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锣鼓
“音锣鼓”流传于山西和顺县一带。
相传,由庄王擂鼓聚将操演阵图演变而来,在当地流传有近300年的历史。活动于农历四月十八、七月十五的古庙会期间。
由21名男演员持7种乐器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挑头鼓者1人,头戴大额,挂黑三髯,穿红色箭衣,套黄龙马褂,黄灯笼裤,蹬快鞭,上围披肩,系丝绦,下绑靠腿,腰扎丁字带,背插鼓罩,俨然一副将帅气派。持音锣者、持小镲者各2人,戴罗帽,穿二节衣裙,系大带,背插三角旗,看起来精明强干。持铙者2人,戴绒球毡帽,挂白满髯,着道袍,系片带,显得老成持重。持钹者2人,戴红缨大额,穿箭衣,系大带,蹬快靴,分外英俊潇洒。持堂锣者4人,戴罗帽,穿道袍,系大带,看起来温文儒雅。挎平鼓者8人,戴罗帽,穿套衣,蹬快靴,系丝绦,扎大带,背插鼓罩,看起来既有文韬又有武略。(www.daowen.com)
挑头鼓是舞蹈的指挥者,表演开始由他站在台中,发出“起奏指令”,众人方开始进行表演。表演中由他发出“转奏指令”、“下接指令”才能变换场图走阵及变换动作。整个舞蹈过程中,众舞者始终围着他进行表演。步法以起伏性强的“迓步走阵”、跳跃性强的“跨跳步”和灵活性强的“圆场”步为主。
走场图案丰富多样,构图严谨多变,线条清新流畅,有“四连环套”、“横四排套∞”、“九星三盏灯”、“保帅走四门”、“三十二点将”、“磕头阵”、“八斗阵”、“八圪叉阵”、“巧扭十四环”、“二老道盘山”等20多个。这些走阵、摆阵都讲究成方成圆,有规有矩,场图的变化要求一气呵成。每一个场图有中心、有外围,有指挥、有执行。走阵时,既有单行、双行、四行排列规整,变化有序的图案,也有2人一组,3人一组,5人一组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图案。
表演时,演员手中所持的道具均为乐器,其音色分为高、低音两部分:其中音锣、小镲为高音部;平鼓、铙、钹为低音部;堂锣高低音都要参加,这样就出现了锣鼓乐长短句、高低句呼应的效果,即持高音乐器的演员“走而不击”时,持低音乐器的演员则“击而不走”,两部分互相交错、呼应,形成了音色上的鲜明对比、场图上的动静有序。锣鼓点有[长流水]、[八字鼓]、[麦棱鼓]、[四棱鼓]、[三二点]、[磕头鼓]、[连头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