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陇南玉垒花灯戏: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南玉垒花灯戏: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花灯戏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是源于傩戏的古老的民间小戏,统称为灯戏。灯戏在流行过程中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了不同于灯戏演唱风格的花灯戏。玉垒花灯戏现主要流传于玉垒乡的李家坪、冉家坪、魏子坪、黄路村、余家等及碧口镇古包山等村,已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南玉垒花灯戏: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灯戏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是源于傩戏的古老的民间小戏,统称为灯戏。明代在四川、云南、湘南就有流传,清代为鼎盛时期。灯戏源于唐代,唐时“上元灯会”、“放花灯演灯戏”之俗在全国很多地方盛行。灯戏演出也与元宵花灯有密切关系,但当时的花灯只是张灯玩灯并不是戏曲。灯戏演出又多与春节社火、庆坛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四川的川北灯戏是我国灯戏中一个很大的流派,是由花灯戏歌舞发展而来,汲取了民间小调,同时也吸取了陕西调的唱腔。花灯戏比灯戏迟。灯戏在流行过程中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了不同于灯戏演唱风格的花灯戏。

文县玉垒花灯戏,是在四百多年前由四川的袁氏家族迁徙到玉垒时,把四川的耍灯及曲调带来逐渐形成的,其后来的道白、曲调、唱腔仍有四川风味。玉垒花灯戏源于傩戏,在演变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川剧的唱腔特点,并与当地民歌小曲、舞蹈、说唱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地方民间小戏。玉垒花灯戏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流传于玉垒乡及相毗邻的碧口、范坝、武都区的草河等乡镇的村子,是四川花灯戏的支派。演出剧目,一是早期剧目《百花楼》、《双阵平》、《莲花收妃》、《玉乐屏》等,二是川剧移植剧目《三看亲》、《封官》、《龙凤配》、《万寿山》等,三是秦腔移植剧目《青石岭》、《铡美案》、《游龟山》、《火焰驹》、《虎口缘》等,四是创作剧目《茶山新春》等。

玉垒花灯戏也是当地的春节社火活动,又叫“耍花灯”。演出时间在春节期间,正月初二起灯,正月十六倒灯(即结束)。先进神庙祭祀祖先和神灵,许愿、还愿、祈福、喜庆,然后开演。此戏既有秦腔的慷慨悲哀,又有川北灯戏的俏皮幽默。以秦腔起唱,道白中有时有川剧的托音,特别突出幕后帮腔,生、旦、净、丑、末俱全;文乐以大筒子、二胡、牛角号为主,武乐有大鼓、大锣、小锣、马锣、木筒、边鼓、羊皮鼓等,另有花灯鼓的伴奏很有特色。曲牌有《三环子》、《斗金壳》、《戏锣》、《唱锣》等二十多个。玉垒花灯戏在表演上,在载歌载舞的“耍灯”动作基础上,吸取川剧、秦腔的表演技巧,并不断发展提高。在演唱上,在原花灯曲调的基础上,融进了陇南民歌小调,有了“花音”、“哭腔”之分,以及川剧、秦腔的演唱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唱腔。(www.daowen.com)

1959年元月至1969年元月,玉垒花灯戏多次参加文县农村业余文艺调演;1966年元月参加武都地区业余文艺调演;1966年花灯戏《茶山新村》剧目,由地区五一剧团组队参加了甘肃省选拔西北五省现代戏曲调演,并进省城演出。其间,原五一剧团张喜生、张福仁、杨鸣键等作了大量贡献。玉垒花灯戏现主要流传于玉垒乡的李家坪、冉家坪、魏子坪、黄路村、余家等及碧口镇古包山等村,已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有袁应登、袁怀敬、张应新、张文英、杨鸣键、杨智、孟新均等。

(搜集整理:马长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