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恶心呕吐症状及治疗:实用中医诊疗手册

恶心呕吐症状及治疗:实用中医诊疗手册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恶心、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凡能有损于胃的病证,皆能引发恶心、呕吐。如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或胃阳不振,胃阴不足,胃失和降等均能引起恶心、呕吐。患者于5年前患恶心,无呕吐、泛酸等症,伴头昏、便秘,经对症治疗不效。症见恶心,腹胀,便秘,头昏,无泛酸、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恶心呕吐症状及治疗:实用中医诊疗手册

恶心、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凡能有损于胃的病证,皆能引发恶心、呕吐。如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或胃阳不振,胃阴不足,胃失和降等均能引起恶心、呕吐。《丹溪心法·吞酸》说:“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后世李杲又以为寒。明·李中梓《医宗必度·呕吐哕》说:“在《素问》则以为热,东垣又以吐酸为寒,何也?经言始受热中,东垣言未传寒中。总之,壮盛人多热,虚弱人多寒。”是故本证当分寒热。清·高鼓峰《四明心法》中说:“凡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东垣言其因,河间言其化。盖寒则阳气不舒,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然总是木气所致。”

【病因病机】 由于感受外邪,浊气犯胃,胃失和降,或饮食不节,停滞不化,胃气不降,或情志失调,肝郁犯胃,胃气不降,或邪伤胃阴,胃失濡润等,均使胃气上逆而成恶心、呕吐。

临床症见胁胀胃痛,心烦易怒,恶心呕吐,泛酸嘈杂。

嘈杂之状,张景岳说:“其为病也,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莫可名状,或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作痛。”

【辨证用药】 本证病机在于胃气不降,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主。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四七汤加减,或戊己丸合二陈汤加减。

处方一: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大枣、紫苏叶、厚朴、茯苓、佩兰。

方中旋覆花、代赭石疏肝和胃,调郁达降;半夏、茯苓、生姜、大枣和胃化饮利湿;紫苏叶、厚朴、佩兰祛湿化浊,理气制冲。共收和胃降逆、健脾利湿、化浊止恶的作用。

处方二:黄连、吴茱萸、白芍、半夏、陈皮、茯苓。

方中黄连苦寒泻火;吴茱萸辛热入肝,可使肝胃和调,又可以热反佐制黄连之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半夏降逆和胃而止呕;陈皮、茯苓理气健脾和胃。

【典型医案】

例一

李某,男,77岁,退休职工。主诉恶心5年,加重1个月。患者于5年前患恶心,无呕吐、泛酸等症,伴头昏、便秘,经对症治疗不效。

症见恶心,腹胀,便秘,头昏,无泛酸、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证属年迈体虚,正气不足,运化失职,湿浊犯胃,胃气上逆而恶心作矣。治当降逆和胃,祛湿化浊法。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

处方:旋覆花15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半夏15克,藿香15克(后下),紫苏叶15克(后下),茯苓20克,厚朴15克,佩兰10克(后下),神曲10克,白芷10克,火麻仁15克,生姜3片。2剂。水煎服。(www.daowen.com)

二诊:上方服后恶心减、腹胀见轻,原方6剂,继服。

三诊:上药服完后,症状基本消失,停药。

例二

毕某,男,48岁,干部。主诉素有胃脘部疼痛,经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症状时好时犯,最近因事生气而郁怒肝伤,肝气不舒,胁痛时作,肝郁横逆犯胃,胃脘嘈杂痞胀,频频恶心,呕吐泛酸,便干。

症见胁痛脘胀,嘈杂痞闷,恶心频作,呕吐泛酸,大便干结,面红,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此乃肝郁犯胃所致。治以抑肝和胃、清热降逆法。方用戊己丸合二陈汤加减。

处方:黄连15克,吴茱萸15克,白芍15克,半夏15克,橘红15克,茯苓20克,香附15克,山楂10克,麦芽10克,神曲10克,鸡内金15克,木香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5剂后胃痛已减,呕吐、泛酸大减,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原方再进5剂,诸症悉消而愈。

〔笔者按〕 戊己丸是左金丸(《丹溪心法》)加白芍而成,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功。从五行的母子关系中用“实则泻其子”来解释,即肝木火旺,用泻心火(黄连)方法以平肝木。左金丸在原书中又名四令丸,在《医方集解》中又名萸连丸。《医宗必读》说:“名左金者,使金令左行,则肝木有制也。”

【附方】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功用:和胃降逆,益气化痰。主治:胃气虚弱,痰湿内阻。

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叶、半夏、厚朴、茯苓、姜、枣。功用:疏畅气机,和胃降逆。主治:肝郁犯胃,胃气上逆证。

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功用:疏肝和胃。主治:肝脾不和。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见“咳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