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论治
【病案】 患者,女,46岁,2004年5月10日就诊。心下痞胀隐痛2年。2年来心下常痞满,闷胀,隐痛,2周前因与人口角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两胁刺痛,纳差,口淡乏味,多食则腹胀更甚,喜叹息,呃逆恶心,口泛清水,肢软神疲,大便先干后稀,舌质淡红,边有瘀血点,舌苔薄白,脉细弦。纤维胃镜检示:食管各段黏膜粗糙,扩张可,未见溃疡与异常隆起;贲门无异常;胃底黏液湖清,量少,黏膜光滑,色泽均匀;胃体黏膜光滑,色泽均匀,分泌物少;胃角拱形,光滑,胃窦黏膜色暗红,透见血管网,见散在糜烂,分泌物少,蠕动差;幽门水肿,开放差;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色泽均匀。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食管炎。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治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瘀。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24g,桃仁12g,三棱12g,川芎18g,当归12g,三七6g,白术15g,郁金15g,云茯苓15g,陈皮12g,砂仁12g,佛手12g,半夏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方随症加减,服用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个月后,改用丸剂连用半年。1年后随访,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
【按语】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论胃痛时指出:“初痛邪在经,久痛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也。初痛以温散以行气,久痛则血络亦痹。”《医林改错》中亦提出:“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验之于临床,无论是由于寒凝、热结、气虚、气滞等,均可导致气机不畅,血行迟滞,瘀而为患。(翟熙君,刘战河. 慢性胃炎从瘀论治举隅. 河南中医,2007,6:75)
★ 从胃络血瘀论治
【病案】 李某,女,56岁。胃脘疼痛10余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度异型增生,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阳性。近年来,胃痛加重,刺痛固定不移,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细涩。证属胃络血瘀。治宜养胃通络,活血行瘀。
处方:当归10g,桃仁15g,莪术10g,川芎10g,党参5g,白术10g,黄芩10g,半枝莲15g,仙鹤草15g,白花蛇舌草20g,茯苓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3个月,胃镜复查: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及异型增生消失。
【按语】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Ⅱ首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并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以来,采用相应的西药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不十分理想。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在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提出了清热解毒法、扶正祛邪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处方中必酌情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黄连等清热解毒药以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样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往往比传统的处方用药治疗效果更好。
此患者胃痛多年,久痛多瘀,久痛多虚,故治疗以党参、白术、当归以益气血,生胃津;桃仁、莪术、川芎辛温活血通络,透邪散结;用辛温之莪术、川芎可以直达病所,使肠化、异型增生之病灶消散;久痛非寒,则辛热刚愎又非所宜,故辅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全方虚实兼顾,配伍得当,故收显效。(段江川.从瘀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2003,5:15)
★ 从脾胃湿热,胃络瘀阻论治
【病案】 患者,男,45岁,1993年5月1日初诊。胃脘痛2年,因未坚持服药而未愈。近半个月来胃脘胀满频发,口苦而黏,嗳气泛酸,头身沉重,纳呆口干,小便浑浊,大便不爽,肛门灼热;舌边尖红有瘀斑,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胃镜检查示:胃体胃窦部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轻度不典型上皮增生。证属脾胃湿热,胃络瘀阻。治拟清热化湿,活血祛瘀。(www.daowen.com)
处方:丹参30g,水蛭10g,三棱10g,莪术10g,川芎10g,黄芩6g,黄连6g,藿香9g,佩兰9g,厚朴10g,法半夏10g,陈皮10g,苍术15g,干蟾皮1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10剂后,胃脘胀痛已除,食欲增进,口苦口黏消失,身重减轻。原方再进。
三诊:又服药10剂,诸症悉除。胃镜及病理报告:胃体及胃窦部轻度萎缩性胃炎,未见不典型上皮增生。
【按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易于癌变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该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证范畴。中医学认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而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血不仅相生,且相互为用,相互影响。饮食不节或情志所伤可致气血不和,气血失和日久,可致气滞血瘀,阻于中焦,可形成胃络瘀血,不通则痛。叶天士明确指出:“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情志不遂,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升降失调,胃脘痛或痞证因而产生。加上患者体质的偏寒偏热,偏虚偏实,各种兼证随着病久而不断演变。如脾胃素虚或久病脾胃受伤,则中阳不足,脾胃虚寒,阳虚失于温煦、推动,气虚血瘀而致胃脘疼痛;或脾虚湿生,久郁化热,致脾胃湿热,湿阻气滞,热伤津液,日久成瘀;或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郁热伤阴,致胃热阴虚,或胃阴不足,或气阴两亏,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胃络瘀阻,而成瘀血。
本例患者脾湿久蕴化热,湿热中阻,而致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血行不畅而致疼痛。方中黄芩、黄连、半夏、陈皮、藿香、佩兰、苍术清热化湿醒脾,丹参、三棱、莪术、川芎、水蛭等活血祛瘀。(赵进明.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9,3:107)
★ 从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论治
【病案】 患者,女,30岁。胃脘痛多年,因情志不遂而发病,胃脘针刺样疼痛剧烈,少腹及两胁胀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舌苔白,中间微黑不燥,口唇发紫,脉弦滑。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气滞血瘀。治以疏肝理气,宣郁化瘀。
处方:桃仁6g,川芎10g,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枳壳10g,川楝子10g,法半夏10g,白芍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10剂后,胃痛明显减轻。继服2个月,诸症悉除。胃镜复查示:黏膜炎症基本消失。
【按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其为胃癌的前期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所见,如胃黏膜充血水肿,色黯或灰黯,红白相间而以白为主,黏膜变薄,粗糙不平,或呈隆起结节等,可知本病明显存在瘀血征象。因血瘀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从而促使腺体萎缩、化生、增生,甚至恶化。研究证明,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是血瘀证产生的内在机制,血流变异常可做为血瘀证的客观指标之一。许多患者在未出现明显的瘀血征象之前,就已存在血液流变异常,因而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血瘀证较敏感的客观指标。临床观察表明,萎缩性胃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等项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尤其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异常,说明存在显著的高黏状态,这势必影响微循环灌注,加重萎缩病变。因而通过活血化瘀以改善血液流变状态,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有利于胃黏膜的恢复。血液流变异常与萎缩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萎缩病变重者血流变异常也显著,提示中重度萎缩者治疗应加重活血化瘀药用量。活血化瘀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能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使小血管疏通,抑制血小板,溶解血栓,抗纤维化,用后可使萎缩的胃黏膜恢复。活血化瘀药还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纠正内脏黏膜及胶原组织变性,对于自身免疫引起的萎缩性胃炎有效。如丹参可作用于多种凝血因子而具有抗凝作用,能改变血液流变性,降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浆黏度,加速红细胞电泳率,进而改善其微循环;红花则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与改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三棱,莪术活血破瘀,具有抗肿瘤及增强免疫作用。慢性萎缩性胃炎迁延难愈,且往往虚瘀夹杂,寒热交错,故治疗时不可单纯用活血化瘀法,而应与其他治法联合运用,如益气温阳活血法、清热化湿祛瘀法、养阴和胃祛瘀法、理气宣郁化瘀法等。
本例患者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气滞日久而致瘀阻。方中柴胡、白芍、川芎疏肝解郁,枳壳、半夏、川楝子理气和中止痛,三棱、莪术、桃仁活血化瘀。(赵进明.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9,3: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