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山西民间舞蹈-花鼓:万荣与翼城流传久远

山西民间舞蹈-花鼓:万荣与翼城流传久远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花鼓“花鼓”因长期以来主要流传于晋南地区,故也叫“晋南花鼓”。其中万荣、翼城又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上至华发老者,下至垂髫孩童,人人都会打花鼓。花鼓的历史源远流长。花鼓以木为帮,鼓面蒙牛皮。万荣花鼓以打鼓为主,边击边舞。翼城花鼓集打鼓与表演于一身。

山西民间舞蹈-花鼓:万荣与翼城流传久远

花 鼓

花鼓”因长期以来主要流传于晋南地区,故也叫“晋南花鼓”。其中万荣、翼城又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上至华发老者,下至垂髫孩童,人人都会打花鼓。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绕城西北东南走,处处皆闻花鼓声。”

花鼓的历史源远流长。一首古老的花鼓歌词这样唱道:“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据翼城县杨家庄村的几位老者回忆,这首歌词曾刻在一块黑底金字牌匾上,下面还刻有“大唐贞观三年”的字样。早先,这块牌匾就一直供奉在村东的杨家祠堂内,上几辈老人每年都要上香祭奠,尊为“传家宝”。抗战时期,木牌被日军烧毁。土改时,祠堂亦被拆除。

在大同华严寺(北魏时期)的一石柱底础角上雕有一个胸前挎鼓的伎乐童子形象,所背鼓之形状,挎鼓的方法,特别是半蹲、伸脖的造型神态,与今之翼城花鼓如出一辙。此外,大同市南郊石家寨出土北魏时期的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也有伎乐童子像,胸前挎着鼓。

花鼓以木为帮,鼓面蒙牛皮。

万荣花鼓以打鼓为主,边击边舞。因挎鼓的位置不同,有高鼓、中鼓、低鼓、多鼓之分。击高鼓者,多扮青年,将鼓挎于紧贴下额的地方,鼓的基本击法有:鼓上搂槌、鼓下搂槌、鼓前搂槌、前推后挑、左槌倒搂,背后搂鼓等。基本动作有:勾鼓跑步、正步半蹲绕膝击、正步半蹲掏裆击、虚步掏裆击、弓步掏裆击、顺腿绕膝击、提腿掏裆击、单腿掏裆击、骑马蹲裆击等,腿部的动作常常有跳跃性,节奏也较快,配以头部晃动,显得紧凑急促,火爆热烈。击中鼓者多扮壮年,将鼓挎于胸前,动作基本与击高鼓者相同,但跳跃少,动作幅度小,显得稳健扎实。击低鼓者扮老头,将鼓挎于左腰旁,双手持硬槌,右手握槌中部,使槌的两头都可击鼓,从而形成撇击、挑击、绕击、甩击、拉击、戳击、搂击、勾击、点击等单一击鼓动动作。每次击鼓后,臂顺势依弧线划圆,连接产生出很多多变又流畅的动作组合。基本动作有:老头步、收点势、蹲裆拐线、一点油势、滚鼓势、五槌势、单手连击、撇击划圆、挑击划圆、连勾击、背后连击、甩鼓、三闪势、四槌势、左槌转击、单腿跪地掏裆击、坐地挎裆击、仰面躺地绕膝击、仰面躺地掏裆击等20多种。舞时,步法多为“骑马蹲裆势”,而两腿重心始终不停地左右移动,胯也随之扭动,辅之以臂的甩动,不规则的晃头,形成了既精湛的击鼓技艺又诙谐幽默的风格特点。击多鼓者扮相随意,将鼓挎于额前、肩上、胸前、腰旁、大腿、脚面等部位,数量以2—8个为宜。击鼓时,有头、胸两鼓的组合动作,额、胸两鼓的组合动作,头、肩、胸三鼓的组合动作,头、肩、胸、腰四鼓的组合动作,及五、六、七、八鼓连续击打的动作。腿部动作主要是“踏步半蹲”、“骑马蹲裆势”。高、中、多鼓还可在桌上击鼓表演,亦可头上顶灯或顶碗击鼓表演,可绕长凳击鼓表演;也可在2人抬的棍子上,单腿站立击鼓表演,还可将腿勾在棍上,倒挂着击鼓表演。此外,还有以花鼓为主带女苗子和小丑的表演,即由1名花鼓手在前,引出众持小锣的女苗子和1名持拨浪鼓的小丑,在场上走圆圈,变换“龙摆尾”等队形后,花鼓手在场中即兴表演,女苗子则走轻盈的“圆场步”,敲击呆锣,变换“枣花”、“绕心掏花”、“八字连环”、“剪子股摆尾”等队形,并不时与自由走动的小丑戏逗,直至高潮方告结束。然后,演唱民歌小调,开始新的表演。演唱曲调有[绣荷包]、[割韭菜]、[小放牛]、[剪花]、[高调]等。唱时不舞,舞时不唱。

