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及口腔黏膜斑和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可引起肺炎、喉炎和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
【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中心为RNA病毒,麻疹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在人或猴来源的细胞中易增殖,麻疹病毒除灵长类动物外,一般动物都不易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增殖可引起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病变,且在胞质或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麻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紫外线能很快使病毒灭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病毒耐寒、耐干燥,在-15~-70℃可保存数月至数年。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患者是本病唯一感染源。于发病前2d至出疹后5d内患者的眼结膜分泌物,鼻、咽、气管的分泌物都含有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但恢复期不携带病毒。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3.易感人群 人对麻疹普遍易感。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受麻疹疫苗者,接触感染者的90%以上会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4.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由于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麻疹流行强度减弱,而发病年龄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本病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最多。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内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细胞进入血流(第1次病毒血症),随血流到全身各个组织后,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并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发生第2次病毒血症引起病变。病毒血症可持续至出疹的第2天。目前认为,麻疹的发病机制有两方面:一是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的细胞病变;二是与全身性突发型超敏变态反应有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8~12d,平均为10d,应用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内可有体温轻度上升。
1.典型麻疹 临床经过可分3期。
(1)前驱期(卡他期):此期为发病早期,一般持续1~7d,平均为3~4d。
①发热:几乎所有病例均存在,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②上呼吸道炎及眼结膜炎症状:表现为咳嗽、流涕、喷嚏,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和眼睑水肿等。
③随着体温增高可出现全身毒血症状:如食欲缺乏、乏力、全身不适、腹泻和呕吐等。
④麻疹黏膜斑:此期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在病后2~3d,90%患者在口腔双侧第1臼齿颊黏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逐渐增多,小点互相融合,此即麻疹黏膜斑,到皮疹出现后2~3d即消失,而免疫注射者可不出现此黏膜斑。少数患者也可在牙龈、口唇、内眦、结膜、鼻黏膜与阴道发现同样斑点,有早期诊断价值。
(2)出疹期:发热3~5d后,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时出疹,皮疹始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及颈部,后迅速自上而下蔓延至胸、背、腹及四肢,到出疹后第4天,在手心、足底等处出现皮疹,为麻疹出齐的标志。皮疹多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为2~4mm,高出皮肤,可逐渐融合呈鲜红色。皮疹多呈充血性,压之可褪色,少数亦可为出血性。疹间皮肤一般正常。出疹时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进一步加重,伴嗜睡、精神萎靡,重者有谵妄和抽搐。结膜红肿、畏光、眼睑水肿和声音嘶哑等。全身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轻度肿大。X线胸片可有轻重不等肺纹理增多。此期为3~5d。
(3)恢复期:出疹3~5d或后皮疹出齐时,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和出疹时相同,在无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其中毒症状减轻、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道症状减轻及眼结膜炎症迅速消失。皮疹消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褐色素沉着,历时2~3周才全部消退。
2.非典型麻疹 根据侵入麻疹病毒毒力强弱、侵入数量、患者年龄和免疫状况不同等因素,除典型麻疹外,还可有其他非典型的临床表现。
(1)轻型麻疹: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重型麻疹:多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或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使麻疹病情加重,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黏膜出血。
(3)非典型麻疹综合征(atypical measles syndrome):又称异型麻疹,表现为前驱期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口腔黏膜斑,2~3d后从四肢末端开始出疹,遍及躯干及面部,皮疹呈多型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常并发水肿及肺炎、胸腔积液,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新生儿麻疹:出生的新生儿由于生前几日母亲患麻疹而发生。常无发热及卡他症状,皮疹较多。
(5)成年人麻疹: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年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全身症状较儿童为重,麻疹黏膜斑与皮疹同时或迟于出现。皮疹较多,并发症较少,而孕妇患麻疹可发生死胎。
(6)无皮疹型:患者可表现为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但无皮疹及麻疹黏膜斑,往往需根据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而诊断。
3.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小儿。早期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当继发细菌、其他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时症状加重,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鼻翼扇动及唇指发绀,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检查为大片融合病灶。麻疹并发肺炎为麻疹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约占死亡病例的90%。
(2)喉炎:麻疹本身可有轻度喉炎、症状轻且预后良好。重型喉炎多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有声音嘶哑、咳嗽犬吠样、缺氧、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三凹征时若抢救不及时,常因喉梗阻引起窒息而死亡。
(3)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的小儿及合并肺炎时。表现为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及心音低钝等,皮疹突然隐退或疹发不透,短期内肝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症状。
