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直肠息肉:症状、检查和治疗

直肠息肉:症状、检查和治疗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往往与结肠息肉共存,可单发或多发。炎性息肉是直肠黏膜发炎症状的增生,恶变率达20%。便后出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直肠指检极为重要,较大的息肉均可触及。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了解息肉在结肠分布情况,并可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决定治疗方法。3.其他治疗明确炎性息肉时,应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使炎症消退,症状消失,息肉无需切除。

直肠息肉:症状、检查和治疗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往往与结肠息肉共存,可单发或多发。包括腺瘤、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息肉可能是癌前病变,有的息肉可恶变成直肠癌。息肉样腺瘤为良性肿瘤,但易癌变。儿童型息肉往往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带蒂单发、瘤体小,光滑不恶变,可自行脱落。炎性息肉是直肠黏膜发炎症状的增生,恶变率达20%。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大肠息肉病,结肠、直肠内布满息肉状腺瘤,大小不等,12岁以后发生,中年以后易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

便后出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鲜血,量不多,血常染在粪便之外。位于直肠下端带蒂息肉常在排便时脱出肛外,色鲜红,似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直肠指检极为重要,较大的息肉均可触及。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了解息肉在结肠分布情况,并可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决定治疗方法。

【诊断要点】

1.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色鲜红、量少。

2.息肉位置较低,蒂较长者,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3.肛门指检可触及圆形柔软的肿块

4.内镜检查:位置高、体积小的息肉,须行肛门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并可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5.钡剂灌肠检查或钡剂及空气双重对比检查:除显圆形阴影外,还可明确数目及部位。

【治疗】(www.daowen.com)

1.电灼法 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在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予以电灼切除,如疑有恶变,应先行取活体组织以做病理学检查。

2.切除法 直肠任何部位的息肉都可手术切除。带蒂的良性息肉可在蒂部切断,在蒂部残端贯穿缝扎止血。不带蒂的广基良性息肉切除范围包括周围一部分黏膜,缝合创面。已有癌变的应行一定程度的扩大切除术。

3.其他治疗 明确炎性息肉时,应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使炎症消退,症状消失,息肉无需切除。

【注意事项】

1.直肠息肉多系癌前期病变,应以重视,应及早手术。特别是多发性息肉,无蒂,基底宽的绒球状息肉,恶变率高。

2.单发性儿童型息肉,极少发生恶变,以结扎切除即可。

3.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应常规送病理学检查。

4.炎症性息肉应及时处理原发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