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基孔肯雅病毒特点及感染源和宿主

基孔肯雅病毒特点及感染源和宿主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孔肯雅病毒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该病毒对C6/36、BHK21和Vero细胞较为敏感,可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1.感染源和宿主基孔肯雅病患者、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是本病的感染源和宿主。基孔肯雅病本身不会致命,但它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死于其他致命疾病。本病毒中和抗体存留时间长,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 disease,CHIK)是经伊蚊叮咬吸血传播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曲屈病”,因该病患者常有关节剧烈疼痛,不得不采取弯腰曲背的强迫体位而得名。也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多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流行,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严重或持续的关节疼痛、发热及皮疹。该病很少引起致命性感染,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该病毒具有3~4年的间歇性流行特点,大多是在雨季过后开始暴发流行。该病病原能在蝙蝠、非洲绿猴、黑猩猩、狒狒等野生动物间传播,在流行区的牛、马、猪、羊的血清中均能查出该病原的抗体

该病毒不耐酸、不耐热,加热58℃以上可被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杀灭病毒,在培养基中于37℃也仅能存活24h,其在宿主体外的存活情况不明,但病毒的酚提取物对敏感动物有感染性。该病毒对C6/36、BHK21和Vero细胞较为敏感,可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

流行病学

1.感染源和宿主 基孔肯雅病患者、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是本病的感染源和宿主。

在城市型CHIK病毒感染循环中,患者是主要感染源,隐性感染者是重要感染源,在丛林型疫源地内,低等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蝙蝠也可作为该病毒的自然宿主。

2.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而传播,在实验室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2008年法国报道:CHIK可通过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 人对CHIK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有的为隐性感染。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本病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我国未发现本病流行,但根据以往调查,云南边境和海南等热带亚热带的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过该病毒的传播或流行。

(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和东南亚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区,发病年龄多数为儿童。

(3)时间分布:本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因雨季时气温高、湿度大,既利于伊蚊的繁殖孳生,也利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但在一些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

【发病机制】 该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CHIK-V经蚊媒叮咬进入人体后可能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1次病毒血症,病初发热与第1次病毒血症期相对应。第1次病毒血症后病毒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脾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病毒侵入不同的组织、皮肤和血管,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机体产生的抗本病毒的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免疫损伤。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d,也可长达12d。突然起病,常无明显前驱症状。

1.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9~41℃,可伴寒战,一般发热1~7d即可退热,在病程第2或第3d发热,消退1~2d,然后再度发热,呈现出双相的“马鞍形”热程,称为“双峰热”。

2.病初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淋巴结肿大,有的患者可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3.皮肤表现:起病时面部及颈部皮肤潮红。有些患者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发病2~5d可在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瘙痒感,皮疹持续1~5d后消退,或可伴有脱屑。(www.daowen.com)

4.关节剧痛:是本病的核心体征,与发热同时,患者全身的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十分剧烈的疼痛,因剧烈疼痛而屈身不动,形同折叠。关节痛多为多关节和游走性的,主要累及手的小关节、腕、踝和趾等。疼痛伴随运动而加剧,并在早晨恶化,可使关节不能活动并影响睡眠,关节肿胀常见,但关节积液少见。与此同时可以出现全身性肌痛且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不能活动,最终可以恢复。

5.出血:在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本病患者发热后可伴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或出血斑,胃肠道出血等,但一般出血量不大。

基孔肯雅病本身不会致命,但它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死于其他致命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常规及生化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但绝对计数减少),血小板数正常或轻微下降。

(2)肝功能:血清ALT及AST增高,血浆白蛋白下降。血沉增快,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2.血清学检查

(1)血凝抑制试验: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份血清抗体有4倍以上增长时,有诊断价值。该法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中和试验:特异性高,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者可确诊。本病毒中和抗体存留时间长,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3)IgM抗体检测法: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单克隆抗体HI法或IF法:进行快速、简便和特异的实验诊断来确诊。

(5)PCR法:是病毒快速检测鉴定的重要技术手段。

3.关节X线片 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局部尚未发现其他特异性变化。

【诊断】 根据疫区、流行季节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临床上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史,有发热、急性关节痛/关节炎及皮疹三联征,应怀疑该病可能。但登革热、辛德比斯病和西尼罗热在临床上均可出现双峰热、皮疹和关节疼痛,故正确诊断应依靠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是病毒培养,但因病毒培养较为困难难以常规开展,快速诊断常用RT-PCR法,RT-PCR检测在第1次病毒血症阶段(发病后7d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治疗】 治疗该病无特效药,主要靠对症处理和加强支持治疗。急性期针对严重的关节疼痛,恢复期针对关节持续僵硬和疼痛,可以使用磷酸氯哇治疗,再配合中医的针灸、按摩在病程中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