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的生理
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但从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历代对脑的认识都是散在的,绝大多数医家遵《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之说,重心而轻脑,把脑的功能归于心及其他脏腑。近年来,通过中医对脑病的研究,如对头痛、眩晕、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痫症等病的证治,进一步加深了对脑的功能的认识。
1.脑的生成 脑为髓之海,脑髓是脑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由三部分所组成:一为先天之精所化生,如《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二为后天肾精所转化,精化髓而充于脑;三为水谷化生,如《灵枢·五癃精液别论》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外溢脑髓”。故脑髓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又得后天水谷的补充和肾精的转化,以保持其充满。
2.脑的功能 脑为元神之府,主神明。《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西汉《春秋元命苞》中有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的记载。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总则》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等,均论述了脑与神明相关。
通过对脑主神明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脑有主思维、主记忆、主意念、主运动、主任物等作用。
(1)脑主思维:思维是人体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包括认识并分析事物,作出判断,对不同的外界事物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反应,并能通过机体自身进行调节。这些功能,都与脑密切相关。“脑”字繁体写作“腦”,它是由“月”“巛”“囟”三部分构成。“月”乃肉身之象形,“巛”乃头发之象形,“囟”乃未闭头颅之象形,三者合而为“腦”,提示脑是一种有缝隙的、可以摄取外界信息的器官。
除“脑”字外,“思”“虑”“(憂)”这些包括“囟”和“页”这种代表头颅符号的字,亦说明在这些汉字诞生之前,古人已认识到头脑与神明活动的关系了。
“思”是一个会意字,篆文写作“”,"”的上半部分是“(囟)”,下半部分为"(心)”,许慎解为“思”字从囟从心,故“思”的结构表明,其创制者认识到“思”与心和脑的功能有联系。进一步分析""和""在"”字中的排列位置,可提示在当时似乎更侧重于思维和脑的关系。
又作“憂”,由“页”和“心”组成,“页”指头颅。这个字也证明它的创制者认识到忧愁之类的精神活动既关于心,亦属于脑,且重在脑。
当然关于情志活动与“心”字有关联的汉字则为数更多,不胜枚举,其原因与当时古人认识事物的条件有关。
(2)脑主记忆:脑主记忆是说脑有记忆事物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髓来实现的。髓海的充足与否决定着记忆力的强弱,髓海充足则记忆牢固,不足则反之。这种记忆力从无到有,自弱到强,随年龄增长到一定范围后又逐渐减弱,正如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所言:“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忆,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于脑中。”汪昂进一步指出:“今人每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在通常的认识中,记忆力多归于肾,若记忆力差则责之肾精不足,用补肾益精的方法使之改善,实际上这是一种补肾荣脑的方法,通过精髓的相互转化而实现其功能。
(3)脑主意念:中医理论中没有脑主意念的术语,但在经典著作中有类似现象的描述,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事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从文中“气出于脑”“想心如日”等,说明了脑有主意念的功能,而且对五脏各有所比,就更加突出了脑的主导作用。由此还可以看出,脑主意念不仅有其生理意义,亦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如在此就表现为预防,是人的主观意念所起的作用。(www.daowen.com)
(4)脑主运动:脑与运动有密切关系,肢体之轻劲有力或懈怠安卧皆由髓海充足与否来决定,如《灵枢·海论》所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胫酸眩冒,懈怠安卧”。临床上常看到一些大脑发育不良的儿童,中医多称为“五迟”,小儿长至二三岁尚不能行走,这就是由于脑髓不充所致。另外,头部外伤后肢体活动障碍亦是很好的证明。
(5)脑主任物:脑主任物是说脑有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脑本身不与外界相通,对外界事物亦无反应,但它可以通过目之视、鼻之嗅、耳之闻、口之味,把一些表面的、片面的、具体的现象反映于脑,由脑承受并加以综合。如明代王惠源《医学原始》所说:“五官居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五官和五脏有一定的配属关系,起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亦与脑相关,两者都不能否定。
脑与目:目为视物之官,所视之物反映于脑,两者通过目系而联结,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王清任《医林改错》说:“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当脑的功能正常时,目才能别黑白、审短长、视分明。两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目病可以及脑,脑病也可以及目。“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如当阳热亢盛而出现“煎厥”时,因脑之为病亦可引起目盲不可以视,临床中头痛及目或目痛及头则更为常见。另外,在唐代《唐书·西域传》中有“拂菻有善医,能开脑取虫,以愈目青”之记载,说明早在唐代就认识到了目与脑的关系,并以此为根据治疗目疾。
脑与鼻:鼻有主嗅之功能,当脑的功能正常时,鼻才能正确地辨别气味,其机制在于鼻通于脑。如《医林改错》所说:“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初生时,脑未全……鼻不知闻……至周岁,脑渐生……鼻微知香臭……至三四岁,脑髓渐满……鼻知香臭”。在临床上,从某些疾病的病理变化上亦能看出两者的关系,有的因头部外伤而出现鼻不闻香臭或嗅觉异常,亦说明两者的关系。
脑与耳:耳主听觉,声音由耳传入脑。脑髓满则耳聪,脑髓不足则耳鸣。《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决气》篇说:“脑髓消,胫疫,耳数鸣。”王清任指出:“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当听到自己所喜闻的声音则悦耳舒适,而闻及较大噪声或厌烦的声响,则常引起头痛,故有人提出“病从耳入”。目前临床上有人用音乐疗法来治疗脑病,也是以耳与脑的联系为依据的。
脑与舌:舌为心之窍,不少心的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阴不足则舌红少苔,心火上炎则舌尖赤。此外,舌更大的功能是帮助发音,进行语言交流,在这一方面,脑起着很大的作用。对此,古人早已有所领悟,如《春秋元命苞》说:“脑之为言是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云:“小儿初生时,脑未全……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言语成句”。说明语言是由大脑产生出来的,其正确表达则是大脑与舌的共同作用。临床上对于一些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出现失语,用补肾益精、祛痰通络无效时,可用麝香、冰片、牛黄、石菖蒲、天竺黄等来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究其所以,这是通过醒脑开窍来实现的。同样,头部外伤可突然出现失语,亦说明了脑与舌相关。
有关脑和五窍的关系,道家对此有较好的认识。如晋代的著名医学专著《黄庭经》对此进行了总结。《黄庭内景经·至道章第七》说:“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明确指出了五窍隶属于脑。
3.脑的特性 脑为清灵之府,喜静恶扰,藏而不泻,宜伸忌郁。
头者诸阳之会,居位最高,内含脑髓,主神明以统全身。喜静恶扰,静则能发挥其神明之功,以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无以所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两不相干。当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气机逆乱时,常可以上扰清灵之府而为病。如大怒而血菀于上,可致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大便秘结,腑气上攻可致神昏谵语;阴虚阳亢,肝风上扰可致摇动震颤;痰饮上扰可致头重眩晕;瘀血内阻可致头痛。当头部受到撞击而扰动髓海时,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重者昏迷,甚则危及生命,这都是失静受扰所致。
脑为奇恒之府,含脑髓藏而不泻,并靠后天水谷及肾精转化给以补充,藏则充满而保持脑的功能,泻则不足而发为病态,如头部外伤或用脑过度等都会引起髓海不足的病变。
脑主神明,性喜伸,调和畅达而发挥作用,若郁结不通,则导致七情为病,这与肝主疏泻又密切相关,如张仲景所说:“情志之郁,因郁而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