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现代传染病护理学:白蛉热和病毒传播

现代传染病护理学:白蛉热和病毒传播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蛉热,又名三中热,是由白蛉热病毒引起的,经白蛉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白蛉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白蛉热病毒为虫媒病毒白蛉热群,至少有20个血清型,存在于白蛉体内,可经卵传代,使病毒得以长期保存。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患者也携带病毒通过白蛉叮咬传播,是流行期间主要的宿主。我国尚无白蛉热病例的报道。

现代传染病护理学:白蛉热和病毒传播

白蛉热(Sandfly fever),又名三中热,是由白蛉热病毒引起的,经白蛉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痛、结膜充血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病原学】 白蛉热病毒(phlebotomus fever virus)属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白蛉热病毒为虫媒病毒白蛉热群,至少有20个血清型,存在于白蛉体内,可经卵传代,使病毒得以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1.感染源和宿主 受感染的野生动物如啮齿类及树懒是重要的感染源。猴及鼠类等野生小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患者也携带病毒通过白蛉叮咬传播,是流行期间主要的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经媒介雌母白蛉叮咬野生动物或人而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本病分布于地中海地区,东亚、南亚、热带美洲林区,热带美洲本病流行与森林开发有关。我国尚无白蛉热病例的报道。

(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在流行区多见于儿童。

(3)时间分布:有季节性,与白蛉繁殖有关,多在夏秋季节出现,8月为发病高峰。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白蛉叮咬进入人体,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到达网状内皮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也可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d。(www.daowen.com)

初起为在白蛉叮咬处发生小的瘙痒性丘疹,可持续5d左右,再经过5d潜伏期后,骤起高热,24h内即达高峰,2~4d或以后下降,少数有双峰热,起病后伴头痛、肌痛、乏力、恶心、畏光及眼痛,结膜显著充血,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可发生猩红热样皮疹,有时可伴腹泻或便秘、颈部强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状,恢复较慢,要经过几次的反复发热而逐渐消退,可并发脑炎或脑膜脑炎。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减少,早期淋巴细胞减少为主,以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达40%~60%。

2.脑脊液 少数患者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3.病毒分离 病毒可在SPEV细胞中培养。

4.特异性抗体检测 特异性的IgM可作为早期诊断。

【诊断】

1.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依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尚无死亡病例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