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 鼓
“迓鼓”,又名“讶鼓”。流传于山西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地。
据有关记载,该舞源于宋代。最初是军中的舞蹈,“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装之状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七)也有一种说法,王子醇和西夏对阵时,先把军士百余人组成迓鼓队摆在全军阵前,敌人见了大吃一惊,军士们趁机出击,因而得到胜利。
迓鼓,活动于元宵之时,元·张可元《折桂令·幽居次韵》载:“撺断着小丫环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迓鼓的表演装扮各类人物角色,朱熹曾说:“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然无不有,但都是假的。”(《朱子语类》卷139)从元·吴弘道《越调斗鹌鹑·元宵》:“闹穰穰的迓鼓喧天”和明·朱炖《黄钟醉花阴》散套:“舞迓鼓,欢声恰似雷”记述,可见其表演时气氛热烈,欢呼声激荡。清代,山西晋中一带迓鼓活动还很兴盛。据嘉庆年间修订的《介休县志》风俗卷载:“元宵……少年迓鼓踏歌,交错于道,三日不绝。”
流传至今的迓鼓,保留着两种表演形式,一为说唱型,一为走阵型。名相同而形态迥异,便有了“文迓鼓”与“武迓鼓”之分。(www.daowen.com)
清末民初,“文迓鼓”的表演形式是“三人迓鼓”。演员皆男性,1人打鼓、镲,扮老太婆,称“挎鼓老婆”;1人打锣兼说白,扮丑角,称“傻毛儿”,1人持彩扇、手帕,扮大姑娘。传统节目有《盼五更》、《表古人》、《拜年》等。民国二十五年前后,发展成“八人迓鼓”。大姑娘增至2人,并增加了洋人、商人一类角色。节目有歌颂辛亥革命的《共和军》以及《吹炮台》、《补二婚》、《打麻将》、《后继母》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配合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活动,出现了《七七事变》、《二五减租》等节目的“十二人迓鼓”。1947年,华北土改工作队干部杨淑华曾对迓鼓进行了改革,去掉了“挎鼓老婆”、“傻毛儿”一类角色,动员妇女演出,使该舞演出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后,“文迓鼓”受到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的重视,由农村传入城市、工厂,并搬上舞台,表演形式呈现出多样化。
传统的“文迓鼓”,舞蹈的特色是掏场子,有“走场”、“单八宝”、“双八宝”。丑角走“跑跳步”,其余多走“圆场”,间以“十字步”。双手顺势绕“8”形。说依方言,讲究合辙押韵。语言亲切风趣,叙述平缓流畅,富于音乐感和幽默感。歌唱为一曲一目,无伴奏,大家聚于一处,引吭高歌。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边击乐边舞蹈,舞毕而说,说毕而唱,如此反复。
武迓鼓
“武迓鼓”流行于阳泉市平定县境内。具有武舞风范。“武迓鼓”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战争生活的舞蹈。演员21人,扮作梁山好汉或古代将士,各持一件打击乐器(在舞蹈中视为“兵器”),计音锣9面,云锣4面,银锣2面,铙、钹、镲各2付,边击乐,边变化出各种行军破阵的场面。主要舞步有“丁字步”、“扭步”、“马步”、“弓箭步”、“垫步”等。动作有“朝天转”、“老鹰抓鸡”、“海蚌展翅”、“蛟龙出水”等。曲牌有[狗相咬]、[杀四门]、[大磨面]等。锣鼓点结构严谨,与所演阵图紧密相连,随着不同的鼓点,摆出各种不同的阵图。行进时,纵队而行,“帅”居中,龙旗前导,鼓乐齐鸣,好似一支赴敌的军旅。场地间,在“帅”的指挥下,诸“将”且鼓且舞,环之绕之,变换着各种阵法图案。其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阵”两部分。“耍回”表现战前将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情态;“走阵”通过不同阵法的变换,象征攻城掠地的过程。阵法有:剪股阵、四人阵、老龙盘窝、八人阵、蜗牛阵、六郎回头、烧纸阵等。“耍回”和“阵法”串连使用,构成舞蹈的基本形式。步法特点为“踏”。踏者,即按节拍压步而行之。在视觉上给人以“压”之感,故有其俗名“压鼓”。剧目有:《朱仝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李自成进北京》。在演出过程中,剧目名称的改变,只是演员装束在起变化,而舞蹈形态不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