备技术。常用于接发球抢位,对搓中抢位;对付削球时稳拉,以落点、弧线和旋转程度的变化,伺机进行突击。
(2)要点。①身体重心略下降,右肩稍下沉;②在球的下降期击球,不可过于低于台面;③触球时应尽量增大摩擦球体的面积和时间。
图10-25 正手拉球
图10-26 正手台内突击球
(五)正手台内突击球(图10-26)
(1)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突击性强,是处理近网短球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我国快攻打法运动员掌握的特有的进攻技术。常用于还击弹跳不出台的下旋球,或在对搓中突击起板,或在对付削球时,利用这一技术直接得分及为扣杀创造机会。
(2)要点。①击球前持拍手臂不宜伸得太直;②用中等力量击球较为合适;③应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与强度,调节好拍面角度、击球的部位和发力的方向。
(六)直拍正手杀高球(见第145页,图10-27)
(1)特点。动作幅度大、击球点高、力量重,配合落点的运用,能给对方致命的打击,多用于对付弹起较高的来球。
(2)要点。①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触球的一瞬间;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稍远一点(增大挥拍动作的半径);③近网高球只需向下用力,但杀落点远、落点后有一定前冲力的高球,应保持足够的向前力量。
图10-27 直拍正手杀高球
图10-28 反手近台攻球
(七)反手近台攻球(图10-28)
(1)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突击性强。一般用来回击落在左半台的来球,与反手推挡、正手攻球结合,能加强攻势,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但反手攻球因受身体妨碍,攻球力量不如正手大。
(2)要点。①击球过程中要注意收腹,转髋转腰;②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发力为主,手腕有一向前上方摩擦球的动作;③保持适宜的击球点尤为重要,离身体太远或太近难于发力。
(八)反手快拨
(1)特点。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变化多,是横拍进攻型运动员常用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它主要用来对付弧圈球、直拍推挡或反手攻球,虽有一定的速度,但力量较差,应与侧身攻或反手突击技术等结合运用。
(2)要点。①上臂贴近身体,前臂迅速前伸迎球;②手腕控制拍面前倾,借来球反弹力将球拨回;③掌握好击球时间;④注意线路落点变化并与突击结合运用,为进攻创造条件。
图10-29 横拍反手快点球
(九)横拍反手快点球(图10-29)
(1)特点。速度快、线路活、具有突然性,是直、横拍两面攻打法的一项重要技术,多用于前三板。如发短球后和接近网短球以及相互摆短时,常用它来抢先上手,以争取下一板的进攻机会,以左推右攻为主的运动员,如能熟练运用反手快点技术,可在前三板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2)要点。①左方近网来球,以左脚向左前方上步;中间偏左来球,则以右脚向前上步。快点斜线时,球拍触球中部偏左,由后向前、向右挥动;快点直线时,球拍触球中部,由后向前、向左挥动;②重心及时前移,上体贴近球台,以利于在高点期击球。
(十)直横拍反手快拉球(图10-30、图10-31)
(1)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较快、落点变化多,是对付下旋来球的一项重要技术。用它找机会突击,既可加强攻势,又可避免正手空位过大。横拍和直拍的反面快拉丰富了反手位的节奏,对付搓球或对付削球时,运用它能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
图10-30 直拍反手拉球
图10-31 横拍反手拉球
(2)要点。①根据来球落点、长短,迅速移位。一般多以单步或跨步向左方、左前方或左后方移动,正对来球;②击球过程中,注意收腹,以增大击球空间;③须根据来球的下旋强度,调节摩擦球时用力的大小和弧线的高低。
图10-32 反手扣杀球
(十一)反手扣杀球(图10-32)
(1)特点。动作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强,是还击机会球的一种方法,是得分的有效手段。它一般在发球、相持中取得机会后运用。
(2)要点。①击球点不宜离身体太近;②要以整个手臂和腰的协调配合来增加击球的力量;③球拍触球瞬间用力要集中,避免仅用手腕弹击球。
(十二)侧身攻球
(1)特点。速度快、力量重、攻势强,它是各种不同类型打法都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侧身攻运用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进攻能力的强弱。
(2)要点。①侧身后,要保持上体与球台的合适角度,既能攻斜线,也能打直线,同时,不妨碍下一次击球;②要有足够的击球空间(收腹);③应尽量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击球;④攻球时要利用右脚蹬地的力量,重心适当前移,前臂稍向前发力。
六、弧圈球技术
(一)直横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图10-33、图10-34)
(1)特点。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点后弹起不高,但急前冲并向下滑落,能起到与扣杀同样的作用。常用于对付发球、推挡球、搓球,以及中等力量的攻球,离台相持时,也可以利用它进行反攻。在实际运用中,步法移动的速度快、范围广。
(2)要点。①引拍的幅度大,尽可能增大挥拍的动作半径;②加快挥拍速度,在球拍达到最大速度时触球;③单纯用上肢发力,前冲力不强,因此,腿、髋、腰的配合不可缺少;④摩擦力大于撞击力,球拍与球的吻合面要合适,防止打滑。
图10-33 直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图10-34 横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二)直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见第147页,图10-35)
(1)特点。飞行弧线高、上旋很强、速度较慢,但着台后向下滑落较快,对方回击容易出高球,甚至出界,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扣杀争取机会。它是对付削球、搓球和接出台发球的重要技术。另外,由于球出手弧线的弯曲度较大,落到对方台面后迅速下滑,还可起到变化击球节奏的作用。
