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梗风险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梗风险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血栓形成,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2.药物治疗原则通过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肌氧耗,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缓解期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梗风险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1)症状: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多由体力负荷或情绪激动当时诱发,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在2~15min内缓解,每次发作情况(包括疼痛部位、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相对不变。

(2)体征:无伴随疾病的患者平时体格检查多为正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第三或第四心音等。

2.辅助检查

(1)心电图:静息心电图有与症状同时出现的心电图ST段压低或T波改变;活动平板运动心电图阳性。

(2)核素心肌显像(静息+运动):包括201TI或99mTc-MIBI心肌显像。

(3)冠状动脉造影:对心绞痛诊断可能性大,临床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行此检查。

(4)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可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5)取静脉血查血脂、血糖和电解质等。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性质剧烈持久,伴动态典型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学变化。

2.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X综合征、心肌桥等病均可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3.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

4.心脏神经症

5.其他 不典型疼痛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原则 针对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降低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和给予有效的降血脂治疗可促使粥样斑块稳定。

减少血栓形成,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尽量避免各种确知足以致发作的因素。(www.daowen.com)

2.药物治疗原则 通过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肌氧耗,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缓解期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上述被认为作用持久的药物。

处  方

(1)轻症患者

①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0.5mg,5分钟后无效可重复1~2次;

②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mg,qd,如对阿司匹林过敏可使用氯吡格雷75mg qd;

③硝酸酯类药物:5-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5-mononitrate)20~40mg bid;

④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metoprolol)12.5~50mg,每日2次;缓释片95~190mg,每日1次;

⑤降脂药:阿托伐他汀10~40mg,qn;辛伐他汀20~40mg,qn;氟伐他汀20~40mg,qn;普伐他汀10~20mg,qn;洛伐他汀10~20mg,qn。

(2)症状较重者

①②③④⑤同轻症患者。

⑥钙离子拮抗药:地尔硫(diltiazem,硫氮酮)30~60mg,tid,其缓释制剂90mg qd或bid,或氨氯地平(amlodipine)5~10mg,qd。

曲美他嗪: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和增加葡萄糖代谢,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治疗心肌缺血,20mg,tid。

【注意事项】

1.硝酸酯类药物长时间反复应用可由于产生耐受性而效力减低,停用10小时以上,即可恢复疗效,因此该类药物使用要求有空白期。各种硝酸酯类药物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等,偶有血压下降。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头痛副作用最小。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2.β受体阻滞药应用时应注意:①β受体阻滞药与硝酸酯类合用有协同作用,因而用量应偏小。开始剂量尤其要注意减小,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副作用。②停用本药时也应逐步减量,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③低血压、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动过缓、二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应用。

3.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副作用有头痛、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水肿,尽可能使用长效制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4.他汀类降脂药主要副作用为肌痛、肌病、肌溶解及肝功能损伤,应注意肌痛症状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