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肠腺病毒感染-现代传染病护理学

肠腺病毒感染-现代传染病护理学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腺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但其40型和41型主要侵袭小肠而引起胃肠炎,故称之为肠腺病毒。本病毒已被WHO确认为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重要病原。肠腺病毒其形态和普通腺病毒一样,内含双链DNA,有衣壳,无脂性包膜。2.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但肠腺病毒在粪便中量少,阳性率不高。3.采用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根据临床出现低热、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确诊依赖肠腺病毒病原学检查。

肠腺病毒感染-现代传染病护理学

腺病毒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但其40型和41型主要侵袭小肠而引起胃肠炎,故称之为肠腺病毒(entericadenovirus,EAdV)。本病毒已被WHO确认为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重要病原。

【病原学】 肠腺病毒其形态和普通腺病毒一样,内含双链DNA,有衣壳,无脂性包膜。

流行病学】 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为感染源,病后粪便排毒可持续10~17d。粪-口途径和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少数患者可由呼吸道传播。感染高峰年龄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成年人病例很少见。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随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但尚不清楚能持续存在多长时间。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无明显季节性。

【发病机制和病理】 EAdV主要感染空肠和回肠,感染部位肠黏膜绒毛变短变小,感染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继之细胞变性、溶解,使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而引起渗透性腹泻。小肠黏膜固有层内可见单核细胞浸润,隐窝肥大。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0d,平均7d。常先出现呕吐,1~2d后见水样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持续1~2周,平均8~9d,少数可延续3~4周。近半数患者于发病初伴2~3d低热,部分患者同时出现鼻炎、咽炎、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3%~6%可发展为肺炎。41型感染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而40型感染发病初期症状较重。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白细胞可轻度升高,粪便镜检有白细胞。

2.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但肠腺病毒在粪便中量少,阳性率不高。

3.采用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www.daowen.com)

4.核酸杂交或PCR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后者阳性率可达56%,明显优于病毒分离。

【诊断】 根据临床出现低热、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确诊依赖肠腺病毒病原学检查。

【治疗】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1.饮食疗法 吐泻频繁者,禁食8~12h,然后逐步恢复饮食。

2.口服补液盐(ORS)治疗 对有些脱水(轻、中度脱水)的患者,可予ORS液口服。

3.静脉补液治疗 对于脱水严重患者要进行静脉补液,同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4.肠黏膜保护药的应用 目前使用较为普遍者为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微粒,口服后2h便可均匀覆盖在整个肠道表面,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保护能力,能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提高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