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医学治疗肺结核,瘀论治法,抗痨药物不如中药多效

中医学治疗肺结核,瘀论治法,抗痨药物不如中药多效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肺结核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近年有散发渐增趋势,治疗困难。中医学认为,肺结核因为感染“痨虫”,发病与正气强弱相关。肺结核一病,间有努责用力过度,或跌仆损伤,瘀血上停,痨虫乘虚侵入而致,以体力劳动者尤为多见,俗名“努伤”。故肺结核病机乃瘀血与阴虚并存。笔者常以此二味为散,长期服用,治疗肺结核多效,优于西药抗痨药物。

中医学治疗肺结核,瘀论治法,抗痨药物不如中药多效

★ 从上焦瘀血兼有水饮论治

【病案】 梁某,男,46岁,1998年11月10日初诊。喉痒呛咳,间有咯血2周。痨病多年。肺部X线示:空洞性肺结核。经年咳嗽不愈,抗痨药物屡用无效。患者面白消瘦,呼吸短气,潮热盗汗,呛咳胸痛,咯血时发,舌质黯红,边尖有小赤点,舌苔薄黄,两寸脉沉芤,脉细弦。辨证为上焦瘀血,兼有水饮。治宜活血祛瘀,泻肺行水。

处方:当归10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12g,牡丹皮12g,生地黄15g,桔梗10g,白及10g,百合15g,百部10g,桑白皮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二诊:服药5剂后,咳嗽止,胸痛亦缓,2日未见咯血,呼吸较前舒畅,脉虽沉,但芤象已去。拟养阴补肺,巩固疗效。

处方:白及120g,百合120g。共为细末。每日2次,每次服6g,连服6个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 肺结核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近年有散发渐增趋势,治疗困难。虽然现代医学联合抗痨药物不断改进,但仍属疗程较长,缠绵难愈之疾。历代医家对肺痨论述颇多,大抵在病因上以气血津液虚亏,痨虫乘虚侵入立论。在病机上多偏阴虚火旺,用药以甘寒滋润为主。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中,有“男子痨病”一节,指出“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王清任用通窍活血汤“轻者九付可愈,重者十八付可愈”。同时在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下,有“胸痛”“天亮出汗”“心里热”“急躁”“不眠”“夜不安”“晚发一阵热”等症状,与肺痨颇为相似。王清任在血府逐瘀汤歌诀中指出“血化下行不作痨”,明确了肺痨与瘀血的关系。《金匮要略》中将“血痹”“虚劳”病合并讨论,说明血痹与虚劳有一定关系。虽然虚劳并不等于肺痨,但也包括阴虚在内,并用大黄虫丸治疗“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五劳虚极羸瘦病。故肺结核之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有是证则用是药而从瘀施治,不得独执阴虚火旺病机一端。(袁宝瑞.从瘀论治肺痨.河北中医,2003,10:756)

★ 从上焦瘀血,阴虚火旺论治

【病案】 张某,男,42岁,1999年6月18日初诊。咳嗽,痰中带有血丝,伴右侧胸胁疼痛1个月。患者肺痨反复发作3年,服用大量抗痨药物治疗无效。刻诊:身体消瘦,面白颧红,日晡潮热,夜寐不安,食欲缺乏,小便赤,大便干,舌质红,尖边有小赤点,舌苔薄黄,两寸脉独沉,右寸更甚,余脉虚洪。证属上焦瘀血,阴虚火旺。治宜活血祛瘀,育阴泻火。

处方:当归12g,桃仁12g,红花12g,三七粉6g(冲服),赤芍12g,牡丹皮12g,生地黄20g,黄芩15g,桔梗10g,白及12g,百合15g,炙鳖甲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www.daowen.com)

二诊:服药3剂后,胸痛舒缓,咳嗽亦减,痰中仍有少量血丝,发热转轻,夜能入寐,脉仍两寸较沉,余脉虽虚而不洪。此瘀血已去,真阴来复之兆。原方加银柴胡、地骨皮各12g。再服。

三诊:又服药4剂后,潮热已退,夜卧甚安,食欲有增,精神爽,二便通调,咳嗽轻微,痰中血丝亦尽,两寸脉由沉转起,余脉虚静,舌红苔薄,赤点已无,心情不畅,急躁后仍有发热。原方去三七,加白芍20g。继服。

四诊:再进4剂,诸症悉除,体重增加,能外出活动,言谈有力,寸脉略沉于他脉,且有缓象。瘀血已去,真阴渐复,宜丸剂善后调理。

处方:白及120g,百合120g,鳖甲240g,沙参120g,麦冬120g。将诸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服2次,每次10g,长期服用。

6个月后行胸部X线检查,病灶已钙化,痊愈。

【按语】 中医学认为,肺结核因为感染“痨虫”,发病与正气强弱相关。病理特点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损及阳,可见阴阳两虚。治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诸多辨治中,涉及瘀血者较少,笔者受《金匮要略》启发,以王清任血府逐瘀汤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可明显缩短病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肺结核一病,间有努责用力过度,或跌仆损伤,瘀血上停,痨虫乘虚侵入而致,以体力劳动者尤为多见,俗名“努伤”。盖人之用力,全赖气血以支撑,肺主气,肝藏血,当人骤用猛力努责之时,全身气血起而亟应,壅于上焦肝肺之经,不得疏散,形成气滞血瘀,营卫失和,或气冲血壅而致肺络损伤。瘀血既停,痨虫得以依附,据为巢穴,始能滋生蔓延。且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真阴不得滋长,遂致阴虚日甚,诸症蜂起。瘀血阻滞,百脉不得朝肺,肺气日衰,故多气阴两虚之证。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已损之肺络不得愈合,故有咯血,痰中带血;瘀血阻滞,肺气不得肃降,心肾不得相交,津液不得上布,故有咳嗽心烦,失眠遗精,咽干口燥等症;且肝经血滞,木失条达,郁而化火,反侮肺金,致使君相火旺,诸症加重。故肺结核病机乃瘀血与阴虚并存。治疗首应活血祛瘀,再行补肺滋阴。瘀血去而气阴易复,气顺血调,营卫通利,痨虫安得稽留?活血祛瘀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补肺滋阴以白及、百合为主,根据兼证加减治疗。白及甘寒而涩,有补肺生肌,收敛止血之效,对肺络损伤之愈合颇有疗效;百合甘淡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其色白入肺,故补肺之损伤甚合。笔者常以此二味为散,长期服用,治疗肺结核多效,优于西药抗痨药物。肺痨的脉象多数医籍记载为细数、虚数、虚洪等,而笔者临床观察,多表现为两寸沉芤,或右寸沉伏,或寸脉略芤,余脉弦虚而洪,细数之脉很少出现。考两寸沉伏乃上焦瘀血阻滞,脉道不通所致,芤脉亦为瘀滞不通,不能连续。当用活血化瘀治疗之后,症状改善,脉象渐复,说明应用活血化瘀治疗肺结核确有疗效。(袁宝瑞.从瘀论治肺痨.河北中医,2003,10:7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