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电影节的导向性与合拍片的多元化创作
上世纪80、90年代,国产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和欧洲(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上崭露头角、迅速崛起,令世人侧目。但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入围或得奖的华语影片大多是武打片和文艺片,在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也是如此(表1-1,其中2001年《卧虎藏龙》和2007年《颍州的孩子》为获奖影片及其所获奖项,其他影片是年度参评影片及其所获提名奖项)。与2001年李安导演的华语合拍片《卧虎藏龙》获得五项奥斯卡奖的成就相比,与十年来内地电影产业化发展、合拍片创作多元化的现实相对照,自2008年中国电影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来直到2012年3月的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华语影片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入围奥斯卡金像奖评选。
表1-1 1991-2012年历届奥斯卡入围、获奖华语影片
另一方面,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入围的华语影片在国内的票房却不佳。例如,导演王小帅第一部进入商业院线上映的作品《日照重庆》入围2010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在国内仅上映三天,其最终票房不足400万元人民币,与其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相去甚远。此外,在柏林、威尼斯等几个国际级电影节上获过奖的《人山人海》[11]、《倭寇的踪迹》[12]等在内地电影市场中的票房表现也是不尽如人意。
2011年,华语电影缺席年初柏林和五月份戛纳两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当年8月,有四部华语影片入围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分别是:由香港导演许鞍华执导,刘德华、叶德娴、秦海璐等出演,以描写“特殊母子情”为题材的小成本剧情片《桃姐》;香港导演杜琪峰的《夺命金》;台湾导演魏德圣的新作《赛德克·巴莱》和内地导演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威尼斯电影节一向有推举青年导演的“传统”,[13]使得魏德圣、蔡尚君的新作得以入围,并有两部影片获奖:叶德娴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蔡尚君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尽管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有多部华语片参赛并有两部获奖,但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电影人集体转向商业片的现实、合拍片类型多样化的趋势与影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窘境。换言之,华语电影全面缺席2012年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似乎是一种必然。
2012年2月9日,第62届柏林电影节在德国开幕。中国导演王全安的新作品《白鹿原》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审查后在最后时刻入围竞赛单元,成为年度唯一参与金熊奖角逐的华语电影并获得最佳摄影奖(摄影卢茨·赖特迈尔),似乎弥补了2011年第61届柏林电影节没有华语影片入围竞赛单元的遗憾。而在此之前,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曾多次参加柏林电影节并且获得大奖,[14]例如,2007年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5年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2001年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2000年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近几年的华语电影与早期参加国际电影节的华语电影“致力于”评奖、“追求”获奖的初衷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参加国际电影节的目的更加注重市场发行,期望借助国际电影节开拓海外发行市场。(www.daowen.com)
2012年柏林电影节的全景单元参赛片、展映片、主竞赛单元参赛片、非参评片等都有华语影片参与展映,而且本届柏林电影节上多部华语影片,包括两部年度贺岁大片(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和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以及《10+10》、《LOVE爱》、《饮食男女2》、《大闹天宫3D》等只参展,不参赛,借助国际电影节的营销平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合拍片集体赴欧洲参加国际电影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市场的融合与拓展国际市场的意愿以及合拍片创作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由知名度高的摄制团队、导演以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外明星演员参与的合拍片大制作,使得中国大片的投资越来越大,各方都期望通过拓展国际市场补充国内市场的收入,因此积极拓展融资、发行、放映和销售渠道。但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的海外市场销售低于预期,国产电影海外市场逐渐萎缩”。[15]
进入21世纪以来,多以古装、武侠、魔幻为题材的华语片远离当下华人社会的现实,具有国际影响力、反映现代生活的华语电影不多已是客观事实。2002年以来,更多华语影片和中国电影人在参加国际电影节、推动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加注重国产电影的商业推广。在中国电影进入工业化、流程化发展的“转型期”,尽管多部合拍影片实现了全球同步放映和国际版权交易,[16]但在题材选择、价值观念、制作水准和营销运营等方面缺乏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合拍片以海外华人为主要观众群体的现状未有实质性改观。
当前,华语片在两岸三地电影市场繁荣和内地电影产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多只注重商业化,而缺乏艺术创新。尽管华语电影文化的传统植根在两岸三地,代表中国电影创作较高水准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老井》、《卧虎藏龙》、《英雄》和《桃姐》等华语电影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史上艺术创作与商业运作俱佳的经典案例,但是,如今华语电影在柏林、戛纳、威尼斯欧洲三大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等上世纪中国电影人、华语电影作品崭露头角的国际电影节上鲜有作品入围及获奖却已成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2012年5月16日至27日,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举行。华语电影参加戛纳电影节始于上世纪60年代,[17]陈凯歌、张艺谋、杨德昌、侯孝贤、王家卫以及相对年轻的姜文、王小帅等一批可以代表中国电影创作风貌的导演都有参加戛纳电影节或获得最高奖项金棕榈奖的记录和荣誉。[18]戛纳电影节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相对于柏林电影节关注影片的题材,较为严肃,偏重政治性,以及威尼斯电影节旨在鼓励电影人中的实验者以新颖的形式和独特的手法拍摄电影,它更加注重电影创作的艺术性和人文情怀,以鼓励艺术电影创作,吸引电影人参与展演、展映,历届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都以颁给业内公认(但未必卖座)的经典电影为荣。2012年4月20日,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主竞赛单元和其他单元的入围片目,仅有娄烨导演的《浮城谜事》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这是自2010年王小帅导演的《日照重庆》入围主竞赛单元并获金棕榈奖提名之后,华语电影连续两年缺席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此外,在一些较少受到媒体关注的海外电影节上,中国电影也以新的形象展开交流。区别于《花腰新娘》这类明显带有主旋律印迹的影片经常出现在中美电影交流活动中的一贯做法,像《Hello!树先生》这样的小成本并带有些许独立意味的影片在第五届亚太地区电影节上收获好评,主演王宝强在激烈角逐中力压风头正劲、获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男主角的扮演者莫迪荣获最佳男演员奖,并且被澳大利亚评委用来和卓别林比较,盛赞其表演“夸张而真实”。[19]亚太地区电影节在历史和影响力方面固然不能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相比,但这样的交流因为较少经济上的压力而更有其可贵之处,在地区内的文化交流中意义非凡。
由远及近,华语电影在参与世界各国与地区具有代表性、呈现文化多样性、题材和类型丰富性、地域广泛性的电影跨文化传播和全球电影市场的竞争时,在人才培养机制、产业资源整合、渠道整合与市场营销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入世”给中国电影工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使国内的电影工业和国际的电影工业进一步“接轨”,进口影片带来的激烈竞争以及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两岸三地电影人共同面对的压力。“后WTO时期的竞争,主要是比人才,比文化,比艺术创新……才能切实推进本土电影产业化的历史进程,真正开拓出一片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