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久咳不愈怎么治?中医诊疗手册推荐温药健脾治疗

久咳不愈怎么治?中医诊疗手册推荐温药健脾治疗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咳喘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皆为气机不利、升降出纳失常所致。故咳喘之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主诉咳喘半年余。患者于半年前发病,多处求治,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哮喘,用尽各种方法及各种抗生素,后又用中药70余天,均未收效。证属久咳体虚,脾失健运之力,肺失肃降之功,肾失纳气之职,气机不利,而成咳喘。治疗之法宗寒饮者当以温药合之,用健脾豁痰、止咳定喘法。

久咳不愈怎么治?中医诊疗手册推荐温药健脾治疗

咳喘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皆为气机不利、升降出纳失常所致。本病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病因病机】 咳喘多责之肺脾两脏,久则累及于肾。故咳喘之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生于内,阻滞气机,肺失肃降之职而为咳为喘。清·张秉成说:“夫痰之生也,或因津液所化,或因水饮所成,然亦有因食而化者,皆由脾运失常,以致所食之物,不化为精微而化为痰。然痰壅塞气滞,气滞则肺失下行之令,于是为咳嗽为喘逆等证矣”(《成方便读》)。

实喘由于邪气壅肺,气失宣降,多由风寒痰浊等引起;虚喘本在肺肾,是肺不降气,肾不纳气,精气内虚而形成。张景岳认为:“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辨证用药】 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苓桂术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

处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

方中茯苓健脾利湿,祛痰化饮;桂枝温阳化气,温阳可化饮,化气以利水且又能平冲降逆,与茯苓配伍,一利一温,对于水饮滞留而偏寒者确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脾健则水湿自化;甘草益气和中。共收健脾化饮除痰之功。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为三子养亲汤。“方中以莱菔子消食行痰。痰壅则气滞,以苏子降气行痰。气滞则膈塞,白芥子畅膈行痰。三者皆治痰之药,而又能于治痰之中各逞其长,食消气顺,喘咳自宁,而诸证自愈矣”(《成方便读》)。

【典型医案】 杜某,女,8岁,学生。主诉咳喘半年余。

患者于半年前发病,多处求治,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哮喘,用尽各种方法及各种抗生素,后又用中药70余天,均未收效。近又加重,用激素、头孢噻啶、红霉素等治疗仍如故,经人介绍来求治。

症见咳嗽不止,呼吸时张口、抬肩、缩颈,喉中有水鸡声,咳痰不爽,面如满月,唇周及背部汗毛均已变黑变粗,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

证属久咳体虚,脾失健运之力,肺失肃降之功,肾失纳气之职,气机不利,而成咳喘。应用激素后遂成阳虚之证。治疗之法宗寒饮者当以温药合之,用健脾豁痰、止咳定喘法。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

处方:茯苓15克,桂枝5克,白术7克,生甘草5克,白芥子5克,紫苏子5克,莱菔子5克,紫菀9克,金沸草10克,杏仁5克,半夏9克,陈皮5克。10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咳喘改善,自述胸闷咳痰不爽。舌、脉同前。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

处方:半夏8克,茯苓15克,陈皮5克,生甘草5克,紫苏子5克,白芥子5克,莱菔子5克,金沸草8克,杏仁5克,桑白皮5克,五味子5克,川厚朴5克,白果5克。7剂。水煎服。(www.daowen.com)

三诊:服药后胸闷咳嗽大好,舌淡红、苔白,脉弦。此为脾肺阳不振。改用异功散加味。

处方:党参8克,茯苓15克,白术8克,陈皮5克,生甘草5克,五味子5克,胡桃5克,杏仁5克,海浮石15克,白芥子5克,川厚朴5克。7剂。水煎服。

四诊:服药后咳喘已止,体力渐复。以六味地黄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后。

随访1年,未犯病,连感冒亦未患。又随访2年,一直健康,不曾感冒。

【附方】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组成: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主治:痰壅气滞。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痰湿咳嗽。

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功用:健脾,益气,和胃。主治:脾胃虚弱。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大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