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情对脑髓病的影响
“七情”的最早记载见于《礼记·礼运》篇:“何谓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至《黄帝内经》对情志的论述,总结起来为“五志”,即怒、喜、思、忧、恐,是根据与五脏相配而确定的。至宋代医家陈无择,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七情”学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说:“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从此,情志学说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
七情,是一种情志变化,本身是机体对各种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精神活动,若这种情志活动是协调的,不但不会成为疾病的病因,而且能起到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例如,喜为心志,在正常情况下,可使血气和调,营卫通利,心情舒畅。若其异常则发为病变,影响脑主神明的功能。
随着目前生活条件的好转,从病因来分析,外感六淫为患相对减少,而内伤七情渐渐增多,其发病与社会因素(如家庭、婚姻、工作、事业)、季节、身体状况有关,并根据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反应。
情志为病,主要包括不及和太过两方面。过则为“淫”,使人体功能失于调节,出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等症,影响脑神的功能,如《吕氏春秋·尽数》所说:“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同样,若情志不及亦影响人体的功能,如《灵枢·本神》篇所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另外,情志活动是以气血为基础的,所以在分析情志病时,不仅要考虑到相关的脏腑,还要考虑气血的虚实,如恐为肾志,怒为肝志,当气血异常时,都会相互影响,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1.喜 喜为心志,在生理状态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气血和调,使其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以使脑有所养,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喜无节制,暴喜过度,则使心气涣散,神不内守,出现神志恍惚,甚至失神狂乱、嬉笑不休等。如《灵枢·本神》篇所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因喜而病的患者,因过于高兴,嬉笑不休,心气涣散,心血不束,脑失神明,甚者神气不敛,外越而亡。(www.daowen.com)
2.怒 怒为肝志,在生理状态下,怒可助肝以疏泄气机,使肝气条达而不郁,但若过于愤怒,怒则气上,使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扰乱脑神,蒙蔽清窍,出现头晕,面红目赤,甚则昏厥卒倒。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若素体肝阳偏亢者,加之大怒,常可使气血并走于上,轻者头痛、头晕,重者失语、肢体不遂、不省人事,甚者死亡。
3.忧悲 忧为肺志,指忧愁、苦闷。悲指悲哀、伤心等。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其为病,悲(忧)则气消,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如《素问·举痛论》所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由于肺气耗伤,气机失常,从而影响脑的新陈代谢,临床上见到忧悲所伤的患者,常表现为少气无力、气短懒言、言语低微、面色不华、行动迟缓等失神症状。
4.思 思为脾志,指思念、怀念这类情感,若过度,“思则气结”,耗伤心神,影响脾气,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当气机结而不行,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气血不足,脑失所养,髓海空虚,出现“元气一时不能上转入脑髓”而发为病患。
5.惊恐 惊指惊吓骇怪,恐指恐惧、害怕,两者意近。正常时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若过度则出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的证候,恐则气下而不得升,脑居高位无气可奉,惊则气乱而乖异,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对此原因所引起之脑病,中医学很早就有明确认识,如《素问·奇病论》说:“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明确地指出了惊恐可导致脑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