(4)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麻疹脑炎多见于儿童,发生率为0.01%~0.5%,可发生于出疹后3周内。与麻疹病情轻重无关。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约15%,多数经1~5周恢复。部分患者有智力减退、强直性瘫痪、癫等后遗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病毒所致远期并发症,属亚急性进行性脑炎,少见,发病率为(1~4)/100万。患者多患过麻疹,其潜伏期为2~17年。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性格改变,肌痉挛,视听障碍,脑脊液麻疹抗体持续强阳性。病情发展,最后因昏迷、强直性瘫痪死亡。
(5)结核病灶播散:麻疹过程中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使原有潜伏的结核病灶恶化甚至血行播散,形成粟粒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对于麻疹患者出现体温持续不退,或有不规则发热及咳嗽、盗汗、食欲缺乏、日益消瘦时,应及时做X线胸片及结核抗体、结核病原学检查。
(6)其他:肝功能损害、口腔炎、中耳炎、乳突炎等并发症,也不少见。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若白细胞增多常提示继发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严重减少,常提示预后不良。(www.daowen.com)
2.血清抗体测定 采用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出疹后3d IgM多呈阳性,2周时IgM达高峰。该法敏感、特异性好,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
3.麻疹巨核细胞检查 将眼、鼻、咽分泌物或痰标本,涂于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用赖特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在出疹前后1~2d即可阳性,比麻疹黏膜斑出现早,阳性率可达90%,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4.病原学检查 取前驱期或出疹初期患者的眼、鼻、咽分泌物,血液和尿液接种原代人胚肾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也可采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测定患者细胞内麻疹病毒RNA,后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高。
【诊断】 典型麻疹诊断不难。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者,出现急性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早期口腔内有麻疹黏膜斑等即可诊断。非典型患者难以确诊者可分离病毒及测定病毒抗原或血清特异性抗体。
【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1.一般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通风,温度适宜。眼、鼻、口腔保持清洁,鼓励多饮水,给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饮食。高热者可酌情使用小剂量解热药,应避免急骤解热致虚脱。咳嗽用祛痰止咳药。
2.治疗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主要为抗菌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常先用青霉素G治疗,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再参考痰培养致病菌种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待体温正常后5d,肺部啰音消失后停药。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疗程2~3d。
(2)急性喉炎:应尽量使患者安静,烦躁不安时尽早使用镇静药。有痰阻塞症状时,给予雾化吸入,选用抗生素,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喉部水肿。出现喉梗阻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
(3)心血管功能不全:有心力衰竭时应及早给予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可用毒毛花苷或毛花苷C。心力衰竭时常并发肺炎,故应同时积治疗肺炎。极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护心肌。有循环衰竭按感染性休克处理。注意补液总量和电解质平衡。
(4)脑炎:参考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可试用IFN等治疗,可使病情有所缓解,但不能治愈。
(5)中医中药:高热期应驱邪外出,宜“辛凉透发”,可服银翘散或宜毒发表汤,在出疹期宜清热解毒透疹,可服桑菊饮加透疹药,在恢复期宜养阴清热,调理脾胃,用沙参麦冬汤。
【护理】
1.隔离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及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病室通风3/d,每次30min或采用持续空气过滤器消毒;室内光线要柔和,可遮以有色窗帘,以防止强光对患者眼睛的刺激,引起不适。
3.保证营养供给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特别要补充维生素A,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出疹前期及出疹期鼓励多饮水,禁食刺激性食物及鱼虾等海产品。
4.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脉搏:麻疹的发热与出疹有一定关系。出疹高峰时体温骤降,或发热不出疹等,若脉搏超过160/min,提示可能有并发症的发生。
(2)皮疹:观察出疹是否顺利;皮疹分布及色泽。发热3~5d或以后,仍不出疹;或出疹先后无序,分布不均匀;疹色紫暗等提示病情危重。
(3)观察咳嗽、呼吸情况:若咳嗽频繁、呼吸急促,或伴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缺氧现象,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5.对症护理
(1)降温:定时监测体温,体温不超过39℃不需要处理,以免影响出疹;①如果体温过高>39.5℃,给予温水擦浴,缓慢降温,体温不能骤降;②不能用乙醇擦浴、冷敷;③避免凉风直吹患者。
(2)保持皮肤清洁:待皮疹出齐后每日用温水轻擦皮肤,勤换内衣,剪短指甲,患儿可戴手套,以免抓破皮肤继发感染。恢复期皮肤干燥伴糠麸样脱屑者可涂搽润肤液。
(3)保持眼、鼻、口腔清洁:及时清除眼、鼻部分泌物;每天用温生理盐水清洗双眼2~3次,再滴入眼药水;每日早晚刷牙或口腔护理清洁口腔,每次进食后用温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漱口液进行含漱。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经常深呼吸并进行有效咳嗽,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吸气后张口,然后咳嗽一下将痰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排痰,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4/d,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5)保暖:给予热敷改善末梢循环,保证四肢温暖,有利于麻疹的透疹。
【预防】 采用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1.对麻疹患者应及早隔离、做好疫情报告。确诊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d,有并发症者应延长至第10天。对接触麻疹者应隔离检疫3周,曾做被动免疫者隔离4周。
2.患者住过的房间开窗通风、暴晒被褥,室内物品应消毒。
3.预防接种
(1)主动免疫: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个月初种,7岁时复种1次,接种疫苗后反映轻微,少数可有低热,个别有高热或出现稀疏皮疹。强化婚前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使婴儿获得有效抗体,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
(2)被动免疫: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儿及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在接触患者5d内进行被动免疫可防止发病及减轻病情。目前常用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张 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