伴奏主要用锣鼓点,花鼓、呆锣,既是舞者的道具,又是主奏的乐器,大锣、钹等为场外伴奏。击[流水]时,可尽情地舞动,显示技能;[小收点]则是变换动作,走新场图的信号;[四槌]鼓点上下句对称,要求动作也左右对称;[一点油]鼓点舒缓,动作节奏缓慢,舞姿优美;[紧三槌]突出了一个“紧”字,用于舞蹈结束之时,也是整个表演的高潮之点。

翼城花鼓集打鼓与表演于一身。有多种表演形式:

1.男鼓手集体表演。

众鼓手挎鼓于胸前,一出场,鼓点就打得非常急促,双脚快速移动,变化出各种队形,鼓点越打越急,一鼓作气地完成全部动作,最后集体亮相结束。

2.男女鼓手对打。

女鼓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参加演出的,动作和男鼓手一样,节奏快动作幅度大,欢快活泼。(www.daowen.com)

3.多鼓表演。

1个演员身挎多个鼓,称作“满天星”,在原地表演娴熟的击鼓技巧。只见鼓手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飞舞缠绕,无论是蹲下打鼓、跳起来击鼓,还是左旋右转、拧腰甩膀、踢腿跺脚,鼓点始终清脆响亮,连接不断。

4.杠上表演。

鼓手们边击鼓,边爬上杠(单杠双杠、高低两层杠),用身体摆出“空中取酒”、“仙人过桥”、“蝎子倒爬”、“老虎大张口”等集体造型,既有高难的技巧性,又有令人惊叹的惊险性。

5.2人打1鼓,俗称“二龙戏珠”。

2个鼓手分别咬住鼓环一侧的绸带,将鼓手吊于空中,然后转着打,跪着打,掏腿打,一进一退朝四个方向来回移动,最后,2人将鼓挑起,共同抱住以示友好。

6.以花鼓为主带女苗子和丑角的表演。

常用的击鼓法有:正击、勾击、漫头槌击、双击槌击、推拉槌击、拐槌击、乱翻槌击、扬手槌击、磕打槌击等。击鼓时、右手用甩劲,使鼓声爆、脆、响、亮,左手要连续抖击,使鼓发出一串颤音,常用的动作有:后勾跳、猴步、慢九步、颠颤步、双跳步、曲步、跺泥步、逼逼步、掏腿矮子步、云步、冲步、滑步、大蟒翻身、十二槌、三摇头、掏腰槌、转身槌、缠腰花、弓步碾转等近40个。双人组合动作有:交错对打、跳转对打、对鼓、造型对打等10多个。舞时,上身动作变化多样,下身则多用“大八字步半蹲”、“弓箭步”。体现出:上身灵,下身沉的风格特征。有民谚称:“气势逼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节奏快。”

多鼓老艺人

虽然表演形式不尽相同,但主要特征是动作矫健,刚劲有力。表演者以双膝略屈骑马蹲裆为基本姿态,尽情地蹦、跳、扑、闪、碾、转以及手臂的奋力推、拉、绕,再加上拧、涌、耸、晃、扭、摆、颤的动律,大有龙腾虎跃之感,展翅翱翔之势。那急促的节奏、奔放的动律、挥洒的双臂、欢腾的舞步,充分显示舞者激越奔放如飞似跃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华夏民族的气质和神韵。从总体上体现出中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气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