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影子腔:陇南民俗文化戏曲工艺

影子腔:陇南民俗文化戏曲工艺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于20世纪50年代末搬上舞台,正式命名为影子腔。影子腔最早诞生于西汉,发祥于陕西。甘肃影子腔是国内较早成型的皮影戏之一。陇南影子腔发源于西和、礼县一带。陇南影子腔与陇东和陇西影子腔的音乐唱腔有所不同,各具特色。陇东影子腔属道情系列,陇西影子腔是道情、秦腔、皮影小调“三下锅”。陇南影子腔是一种接近道情风格的民间音乐,俗称“灯调”。

影子腔:陇南民俗文化戏曲工艺

影子腔

影子腔,又称“灯调”、“梅花腔”、“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方叫“皮猴戏”、“纸影戏”等。它是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于20世纪50年代末搬上舞台,正式命名为影子腔。影子腔最早诞生于西汉,发祥于陕西。影子腔是甘肃古老的地方综合表演戏种,与木偶戏为姊妹艺术,是一种“配声以演故事”戏剧形式。甘肃影子腔是国内较早成型的皮影戏之一。

陇南影子腔发源于西和、礼县一带。它在原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艺术形式,又借鉴秦腔唱腔的一些特点,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适宜于山区演出,又称“山戏”影子腔。主要分布于西和县、礼县的一些乡镇,主要活跃于稍峪、苏峪、石堡、西峪等乡镇。陇南影子腔与陇东和陇西影子腔的音乐唱腔有所不同,各具特色。陇东影子腔属道情系列,陇西影子腔是道情、秦腔、皮影小调“三下锅”。陇南影子腔是一种接近道情风格的民间音乐,俗称“灯调”。演出剧目有《碧血西域》、《一场斗争》、《求援》、《樊秀才》、《火化白雀寺》、《挖灶》、《山林血案》、《双梅记》、《春光满院》、《胭脂》、《二堂舍子》、《蛟龙驹》、《铁牛图》、《冰川岐山》、《四圣归天》、《断阴曹》、《竹林会》、《拜汉刀》、《二度梅》等传统戏和现代戏。

陇南影子腔属北方梆子剧种。音乐结构介于板式体与曲版连缀体之间,其板路唱腔没有秦腔严谨和系统,采用了一些秧歌曲调,如《泪涟涟》、《卖杂货》、《尼姑下山》等,行腔吐字采用当地方言旋律接近民间小调,悠扬婉转,乡土气息非常浓厚。所用曲调分为“花音”、“苦音”两种。花音明快、开朗、欢悦,苦音压抑、抑郁、低沉。最独特的风格是“昌腔”,即在唱腔告一段落处,一人唱,满台合。在音乐伴奏上不是由鼓师指挥,而是以锣开头,文乐以三弦为主。影子腔的音乐唱腔是在皮影戏音乐唱腔的基础上形成的,唱腔由基本唱腔、昌腔、小调组成。伴奏器乐文乐有二胡、板胡、竹笛等,打击乐有马锣、七星锣、蚂蚱子、小京锣等。道具有亮子、顶棍、楗条、把子、毛口袋、灯具等。服饰按人物时代量身配置。行当以男女合演为主,男的总称生角,女的总称旦角。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和、礼县剧团编排了很多现代戏,其中《一场斗争》、《碧血西域》等参加了甘肃省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www.daowen.com)

陇南影子腔有十余个戏班,还活跃在农村。其已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王老五、王树立等。

近年来,西和稍峪乡白杨树村老艺人杨双才家发现了明、清剧目手抄本37部,引起了国内文艺界的极大关注。

(资料提供:市文化出版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