(2)要点。①引拍时,球拍必须低于来球,但不要下沉太多;②拉球时,持拍手臂由下向上发力,前臂快速收缩,触球瞬间,尽量加长摩擦球体的时间;③身体重心随右脚蹬地,转腰,挥臂提高。
图10-35 直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三)横拍反手拉前冲弧圈球(图10-36)
(1)特点。反手拉弧圈球,是横拍握法的优势之一。拉球的速度比正手稍快,但力量和旋转略逊于正手。它可用于发球抢攻、接发球、搓中转拉,以及一般的对攻和中台对拉,运用得当,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能为正手的冲杀创造机会。
图10-36 横拍反手拉前冲弧圈球
(2)要点。①击球点不宜离身体太近;②充分利用肘关节的杠杆作用,先支肘,再收肘,借以增加前臂的挥摆幅度和力量;③近台快拉的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中远台发力拉的击球时间为下降期,但不可过分低于台面。
七、削球技术
(一)直拍正反手远台削球(图10-37、图10-38)
(1)特点。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度低于台面;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
图10-37 直拍正手远台削球
图10-38 直拍反手远台削球
(二)直拍正反手近台削球(见第148页,图10-39、图10-40)
(1)特点。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图10-39 直拍正手近台削球
(2)要点。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图10-40 直拍反手近台削球
八、基本步伐
(一)单步(图10-41)
(1)特点。移动简单,范围小,在移动中重心转换比较平稳,是各种类型打法最常用步法。一般在来球距身体较近时使用。
(2)要点。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www.daowen.com)
(二)跨步(图10-42)
(1)特点。幅度较大,移动速度快,来球距身体较远或突然时使用,多用于借力还击。
(2)要点。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图10-41 单步上前或后退
图10-42 跨步向右移位
图10-43 跳步向右移位
(三)跳步(图10-43)
(1)特点。移动幅度比单步和跨步大,有短暂身体腾空时间。
(2)要点。以来球一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四)并步(图10-44)
(1)特点。幅度比单步稍大,但比跨步、跳步小,没有腾空动作,利于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2)要点。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图10-44 并步向左移位
图10-45 交叉步向右移位
(五)交叉步(图10-45)
(1)特点。移动幅度比前面四种步法幅度都大,主要用于对付离身体很远的来球,适用于主动发力进攻。
(2)要点。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第三节 乒乓球基本战术
一、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术。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每个回合的上风。发球战术运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手发转与不转。
(2)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4)反手发急球或急下旋球。
(5)下蹲式发球。
二、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的统一。常用的接发球战术有以下几种:
(1)稳健保守法。
(2)接发球抢攻。
(3)盯住对方的弱点处,寻找突破口。
(4)控制接发球的落点。
(5)正手侧身接发球。
三、搓攻技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为抢攻创造机会。这一战术在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主动的主要战术之一。常用的搓球战术有:
(1)慢搓与快搓结合。
(2)转与不转结合。
(3)搓球变线。
(4)搓球控制落点。
(5)搓中突击。
(6)搓中变推或抢攻。
四、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手推挡(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紧逼对方反手,伺机抢攻或侧身抢攻、抢拉。
(2)压左突右。
(3)调右压左。
(4)攻两大角。
(5)攻追身球。
(6)变化击球节奏,加力推和减力挡结合,发力攻、拉与轻打轻拉结合,也可造成对手的被动局面。
(7)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使对方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
五、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连续扣杀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拉反手后,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球。
(2)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
(3)拉一角或杀另一角。
(4)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5)拉搓结合。
(6)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六、削中反攻战术
这种战术主要靠稳健的削球,限制对方的进攻能力,为自己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它不仅增强了削球技术的生命力,也促进了攻防之间的积极转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
(1)削转与不转球,伺机反攻。
(2)削长短球,伺机反攻。
(3)逼两大角,伺机反攻。
(4)交叉削两大角,突击对方弱点。
(5)削、挡、攻结合,伺机强攻。
七、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选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
(1)发球抢攻。
(2)接发球果断上手。
(3)相持中的战术运用。
八、双打战术
