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妃之子
皇太极倒也没有食言,大妃死后,并没有为难她的三个儿子。这反映了皇太极这位奠定满清江山者的气魄和英明。历史也证明,正是大妃之子在满清入关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聪二年(1628年)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征察哈尔蒙古之多罗特部,多尔衮与多铎二人从征,这也是兄弟二人初次出征。凯旋后,皇太极以“初次令两幼弟随征远国,克著勤劳,克期奏凯,宜赐美号,以示褒嘉,于是赐贝勒多尔衮号为墨尔根戴青,多铎为额尔克楚虎尔”。半个月后,又命多尔衮代兄长阿济格镶白旗固山贝勒任,成为该旗旗主。
满洲祖陵
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所设六部,全部用一班小贝勒管部务,多尔衮被任命为六部之首的吏部管部贝勒。吏部负责中央各部及旗下官员的任免,职位至重,对中央集权及汗权的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多尔衮担当此任,表明皇太极对他的看重。由于多尔衮尽心职守,对部务处理有方,受到皇太极的好评,称赞该部“办事妥协,不烦朕虑”。多尔衮用兵讲究策略,且常常以计取胜,因而颇得皇太极赏识,多次被任为统兵之帅。尤其是天聪九年的收服察哈尔残部,并获元朝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底、二年(1637年)初征朝鲜,攻取朝鲜国王所避居的江华岛,多尔衮都立奇功。
多尔衮由于睿智多谋,屡建奇功,行政策略与皇太极之意相合,君臣配合默契,颇得皇太极之青睐与眷顾。皇太极曾说多尔衮“举动皆合朕意”。还对多尔衮说:“朕之加爱于尔,过于诸子弟,良马鲜衣美馔,责予独厚。所以如此加恩者,盖以尔勤劳国政,倍遵朕命故也”。多尔衮自己后来也说皇太极对他是“特异于诸子弟”。
崇德朝,皇太极已把多尔衮视为心腹之臣和得力助手。多尔衮也由于皇太极的重用及其功绩,威望与地位不断提高,超越诸王贝勒之上,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成为皇太极御座之下两个最有影响的朝臣。虽然在崇德六年(1641年)围困锦州之时,多尔衮因部署兵力等问题,与皇太极的计划不相合,与豪格同被治罪,降为郡王,但松锦大捷后即以功复亲王。几个月后,皇太极因病不能理政,多尔衮又受命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一起代理朝政。至皇太极逝世以前,多尔衮与皇太极基本上还保持着以前的那种关系。
多铎在皇太极继位时年方十三,此后还可以说是他的成长期,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攻明山西,为牵制明宁、锦之兵援助,多铎首次被任命为领兵之帅攻明宁、锦一线,取得胜利,受到皇太极的褒奖。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大封宗室,多铎以正白旗主且为努尔哈赤的嫡出幼子而得封豫亲王。六月,又命其管礼部事,接替刚逝世的萨哈廉;兵部贝勒岳托死后,多铎又于崇德四年(1639年)初继掌兵部,表明皇太极对这个幼弟还是比较重视的。(www.daowen.com)
多铎大约是由于以前努尔哈赤对他娇宠的缘故,行为任性,放荡不羁,平时喜狎妓、弦歌、穿奇装异服,时或酗酒,完全一派花花公子的作风。皇太极虽几次对其密示或惩戒,但多铎满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对皇太极也不太敬重,元旦朝贺,竟以瘸马献汗。皇太极一直隐忍未言。崇德四年(1639年)五月,终于借其临阵逃脱之事,召诸王贝勒大臣于崇政殿,令多铎跪受诫谕,历数其劣行,并予降其亲王为贝勒、罚银万两、暂籍牛录及家产的惩处。另据当时在盛京的朝鲜人记载,多铎还被拘禁在家,由旗兵看守。
多铎
阿济格是有名的猛将,但政治方面却少才能,因而在国家政务上不为皇太极所重用。设立六部后,诸小贝勒都曾管过部务,只有他从未担当此重任。阿济格性情狂躁粗暴,做事也颇任性,也屡屡被皇太极训斥惩处。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与诸王商议他出征皮岛违犯军令罪时说:“以皮岛之罪,朕曾思革尔王爵,对尔训诫已感厌烦,此后不复训诲矣!”皇太极对阿济格的惩处,也不乏感情用事之处。阿济格擅自做主,为其弟多铎娶阿布泰之女,被皇太极免去镶白旗主之任,以多尔衮代之。后来几件事的处理,增加了阿济格对皇太极的怨恨。崇德四年(1639年)九月,因图尔格之首告,议政王大臣会议判处,将额亦都子孙图尔格等人及其所领有的三牛录,从阿济格属下罚出,拨归皇帝的镶黄旗。崇德七年(1642年)九月,又因阿济格在驻兵高桥时,口出怨言,思欲潜归,围宁远时不守汛地,私自打猎,皇帝宴责诸王贝勒,阿济格席间擅自归第等等,拟其罪,皇太极令罚银万两,又把阿布泰由阿济格属下拨隶其弟多铎。这些事,使阿济格与皇太极的矛盾愈益尖锐化。守高桥时,正值皇太极爱妃袁妃病死,皇太极悲痛万分,阿济格却在营帐中“歌舞作乐”,“弹弦为戏”。不到一年,皇太极也亡逝,诸王争立,阿济格立即加入到拥立多尔衮、极力反对皇太极之子嗣位的行列。
多尔衮母子撤出庙享诏
多尔衮欲争帝位未成,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军约十万(一说六万)。五月占领北京,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同年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顺治三年(1646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为排斥异己,多尔衮逼迫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顺治六年(1649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瓖,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三十九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睿亲王封号。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多尔衮死时,其弟多铎已于顺治六年三月染天花亡。时年三十六岁。至此多尔衮的同母兄弟唯存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正月既已被封为皇帝,按理说应该兄以弟贵,就算不跟着沾光,也绝无遭殃的道理。但事实是就在多尔衮尊为皇帝配享太庙的同时,阿济格竟然被幽禁。史稿中记载:“正月,多尔衮薨于喀喇城,阿济格赴丧次,诸王夜临,独不至,召其子郡王劳亲以兵胁多尔衮所属使附己。丧还,上出迎,阿济格不去佩刀。劳亲兵至,与合军。多尔衮左右吁阿济格欲为乱,郑亲王济尔哈朗等遗人于路监之。还京师,议削爵,幽禁终身。”
大妃之子虽各个战功卓著,但一个英年早逝、一个染天花而亡、一个幽禁而死,身后又多有骂名,都可以说不得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