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医治疗疑难阻塞性肺气肿,瘀滞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疑难阻塞性肺气肿,瘀滞加重病情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X线胸透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性肺气肿。随访3年,病情未见复发。现代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喘病范畴。因为心肺同居上焦,肺气贯通心肺,百脉朝会于肺,久患咳喘,痰浊阻肺,宗气不足,血运无力,首先影响到肺,致使肺络瘀滞而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疑难阻塞性肺气肿,瘀滞加重病情

★ 从心肺血瘀,痰热郁肺论治

【病案】 李某,男,42岁。反复喘咳5年,每于冬、春季受凉后发作。1周前因受凉出现喘息,咳黄痰,心悸胸闷,唇、甲轻度发绀,双下肢轻度水肿,食欲缺乏,小便可,睡眠差,舌质暗,舌苔黄,脉弦数。查体:体温36.8oC,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闻及痰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血白细胞不高。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右肺动脉轻度增宽。心电图示:窦律,肺性P波。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为肺胀。辨证属心肺血瘀,痰热郁肺。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桃仁1Og,红花1Og,当归1Og,生地黄1Og,川芎1Og,赤芍1Og,牛膝1Og,桔梗1Og,柴胡6g,枳壳1Og,黄芩12g,金银花20g,瓜蒌20g,鱼腥草20g,贝母12g,杏仁1Og,紫苏子12g,甘草1O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西医治疗予以吸氧,新福欣2.Og静脉滴注,每日2次;氨茶碱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用10天。

复诊:服药l8剂后,喘咳明显缓解,日常活动后喘咳不加重,水肿消失。继上方加减,再服。

三诊:又服药12剂后,无喘咳,活动如常人,追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肺气肿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是常见的老年性肺疾病,多因喘咳日久,久病肺虚,肺失宣肃,痰浊潴留,每因外邪诱使病情加重。“肺朝百脉”“肺主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而痰浊郁肺,病久势深,肺气郁痹,故不能调节心肺血的运行,心血闭阻,故见心悸,唇、甲发绀等;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故见水肿。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高压等,使肺血流瘀滞,加重右心负荷,促进肺心病的发展。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吸氧、抗感染、化痰、扩张支气管、利尿、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甚或应用呼吸兴奋药等,确实有着较好的疗效,但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消耗也偏高。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肺胀也是一种重要手段。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四逆散疏肝而活血;桔梗,枳壳开肺宽胸理气而行血;牛膝通利血脉。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有改善血流变学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辛大永.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肺胀8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OO7,9:64)

★ 从气虚血瘀兼夹痰热论治

【病案】 张某,女,58岁,2005年1月4日初诊。患者反复哮喘10余年,曾用抗生素、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才控制病情。此次咳嗽发作6天,西药效果不佳,故求中医治疗。现症见哮喘,胸胀闷刺痛,痰黏微黄,咳吐不利,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加剧,唇绀,舌质紫暗,脉细涩。双肺满布痰鸣音,少许湿啰音。X线胸透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性肺气肿。中医辨证属喘病之气虚血瘀夹痰热型。治以益气活血,佐以清热化痰。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黄芪30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地龙15g,瓜蒌皮15g,桑白皮15g,黄芩15g,紫苏子10g,川贝母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15剂后,咳喘减轻,痰量减少,色白易咳,胸闷痛亦消。嘱原方继服。

三诊:又服药15剂。去黄芩,加五味子10g。再服。

四诊:此后唯有气短自汗,动则尤甚。继则给予人参、蛤蚧、冬虫夏草、川贝母、三七各等份,共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口服,每次2g。继续调治月余,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 此案属久患咳喘,痰浊阻肺,宗气不足,血运无力,首先影响到肺,致使肺络瘀滞而加重病情,以致心脉不畅,血脉瘀滞,势必咳喘逐年加重,出现咳喘不愈,胸闷刺痛,动则加重,唇、甲发绀,舌质暗或发绀,脉细涩等一派气虚血瘀之象。以补气活血为主,随症加减,不失为治喘佳径。方中以黄芪为主,大补元气;伍以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地龙、红花活血通络之品,以气运血,气血互用,元气复来;辅以清热化痰药瓜蒌皮、桑白皮、紫苏子、川贝母、黄芩。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渐愈。(马纯清.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举隅.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4:25)

★ 从气虚血瘀,痰热阻肺论治(www.daowen.com)