双打战术的运用,应当根据双打配对的特点来决定,尽量做到各施所长,而且要通过两人的共同合作来实现。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双打战术:
(1)发球抢攻。发球时,根据同伴抢攻的需要和对方接发球的能力,可用手势暗示自己发球的意图,使同伴预先做好准备,争取发球抢攻战术成功。
(2)交叉攻两角或长短结合。让对方在左右或前后移动中击球伺机突击其空当。
(3)紧盯一角突击另一角。把对方两人挤在一边后,再杀相反方向。
此外,根据双打的击球次序规定和双方的技术特点,选准主攻对象,确定谁先接发球,是双打比赛中的一种战略安排。最好能做到控制较强者,主攻较弱者。
九、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四大基本因素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什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摩擦球。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是速度。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需要讲究落点。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第四节 乒乓球规则简介
一、比赛场地与器材
(一)球
(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2)球重2.7克。
(3)球应用赛璐珞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二)球拍
(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黏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黏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①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②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
(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黏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均应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检查。
(三)球网
(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四)球台
(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作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76厘米。
(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3)比赛台面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
二、比赛主要规则
(一)定义
(1)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叫作一个“回合”。
(2)不予记分的回合叫作“重发球”。
(3)记分的回合叫作“得分”。
(4)正握着球拍的手叫作“执拍手”。
(5)未握着球拍的手叫作“不执拍手”。
(6)用执拍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触球叫作“击球”。
(7)一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另一方台区即被还击叫作“拦击”。
(8)对方击来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面,在越出端线或边线上空之前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任何穿戴物(不包括拦击)叫作“阻挡”。
(9)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叫作“发球员”。
(10)在一个回合中,第二次击球的运动员叫作“接球员”。
(11)如果球在球网和网柱的台外突出部分底下穿过,应被看作是“越过或绕过”。
(二)合法发球
(1)发球的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掌上,手掌应静止、张开、伸平,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
(2)发球时,不执拍手接触球时,应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以上。
(3)发球员只能用手向上抛球,不得使球旋转。
(4)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降落时,发球员才能击球,并使球首先触及自己的台区,然后直接越过网或绕过球网再触及接球员的台区。
(5)在双打中,球发出后应先接触发球员的右半区,然后再触及接球员的右半区。
(6)运动员发球时,没有击中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即失1分。
(7)在发球中,击球时球必须在发球员台区的端线或其假设延长线之后。
(8)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楚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9)裁判员可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发球的正确性第一次感到怀疑时,中断比赛,出示蓝牌,警告发球员,不判失分。
(10)在同一场比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的发球是否正确,出于同样或其他原因再产生怀疑时,则该运动员不得从裁判员的怀疑中得益,应判其失1分。
(11)当发球员明显地没有按照合法发球规定进行发球时,不应给予警告而应判失分。
(三)合法还击
(1)在合法发球或合法还击以后,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然后触及对方台区。
(2)如果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时触网或网柱,应被看作是直接越网。
(3)如果发出或还击的球越过球网返回时,可以对此球进行还击,使其直接触及对方台区,此球应看作越过或绕过球网。
(四)击球次序
