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缩监护对于早产的预测及诊断
1.宫缩频率的阈值 被研究最多的宫缩频率阈值数是4/h。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孕35周前宫缩频率增加都与早产相关。一项对306名孕妇宫缩频率的研究发现:在妊娠22~37周时最多间隔2周即应用电子监护仪记录2h或以上,显示孕35周之前分娩的孕妇较孕35周以后分娩的孕妇宫缩频率明显增强。因为正常妊娠中随着孕龄增长宫缩频率也明显增加,宫缩经常发生在下午4时至凌晨4时,因此虽然宫缩频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孕22~28周时宫缩频率并不是一个有效的临床早产预测因子。宫缩阈值为4/h或更多时,在孕24周及28周时预测早产的敏感性分别为8.6%和28%,阳性预测值仅为25%和23%。
2.家庭远程宫缩监护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围生期死亡率下降。但是,早产儿特别是早期早产儿的死亡率还是很高,除先天畸形外,围生期死亡率中早产儿占75%。出生体重不足1 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中,20%以上遗留有神经系统发育问题。为了改善这些早产儿的预后,期待着产科及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早产的管理对于减少早产儿出生而言十分重要。
根据早产的严格定义,如果出现宫颈的明显变化,无论怎样的治疗,要阻止早产的进程都是困难的。在欧美国家,早产治疗中宫缩抑制药的应用率很低,限制其应用的方面很多。因而如何预测、能否预防早产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
已经有很多宫缩监测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子宫收缩,从而在宫颈变化出现之前予以治疗,减少相关的早产率。美国所做的临床研究中,有在家自行监测子宫收缩与早产率的相关探讨。在许多的临床研究中也有说服力较强的随机对照研究。Dyson等的一项多中心实验发现远程宫缩监测对预测早产无益。他们将2 242名有早产高危的孕妇(含双胎844名)随机分为三组:与助产士每周联络一次组、每天联络组、每天联络并远程宫缩监护组。早晚各监测1h宫缩。全部在助产士的指导下监测早产的症状及通过触诊监测子宫收缩。对于远程宫缩监测的波形马上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有超出正常范围的宫缩即立即进行联络并予以指导,结果3组间孕35周前早产率没有差别。Iams等把157名具有早产史、多胎妊娠、妊娠中期胎儿死亡、宫颈内口环扎术、子宫畸形、妊娠4周以后出血的早产高危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都接受早产症状的教育,一组每天与助产士通过电话联络,自己触摸宫缩,另一组每天与助产士通过电话联络,家庭子宫收缩监护仪监测,发现孕37周前两者的早产率、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和宫缩抑制药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宫缩的频率和早产症状不能预测早产,家庭远程宫缩监护效果不佳。临床上,对孕妇进行早产高危因素及症状的指导非常重要。为提高早产诊断的准确性,可同时应用其他方法,包括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和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维连结蛋白。这两项检查可提高早产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可能的假阳性。经腹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重复性差。如果检查方法正确,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为30mm以上时,有症状的妇女早产可能性小。同样,孕34周前宫口扩张<30mm的有症状妇女,胎儿纤维连结蛋白阴性还可以降低假阳性诊断率。当胎儿纤维连结蛋白阳性,超声宫颈长度<30mm时,联合使用两者可识别早产高危患者。尽管有证据表明在频繁宫缩的妇女中过度诊断早产和给予不必要的治疗很平常,但临床使用胎儿纤维连结蛋白和宫颈超声检查并不普遍。
先兆早产是症状,而非病名。监测子宫收缩时,要特别留意一些与先兆早产同时并存的问题,如宫颈机能不全和绒毛膜羊膜炎。对先兆早产的预后进行判断是为了能够延长孕周。预后判断的关键还是早产的病因。胎膜早破和宫颈机能不全,无论如何治疗,早产的可能性都很大。先兆早产时监测子宫收缩的意义在于及早给予合理的治疗尽可能改善母儿预后。
(二)胎心宫缩监测图的意义
先兆早产的处理中必须同时监护胎心率和宫缩。下腹痛同时可以监测到规律宫缩的波形时可诊断先兆早产,在多数情况下要给予宫缩抑制药。先兆早产的症状往往难以与胎盘早剥鉴别,因此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胎盘早剥的征象。对先兆早产孕妇至少要进行1h的胎心和宫缩的监测,排除胎盘早剥后再开始治疗。其次,给予宫缩抑制药并监测其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
胎心监测对决定胎儿娩出的时机非常重要。胎膜早破的病例,怀疑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时,在观察宫缩波形时要留意胎心。绒毛膜羊膜炎时宫内环境恶化,多伴有胎心异常改变。2004年日本围产学会上有报道指出胎心监护中出现的一过性延长的心动过缓和一过性高度变异的心动过缓与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发生有关。PVL的原因主要是缺血和感染。胎儿缺血显示在胎心监护上为各种各样的心动过缓,宫内感染的病例多可见胎儿心动过速和胎心率基线细变异减少、消失。临床上要高度关注,把握分娩时机,及时终止妊娠,改善新生儿结局。(www.daowen.com)
[1]Di Renzo GC,Roura LC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inatal Medicine-Study Group on“Preterm Birth”.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preterm labour.J Perinat Med,2006,34:359-366
[2]Dyson DC,Danbe KH,Bamber JA,et al.Monitoring women at risk for preterm labor.N Engl J Med,1998,338:15-19
[3]Mercer BM,Goldenberg RL,Das A,et al.The preterm prediction study:A clinical risk assessment system.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6,174(6):1885-1893
[4]Main,Meis,Mueller H.Collaborative group on preterm birth prevention: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preterm birth prevention program.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3,169:352-357
[5]Iams JD,Newman RB,Thom EA,et al.Frequency of uterine contractions and the risk of spontaneous preterm deliver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2,346(4):250-255
[6]Iams JD,Johnson FF,O'Shaughnessy RW,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 trial of home uterine activity monitoring in pregnancier at increased risk of preterm labor.Am J Obstet Gynecol,1987,157:638-643
[7]加藤英二,茨 聡,丸山有子.PVL発症からみた,児娩出のタイミング.周產期シンポ,2004,22:49-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