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
1.腹股沟斜疝 是指腹腔内容物从内环突出,进入腹股沟管或穿出皮下环,到达阴囊。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临床上最常见,约占腹外疝的90%,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腹股沟斜疝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斜疝多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膜后逐渐下降,经腹股沟管形成腹膜鞘突;在婴儿出生后,如果鞘突不闭或闭锁不全,则鞘突与腹腔相通,在腹内压增加的因素作用下,腹腔器官进入其中,形成先天性斜疝。后天性斜疝则因腹内斜肌或腹横肌发育不良,收缩力较差,内环部位较松弛,当腹内压力骤然增加时,腹腔器官由此薄弱处突出,形成后天性斜疝。
2.腹股沟直疝 是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其发病率远较斜疝为低,约占腹股沟疝的5%,多见于老年男性,常为双侧。老年人因肌肉萎缩退化,使腹股沟管的间隙变得宽大,同时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联合肌腱的支持保护作用也减弱;当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排尿困难而致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脏器即逐渐向前推动而突出,形成直疝。
【临床表现】
1.腹股沟斜疝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局部常因站立、行走、咳嗽或体力劳动增加腹内压时出现包块。外观呈梨状,上端有柱状蒂柄相连,平卧或以手还纳时消失;用手示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外环,可发现外环扩大,嘱患者咳嗽,指尖有冲击感。当内容物还纳后,以拇指压迫内环处,嘱患者站立并咳嗽或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疝块不出现;将拇指放开,再增加腹压,可见疝内容物由外上斜行向内下方突出。临床上,常将疝内容物只降至腹股沟管内者,称不完全性疝;疝内容物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者,则称为完全性疝。
2.腹股沟直疝 当患者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当站立时,疝块即刻出现,平卧后自行消失。疝内容物不进入阴囊。因直疝囊颈宽大,极少发生嵌顿。
【诊断要点】
1.腹股沟疝一般较易诊断,其特点如下
(1)腹股沟区出现无痛可复性肿块。
(2)增加腹压时,肿块有典型的膨胀冲击感。
(3)疝块嵌顿时,有明显疼痛和触痛,并伴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4)疝块绞窄时,可有疝周围软组织蜂窝织炎和脓毒血症的全身表现。
2.腹股沟斜疝
(1)先天性斜疝多见于小儿;后天性斜疝多见于成人,与腹内压增高因素有关,可能发生嵌顿。
(2)肿块外形成椭圆形,位于腹股沟管区或位于阴囊。
(3)压迫内环可阻止疝块突出。
(4)手术中检查疝环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3.腹股沟直疝(www.daowen.com)
(1)多见于老年人,无嵌顿现象。
(2)肿块外形呈半球状,位于耻骨结节上方。
(3)指压内环,疝块仍可突出。
(4)手术中检查疝环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治疗】
腹股沟疝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而加重腹壁损坏,影响劳动力和治疗效果,斜疝还可发生嵌顿和绞窄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非手术治疗 婴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发育逐渐强壮,疝有自动消失的可能,故1岁以下婴儿可暂不手术。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亦可取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将疝内容物回纳入腹腔后,采用棉线束带或用疝带压迫疝环,不让疝内容物突出来。
2.手术治疗 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绝大部分患者均须手术治疗,术前应先解决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否则术后易复发。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疝囊和加强腹壁薄弱部分。方法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3类。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
(1)手法复位:早期嵌顿性疝,短时间内无条件治疗者,如果患者情况好,无呕吐、腹胀、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可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让患者取头低足高卧位,患侧大腿屈曲、外旋,使腹肌松弛,注射止痛药、镇静药如哌替啶(度冷丁)或苯巴比妥(鲁米那)等;然后以右手托起阴囊,持续慢慢地将疝内容物推向腹腔,同时用左手轻轻按摩外环和内环以协助疝内容物回纳。复位后,须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如发生急性腹膜炎征象时,应及早施行开腹探查术。
(2)紧急手术治疗:嵌顿疝时间较长或复位失败者,需要紧急手术,以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绞窄性疝的内容物已坏死,更需手术处理。术前需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迅速输液或输血。手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疝内容物是否已经坏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1.无论何种疝如不及时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坏,影响劳动力和治疗效果,甚至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如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在婴儿期可非手术治疗,其他均应尽早手术修补。
2.患有腹外疝的患者,均应到有条件的医院就医,避免进行一些所谓不开刀的注射疗法,防止出现疝内容物与疝囊粘连,增加将来手术难度或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3.为了减少疝手术后的复发,除强调掌握各类手术指征和高质量操作外,术前宜处理好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疾病。
4.疝手术后,均酌情用阴囊托带或“T”形绷带提高阴囊,切口局部加沙袋压迫,避免渗血。
5.疝手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并注意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以防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