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陇南高山戏:国家级非遗,武都山区的地方戏

陇南高山戏:国家级非遗,武都山区的地方戏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山戏高山戏是主要流行于武都山区的地方戏,因其产生于陇南市武都区的高山地带而得名。1975年,该剧种参加全国文艺调演,新华社发布消息公布为“高山剧”;2008年,高山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分布较广,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人较多,但根据历来演出最为盛行的地域来看,主要传承人为尹志明、尹维新、李迎门、张义发、王俊德等。

陇南高山戏:国家级非遗,武都山区的地方戏

高山戏

高山戏是主要流行于武都山区的地方戏,因其产生于陇南市武都区的高山地带而得名。由于它的剧目都是按故事编演的,所以当地群众俗称“演故事”;因它的舞蹈表演具有“跳”、“摇”、“扭”、“摆”的动作特点,人们又称它为“唱秧歌”;又因为它的唱腔中特别突出“哟嗬咳”等衬词,人们又称它为“哟嗬咳”;因其有地方小曲的因素,又称武都曲戏。1975年,该剧种参加全国文艺调演,新华社发布消息公布为“高山剧”;2008年,高山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都高山戏,分布于与武都毗邻的宕昌、康县、西和、礼县、成县等地,主要流行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龙坝、安化、金厂、佛崖等乡镇,当地也为发源地。高山戏兴起于元末明初,有据可考的盛行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从“演故事”、“社火戏”、“哟嗬咳”到《辞海·文艺分册》对高山戏条目的确立,从1958年参加甘肃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到1975年参加全国文艺调演,武都高山戏经省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不断调查、挖掘、整理、加工、创作。特别是杨鸣键、崔敏勤、欧阳利保、张喜生、杨夫锐、张智平、杨智、王玉娥、后明春等在剧本创作、表演程式与变化、音乐标准与发展、乐器配备等多方面所做的工作,为现今的高山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演出团体从六位老艺人到兰州演出,到高山戏实验演出小组文工队,将高山戏搬进了剧院演出,空前兴旺。高山戏剧本于1980年由尹维新整理,在《甘肃文化》发表了《上京找夫》、《上京科举》、《马成宪讨亲》等并演出。先后有传统剧目《咸阳讨账》、《三女不孝》、《王祥卧冰》、《王麻子顶亲》、《杀狗劝妻》、《花灯记》、《顶缸》、《卢俊义上梁山》等。现代剧目主要有《两朵红花》、《挡车》、《一把麦穗》、《绣新春》、《请婆婆》、《开锁记》、《一袋化肥》、《三保参军》、《传喜讯》、《迎水桥》、《水库新曲》、《一担粪桶》、《丰收哨》、《夜校钟声》、《喜事重重》等。移植剧目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三世仇》、《儿女亲事》、《喜相逢》、《补锅》、《小保管上任》、《接过王杰的枪》、《并肩前进》、《向阳川》等。

高山戏的传统表演时间是每年的春节。由选举产生的“头人”负责演出,下设“戏母子”(编导)、“箱担”(管理人员)、“花儿匠”(负责道具者)等。从农历正月初五至十六每天日夜两场,演出前先在神庙祭祀,后在大场耍社火,然后上舞台,演员三次出进走场,接着是“唱小场”,由一丑角去演,旦角隔帘露脸唱“开门帘”。男角表演以跳、摇为基本动作,又称“凤凰三点头”;女角表演以扭、摆为基本动作。唱腔、道白用武都地方方言,由曲牌和小调共同组成,伴奏乐器文乐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打击乐有四页瓦、碟子、水子(即碰铃)、笛子扬琴等,武乐器有锣、鼓、镲。传统高山戏的表演,净、末、生、丑、旦角色齐全,唱腔基本完整,服装是地道的戏服,唱腔、道白用地方方言。现代高山戏已是集歌、舞、说、唱等表演为一体的大戏(唱腔、道白用陕西方言),乐器还加入了一些管乐。它的旋律和配器适宜于管弦乐演奏,后来还创作了一些优秀器乐曲,有独唱、表演唱、舞蹈音乐。(www.daowen.com)

由于分布较广,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人较多,但根据历来演出最为盛行的地域来看,主要传承人为尹志明、尹维新、李迎门、张义发、王俊德等。

(搜集整理:马长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