【病案】 赵某,男,75岁,1997年8月5日初诊。患者反复咳喘20余年,每次发作,病情缠绵难愈,常年多次住院,应用大量的抗生素、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才能控制病情。本次咳喘已发作1周余,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求中医治疗。症见咳喘,胸胀闷刺痛,痰黏微黄,咳吐不利,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加剧,唇绀,舌质紫暗,脉细涩。体检:体温37oC,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0/90mmHg(20/12kPa);桶状胸,双肺满布痰鸣音,少许湿啰音。X线胸透示:双下肺野见散在斑点状阴影,膈肌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5×lO9/L,中性粒细胞0.79,淋巴细胞0.21。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气肿。中医证属喘病之气虚血瘀夹痰热型。治以益气活血,佐以清热化痰。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黄芪60g,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Og,桃仁1Og,红花1Og,地龙15g,紫苏子1Og,川贝母1Og,瓜蒌15g,桑白皮15g,黄芩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10剂后,咳喘明显减轻,痰量减少,色白易咳,胸闷痛亦消。上方去黄芩,加五味子10g。继服。

三诊:又服药10剂后,诸症平消,唯有气短自汗,动则尤甚。根据久病入络,气虚血瘀痰阻之病机,给予人参、蛤蚧、冬虫夏草、川贝母、三七各等份,共研为细末,装胶囊,每日3次,每次服2g。

嘱此方继续调治月余。随访3年,病情未见复发。

【按语】 现代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中医喘病范畴。中医学传统认为,慢性咳喘的治则是发作时治标、治肺,缓解期治本、补脾肾。笔者认为,咳喘要遵循传统治法,但不能墨守成规,临证切忌见咳治咳,见痰治痰,见喘治喘。宗中医“痰瘀同源,久病入络”学说,笔者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顽喘,每取佳效。因为心肺同居上焦,肺气贯通心肺,百脉朝会于肺,久患咳喘,痰浊阻肺,宗气不足,血运无力,首先影响到肺,致使肺络瘀滞而加重病情,以致心脉不畅,血脉瘀滞,势必咳喘逐年加重,出现咳喘不愈,胸闷刺痛,动则加重,唇、甲发绀,舌质暗或发绀,脉细涩等一派气虚血瘀之象。久咳络瘀,方书论之不多,但历代贤哲在制配咳喘方剂时,也有佐辅活血化瘀之品者,如苇茎汤中之桃仁、金沸草散中之赤芍、苏子降气汤中之当归等。因此久病咳喘,不论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应补气活血为主,随症加减,不失为治喘佳径。

清代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一方,专为“因虚致瘀”而设,恰对久喘病机。方中重用黄芪,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据《神农本草经》当归“主咳逆上气”及《本草从新》当归“治虚寒热,咳逆上气”的记载,当归用于治疗咳喘,有补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之妙,临证宜重用当归20g左右。地龙下行降泄,非但能通络清热,且能平喘利尿,而有良好的平喘作用。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现代医学证明,益气药物能提高肺活量、最大通气量,且能提高第一秒时间肺活量百分比(一秒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活血化瘀药物还具有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微循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的良好作用。这为补阳还五汤治顽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临证加减使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气行则津液流通,痰液自化,咳喘自平,诸症渐愈。(刘峥,柴广慧.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喘病550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5,4:48)

★ 从肝郁气滞,痰瘀阻肺论治

【病案】 患者,男,65岁。主诉咳嗽、气喘半个月,有阻塞性肺气肿病史2年,每冬、春季节则发。此次因外感而诱发,咳嗽,胸闷胁胀,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痰白,下肢不肿。查体:体温37℃,脉搏8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5/75mmHg(18/10kPa),心律齐,心率82次/分,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化验:白细胞13×1O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8。X线胸片:肺气肿并肺部感染。舌质暗,舌苔腻,脉弦。治以活血化瘀,疏肝散寒之法。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味。

处方:当归10g,桃仁6g,红花6g,赤芍10g,川芎10g,牛膝15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0g,瓜蒌20g,桑白皮10g,紫菀10g,杏仁10g,生地黄10g,黄芩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配合口服氨比先0.5g,1日3次。

二诊:服药 6剂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平卧入睡。药已中病,上方继服。

三诊:又服药10剂后,咳嗽、气喘止,双肺啰音消失。

【按语】 肺气肿吸气时,支气管扩张,气体尚能进入肺泡;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陷闭,阻碍气体排出,肺泡内积聚多量气体,使肺泡膨胀,压力升高,血液供应减少而产生瘀血。肝气郁结则肺气失宣,血府逐瘀汤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加机体抗缺氧作用;柴胡、枳壳一升一降,配合桔梗,使肝气舒,肺气宣畅,则痰自除,病得愈。(张国瑛.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的体会.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8,11: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