(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发合法球,再由接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发合法球,再由接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又由接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交替合法还击。
(五)球处于比赛状态
发球时,当球在发球员不执拍手中抛前静止状态的最后一瞬间起即处于比赛状态。除非发生下列情况:
(1)除发球外,球未经拍击而连续两次触及台区。
(2)球触及比赛台面、球网或网柱、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或执拍手中的球拍以外的任何人或东西。
(3)或者这一回合被判定为重发球或得1分。
(六)重发球
出现下列情况应重发球:
(1)发球员发出的合法球越过或绕过球网时,触网或触网柱,或触网、网柱后,被接球员或其同伴拦击或阻挡。
(2)如果球已发出,而裁判员认为接球员或其同伴尚未准备好。
(3)如果裁判员认为由于发生了无法控制的事故,致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不符合规则。
(4)由于纠正发、接球顺序或方位错误而中断比赛。
(5)由于开始采用轮换发球法而中断比赛。
(6)由于怀疑发球是否正确,警告运动员而中断比赛。
(7)如果裁判员认为比赛受到意外干扰,似乎将影响这个回合的结果而中断的比赛。
(七)1分
除非一个回合被判重发球,下列情况判失1分:
(1)未能发出合法球。
(2)未能合法还击。
(3)拦击或阻挡。
(4)对方连击。
(5)用不合乎规定的拍面击球。
(6)当球处于比赛状态时,运动员及其任何穿戴物使台面移动。
(7)在球处于比赛状态时,不执拍手触及台面。
(8)在球处于比赛状态时,运动员及其穿戴物触及网或网柱。
(9)在双打中,运动员未按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确定的顺序击球。
(10)实行轮换发球法时,发球员及其同伴在发球后已连续12次合法还击,而每次都已被对方合法还击。
(八)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打到10分后,先多得2分者为胜方。
(九)一场比赛
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
(十)选择方位和发球权
(1)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选择方位和发球、接发球。中签方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另一方则选择方位。若胜方选择方位,另一方则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2)在双打比赛中,得到首先发球权的一方可以决定由谁首先发球;在一场比赛的第一局里,接发球一方应决定由谁首先接发球,在该场比赛的以后各局,首先发球一方可以决定任何一人先发球。
(十一)交换发球次序
(1)在记录的比分到2分之后,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一方,依此类推,直到一局结束;或直到双方的比分都到10;或直到开始采用轮换发球法。
(2)在双打中,由取得发球权一方选出的同伴发球,由对方选择的同伴接发球。
第二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而第二个接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的同伴。
第三个发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的同伴,而第三个接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
第四个发球员为第一个接球员的同伴,而第四个接球员为第一个发球员。
第五个发球员即第一个发球员,依此类推,直到一局结束。
(3)双方比分达10分或开始采用轮换发球法以后,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同上,但每个运动员只轮发一个球,直到该局结束。
(4)一局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首先接发球。
(5)在双打比赛中,除第一局外,每一局选出了第一个发球员,首先接发球的应是前一局发给他球的发球员。
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一方的运动员应交换接发球的次序。
(十二)交换方位
一局中站某一方位的单打或双打的运动员,在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
在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即应与对方交换方位。
(十三)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和方位错误
运动员错误地在应交换方位时没有交换,错误一经发现,应立即中止比赛,并按照该场开始时建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来确定运动员应该站的方位,再继续比赛。
运动员按错误的次序发了球或接了球,一经发现,应中断比赛,并按该场开始的次序,从场上比分开始,重新由应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而在双打中,按发现错误的那一局中,有首先发球权的那一方的次序进行纠正,再继续进行比赛。
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应计算。
(十四)轮换发球法
(1)比赛开始,即由副裁判进行计时。从第一次发球进入比赛状态时起开动计时器,在比赛中断时停表和重新开表。这些中断包括:球飞出场外,外界球进入比赛场地,决胜局交换方位,擦汗,整理衣服,替换损坏的器材,跌倒或受伤等。
(2)除已采用轮换发球法外,每局比赛到10分钟时,副裁判员应叫“时间到”,中断比赛。在比赛中断时,裁判员即通知双方运动员,该场比赛所剩部分,以及该场比赛的剩余各局,均将实行轮换发球法。然后,继续比赛期间不能有任何间歇。
(3)当发球方运动员击球后,副裁判员或被指定的计数员,应立即报出接发球员从1到13的击球数,使运动员清楚地听到。如接发球方进行了第13次合法还击裁判员应立即叫“停”,并判发球方失1分。
(4)一局比赛被中断时,球正处于比赛状态,应由被中断回合的发球员发球,重新开始比赛。
(5)一局比赛被中断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由前一回合的接球员发球,重新开始比赛。
(6)实行轮换发球法以后,每个运动员只能发一个球。如发球一方所发出的球,以及以后的12次合法还击,均被对方合法击回,则发球方失1分。
(7)应双方要求,从该场比赛一开始到必须实行轮换发球法之前,均可随时采用轮换发球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