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西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地域文化总是塑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山西民间舞蹈受三晋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其表现形态及与此相契合的内在情感,无不烙上地域的印记。新中国成立后,晋南仍是山西歌舞的中心。山西民间舞蹈虽有南、北、中之分,但有共同的总体特质。在三晋文化氛围中孕育,在三晋文化土壤中成长,山西民间舞蹈周身奔涌着晋文化的血液。

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特征

不同的地域文化总是塑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山西民间舞蹈受三晋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其表现形态及与此相契合的内在情感,无不烙上地域的印记。究其发展亦可分为三个发展区域。

一是晋南。晋南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音乐、舞蹈繁盛之乡。从长治发掘的战国时期编钟、编磬及两列乐伎伴奏下,两人舒袖对舞的一组陶俑中,可窥见当时乐舞一斑。从运城汉墓中出土的“百戏楼”中,可见百戏在当地也曾盛行。盛唐时期,河东经济、文化大发展,人才成批涌现。同时,唐代宫廷乐舞在晋南也有流传。元灭金后,山西遭到空前浩劫,“斯时太原、平阳掳掠一空。”(《山西国土资源》)直到明清时期,三晋文化趋于封闭保守,但属于下里巴人的大众文艺却呈现出勃勃生机。金院本、元杂剧以及民间“社火”遍及城镇和乡村。仅从侯马、襄汾、新绛、稷山出土的砖雕看,就有腰鼓、舞狮、扇舞、跑驴、秧歌等多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此外,丁村明清木雕社火图中,有《竹马》、《狮子》、《大头舞》的造型。之后,孔尚任写的竹枝词中,对“歌舞从来上帝阶”的平阳地区闹红火的盛况和舞蹈艺术表现情况作了生动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晋南仍是山西歌舞的中心。在全省234种民间舞蹈中,流布在晋南的舞蹈占全省舞蹈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中,“鼓舞”颇具有晋南的地域风采。其特点为:气势宏伟壮观,节奏热烈激昂,动作刚劲洒脱,情绪开朗风趣。在众多的鼓舞中,《花鼓》独树一帜,成为山西有代表性的主要舞种之一。表演者以双膝略屈的“骑马蹲裆势”为基本姿态,尽情地蹦、跳、扑、闪、辗、转,以及手的奋力推、拉、绕,再加上拧、涌、耸、扭、摆、晃的动律,充分显示舞者激越奔放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原文化的气质和神韵。

二是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地区。这里不但产生过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家,而且开设票号、钱庄、布庄和茶庄的晋商闻名天下。他们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民间舞蹈的动力,每逢节日,各地的大户自愿集资筹款,为民间舞队添置新装,修缮道具,支付费用,使舞蹈形式年年有新变化,个个出新花样。在这样的氛围中,《小花戏》脱颖而出,成为晋中舞蹈的自豪,山西舞苑的奇葩。《小花戏》以歌表情,以舞传神,以扇达意,以戏引人。“花、跳、走、扭”为其主要特征。从《小花戏》颠颤靠膝脚,扭摆靠腰胯,花哨看彩扇,颠跳拧扭带飘摇的动律中,表现了人体向上跃动,向外部空间拓展、延伸的倾向,是晋中人开拓性心态的人体表现,是三晋文化精神在民间舞蹈中的投光。

三是晋北地区。这里自古以来是塞外,从秦汉至明清,一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作为中原华夏族的晋与北方游牧民族毗邻接壤、交往频繁的地域。他们之间或是通过征战侵伐,或是友好往来的形式,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及民俗风情方面进行着长期不断地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因此奠定了三晋文化的基本格局,即中原农耕文化同北方游牧文化的二位一体,从而,使山西晋北的民间舞蹈呈现出粗犷豪放,凝重古朴的风格。《踢鼓秧歌》代表了晋北舞蹈的特色,该舞在表演形式上,既继承了汉族的传统,又保留了蒙族风格,将胡汉两种文化糅合在一起。在表演中,踢的力度,拧的狠劲,具有草原生活粗犷、强悍的风格,而走的沉稳,扭的自如,又体现出农耕生活稳定、延续的特点,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形成的三晋舞蹈文化。

山西民间舞蹈虽有南、北、中之分,但有共同的总体特质。在其表现形态上,有本质上相同的艺术特征:

(一)民族生命与生存的情感宣泄。

山西位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十年九旱”给三晋人民造成恶劣的生存环境,在被水制约和与水抗争的生存活动中,他们的民族心理指向能呼风唤雨、吉祥如意的神灵身上,因而,大多数民间舞蹈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当地的庙会祭祀活动,在这些沉重而神秘的礼仪中,人民以集体的力量向大自然做出顽强的抗争,以表达人对生命、生存所作的巨大努力,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在这里得到悲壮的体现。特别是在山西的鼓类舞蹈里,充满了近似原生态的生命体验,那发扬蹈厉的舞姿,震天动地的锣鼓声,汇成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完美地展示了山西人民雄浑壮观、崇高的整体力量。(www.daowen.com)

(二)集词、乐、舞于一身的综合能力。

在山西民间舞蹈中,无论是载歌载舞的,还是歌舞相间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词、乐、舞于一身。词的演唱,具有触景生情、即兴赋词、出口成章的特点。流传至今的歌词,大多是在每次的演唱中,被观众认可,经过淘汰、筛选出来的艺术精品,继承了《唐风》、《魏风》“情发于声,讽喻时政,咏叹劳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也体现出文学对舞蹈的熏陶。音乐与舞蹈的配合,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乐器作为演员手中的道具,边击乐,边变换出各种动作;其二是乐器配合舞蹈起伴奏作用。如“锣鼓点”与动作是丝丝入扣的配合,“唢呐曲牌”与舞蹈是形神意合的烘托配合,“弦乐曲谱”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伴奏配合。

(三)武术与舞蹈融为一体的崇勇尚武之风。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历来是军事要地,这里的人崇勇尚武之风久而沿袭。所以,徒手拳术,刀枪剑戟,自卫防身之习颇为盛行。清代,仅朔县就有“武房”120个,武举40多人。“武房”与“舞房”结合,舞蹈与武术相融会,形成了既有舞蹈韵味,又有武术气势的山西民间舞蹈。这些舞蹈集中地体现在“武技类”中,如《火流星》、《剑舞》、《刀舞》、《节节高》、《霸王鞭》、《高跷》等。

(四)戏剧与舞蹈结合的表现情节功能。

山西享有“中国戏剧摇篮”之誉。在金元时期,晋南平阳的戏剧活动就颇为盛行,金院本、元杂剧演出遍及城乡,至明、清两代,又是梆子、乱弹等地方戏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受此影响,在山西民间舞蹈中,吸收了戏曲人物形象来造型,设置了各种角色、行当的动作和姿态,为舞蹈表现情节奠定了基础,从而构成了舞蹈表现情节的艺术功能。

在三晋文化氛围中孕育,在三晋文化土壤中成长,山西民间舞蹈周身奔涌着晋文化的血液。正由于它所具有的三晋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的舞蹈形式,成为中华民族舞蹈百花园中一株别具一格的奇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