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脓肿。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直肠肛管周围有多个充满脂肪结缔组织的间隙,即位于盆腔腹膜与肛提肌间的骨盆直肠间隙左右各一,位于直肠与骶骨间的直肠后间隙、位于肛提肌与坐骨肛管横膈间的坐骨肛管间隙,位于坐骨肛管横膈与肛门周围皮肤间的肛门周围间隙。当存在肛隐窝炎、肛裂或损伤时,可引起上述间隙感染。以肛隐窝炎所致者最常见。因肛隐窝开口向上,易积粪梗阻或受粪块撞击损伤而致感染,化脓菌经隐窝处的肛腺管进入肛腺,并由其管状分支和淋巴管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不同间隙的脓肿。
【临床表现】
1.肛门旁皮下脓肿 临床上最为多见。主要症状是局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排便时加重,局部有红肿、发硬、压痛,当波动明显时,可以穿刺证实。由于脓肿不大,全身症状常不明显。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由于该间隙形成的脓肿较大,症状较重,脓肿初发即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寒战、恶心等。局部呈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显著跳痛,有时合并有排尿困难,里急后重。直肠指检可扪及患侧有明显压痛,有时感到患侧肿胀或扪及柔软有波动的肿块。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此处位置较深,空间较大,因此全身感染症状更为显著,而局部症状体征不明显。患者持续高热、头痛、恶心等。会阴部有坠胀感,便意不尽,排尿不适。直肠指检可在患侧较深部位扪到压痛,有时可扪到隆起或波动。诊断主要靠穿刺抽液,穿刺可经直肠或以手指在直肠定位从肛门周围皮肤进行穿刺。
【诊断要点】
1.肛门旁皮下脓肿 位置较浅,局部红肿,疼痛较明显,有压痛,脓肿形成有明显波动感。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位置深,多有畏寒、高热,肛门内胀痛及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感。局部检查有深压痛,直肠指检可触及直肠壁隆起,压痛及包块。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位置较深,全身毒血症状明显,直肠指检可在较深部位触及肠壁隆起包块,触痛明显。
【治疗】
1.一般治疗 局部理疗,热水坐浴3/d;口服缓泻药或液状石蜡20~30ml保持大便稀软,以减轻患者排便时胀痛。(www.daowen.com)
2.抗感染治疗 甲硝唑200~400mg口服,每日3次,或肛栓剂1g,1/8h,或选用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
3.手术治疗 经穿刺抽得脓液者,应早期切开排脓。
(1)肛门周围脓肿:局部麻醉下,以波动最明显部位为中心,做肛门周围放射形切开予以引流。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鞍麻或骶麻下,切口应距肛缘3~5cm,呈弧形,略偏后;切口要够长,使手术者手指能进入脓腔内探查,以保证引流通畅。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必须在全身麻醉或腰麻下进行。此间隙由于有肛提肌间隔,脓腔必须在穿刺导引下方能找到。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当深部遇到阻力时,则已到达肛提肌平面,此时按左手示指指示的炎性硬块方向和深度,使右手所持止血钳稍用力穿破肛提肌,直达脓腔,撑开止血钳即有脓液涌出;扩大创道,放置橡皮管或烟卷引流。
(4)术后处理:便后坐浴,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烟卷引流应于术后3d更换。引流物需放在脓腔底部,以免创口愈合过早,再次形成脓肿甚至瘘管。
【注意事项】
1.直肠肛管间隙感染尚未形成脓肿前,应积极治疗,以防止演变成肛瘘。
2.热水坐浴或1∶5 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水温40~45℃,每次坐浴时间15~30min,每日2次,有伤口者可用中药黄柏等煎液坐浴,以清洁肛门部,并可改善局部血循环。
3.脓肿已形成,应手术切开脓肿,手术前应排空直肠,以减少局部沾染。手术后宜停止排便2~3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