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夸塞纳森林病:病毒传播、症状及并发症

夸塞纳森林病:病毒传播、症状及并发症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在夸赛纳分离到此病毒而得名。夸塞纳森林病和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同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蜱媒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第1次发现该病主要是在夸塞纳森林中的猴子,并有较高致死率。夸塞纳森林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比较多见,该病最常见的表现为结膜充血、视网膜和结膜下出血,部分患者出现角膜炎、虹膜炎,也可并发支气管肺炎。

夸塞纳森林病:病毒传播、症状及并发症

夸赛纳森林病,又名基萨那森林病或猴病(Kyasanur Forest disease,KFD or Monkey disease),于1957年被认识,当时印度卡纳他卡州希茂哥地区的森林野猴中存在着一种致死的动物流行病,此病和生活在森林边缘村民中的疾病暴发有关,因而有“猴病”之称。突然起病,发热、头痛和严重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衰竭。重者出现胃肠道紊乱和出血,全身性淋巴结病,支气管肺炎等。后来在夸赛纳分离到此病毒而得名。

【病原学】 夸塞纳森林病和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同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蜱媒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该病毒可从患者血和病死猴组织及身上的蜱分离病毒,其中用2~3d龄乳鼠及3周龄小白鼠脑内接种,成功率较高。病毒在乳鼠脑内经过多次传代后,其毒力增强。

该病毒对70%乙醇、1%次氯酸钠、2%戊二醛均敏感;对3%~5%来苏和紫外线敏感。

流行病学

1.感染源和宿主 本病的主要感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各种动物或是人类,贮存宿主主要有豪猪松鼠及鼠类,其次是鸟类和蝙蝠,人是偶然性宿主。

2.传播途径 蜱类为主要传播媒介,它们从患病动物感染病毒,经叮咬传播给人类。第1次发现该病主要是在夸塞纳森林中的猴子,并有较高致死率。后发现,除猴外,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也能感染,产生病毒血症。有研究发现,通过气溶胶吸入也能造成该病的传播。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主要为森林工人。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本病仅限于印度卡纳他卡州的4个地区。

(2)时间分布:其季节流行和猴间流行有关,亦以春夏为主,4~5月份为高峰。(www.daowen.com)

【发病机制】 同鄂木斯克出血热,发病机制取决于血管损害、血小板减少以及脑、肾、心内膜、心肌、胃和肠出血的程度。病毒主要侵犯血管和神经系统,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均有充血、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组织充血、水肿。

【临床表现】 该病临床症状与鄂木斯克出血热相似,潜伏期为2~9d。

突然起病,发热、头痛和严重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衰竭。夸塞纳森林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比较多见,该病最常见的表现为结膜充血、视网膜和结膜下出血,部分患者出现角膜炎、虹膜炎,也可并发支气管肺炎。

【实验室检查】 同鄂木斯克出血热。

【诊断】

1.临床诊断 有发热、头痛、四肢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出血倾向,有口腔黏膜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合流行季节及疫源地接触即可作初步临床诊断。

2.参考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早期诊断。

【治疗】 夸赛纳森林病无特效治疗,需给予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头痛、肌痛给予镇痛药,脱水时给予补液,出血多时可输血。恢复期应注意休息和适当饮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