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瘀论有成效!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瘀论有成效!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诉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门诊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收治入院。因为慢性乙型肝炎与瘀血密切相关,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入血。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认为肝内微循环障碍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瘀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史3年余,近1年发现脾大,腹水反复2次,时有腹胀,齿衄,身痒。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瘀论有成效!

★ 从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论治

【病案】 崔某,男,42岁,2001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6年,反复发作,曾4次住院。本次就诊时自觉四肢乏力困重,纳差恶心,腹胀嗳气,齿衄尿黄,大便偏干结。体检:面色晦暗,巩膜轻黄染,可触及肝脾大;舌质偏暗红,边有齿印瘀斑,舌苔薄黄腻,脉弦滑。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276U/L,总胆红素34μmol/L。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内阻。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法。

处方:丹参30g,牡丹皮15g,苦参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葛根15g,薏苡仁15g,茯苓15g,车前草15g,青黛6g(包),连翘15g,茵陈15g,生山楂9g,鸡内金15g,紫苏梗15g,生大黄6g(后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服药14剂后,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酶降至55U/L,总胆红素降至16μmol/L。自觉胃纳增加,恶心、腹胀、嗳气除,四肢乏力困重好转。上方加穿山甲15g(代),莪术9g,加强行瘀活血之功。继服。

又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主诉无不适,舌质转红,边瘀斑消退。续服3个月,巩固疗效。

【按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病因主要为湿、热、瘀、虚,而疾病初期或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为重。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日久气血运行受阻,则致瘀血内阻,出现湿、热、瘀互结。临床上常见四肢乏力困重,纳呆,恶心呕吐,腹胀嗳气,齿衄鼻衄,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腻,舌质暗红有瘀斑,脉弦滑。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中用苦参、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薏苡仁、茯苓、车前草、青黛、连翘、茵陈健脾利湿;重用丹参加强凉血活血,祛瘀生新之力。《本草纲目》称“丹参,善治血分,祛滞生新。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䓖”,此即所谓“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也。(邢练军.慢性病毒性肝炎从瘀论治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2:170)

★ 从湿热瘀阻论治

【病案】 于某,男,28岁,2003年2月22日初诊。主诉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2月16日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继则出现身目黄染。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802U/L,总胆红素208μmol/L。门诊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收治入院。体检:神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平软;肝上界第6肋间,肋下2cm,剑突下3cm,质硬,有触痛;脾肋下未及,未闻及移动性浊音;舌质偏暗红,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数。辨证属湿热瘀阻。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

处方:制大黄15g,郁金15g,车前草15g,蒲公英15g,苦参15g,黄芩12g,金银花9g,鸡内金15g,陈皮6g,半夏6g,茯苓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同时,予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静脉滴注。

二诊:服用药物10天以后,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消失,纳差、乏力改善。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酶202U/L,总胆红素138μmol/L。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明显改善,黄疸消退较慢,故加重活血化瘀之力。

处方:丹参30g,赤芍30g,穿山甲9g(代),制大黄15g,郁金15g,车前草15g,蒲公英15g,苦参15g,黄芩9g,鸡内金15g,金钱草30g,甘草6g。

三诊:服药20剂,症状、体征恢复正常。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34U/L,总胆红素21μmol/L。中药继与之。2周后,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按语】 中医学者谢蓉认为,活血化瘀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治法。因为慢性乙型肝炎与瘀血密切相关,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入血。慢性乙型肝炎因湿热久遏脉络,阻滞血畅;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阳气亏损,不能推动血脉,皆可致瘀血阻滞。姜春华教授也认为,肝病不离血瘀,故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都应以活血化瘀治疗。瘀血是慢性肝炎病理演变的必然结果,贯穿病理过程中,且随着病情的迁延而不断加剧。西医认为,乙肝病毒侵入,与机体免疫反应之间的结果,可造成肝细胞原发性损害,引起微循环功能紊乱,以至肝细胞缺血、缺氧,发生继发性肝细胞损害,最终形成肝纤维化。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认为肝内微循环障碍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瘀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中药改善肝脏微循环主要采取活血化瘀之法。活血化瘀药能扩张肝内血管,增加肝血流,改善肝微循环,减少肝病变部位的缺血,从而减少肝细胞的坏死,促使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因此,运用活血化瘀法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赤芍、郁金、桃仁、三七、牡丹皮、川芎等活血化瘀药具有减轻炎症病灶、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以及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理化性质等多种功能。

本例患者为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较深,总胆红素208μmol/L,为湿热毒胶结入络,形成湿、热、瘀互结的局面。前贤论黄,每每提及因瘀发黄。如程钟龄论黄疸病,认为“瘀血与积热熏蒸”,治疗上提出了“祛瘀生新而黄自褪”之说。《张氏医通》谓:“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近贤关幼波亦指出:“黄疸病为病在血脉,治黄需从治血着手。”瘀象为主,热毒并存。方中重用制大黄、赤芍、丹参、郁金、蒲公英、苦参、黄芩、金银花、车前草活血解毒。用药2周,黄疸消退;治疗近2个月,病情稳定。故治黄从“瘀”着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邢练军.慢性病毒性肝炎从瘀论治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2:170。谢蓉.从瘀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探讨.陕西中医,2004,4:383)

★ 从气滞血瘀,湿毒内蕴论治

【病案】 成某,男,52岁,2002年9月5日初诊。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史3年余,近1年发现脾大,腹水反复2次,时有腹胀,齿衄,身痒。目前服螺内酯(氨体舒通)每日1片。查腹水阴性,乙肝“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初诊:症觉腹胀,胁肋胀痛,口苦,夜寐不宁,二便尚调,舌质暗,舌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湿毒内蕴。治以调理气血,化瘀解毒之法。

处方:丹参30g,郁金30g,炙鳖甲9g,穿山甲9g(代),柴胡9g,枳壳6g,延胡索15g,木香6g,鸡骨草30g,垂盆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30g,苦参30g,车前草15g,泽泻15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二诊:服药20剂后,觉腹胀减,口苦除,夜寐稍宁,舌脉从前。治守前法。上方去木香,加枸杞子9g,菊花6g,紫苏梗9g,助益肝理气。

三诊:服药14剂后,除齿衄少许外,身痒、腹胀除,夜寐宁,舌质暗红,舌苔薄,脉细弦。上方加仙鹤草30g,牡丹皮9g,怀牛膝12g,桑寄生 12g,杜仲10g,续断12g。续服1个月。

四诊:药后腹胀未作,偶有少量齿衄,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小弦。已停用螺内酯,腹水未反复,肝功能保持正常。再进30剂,以资巩固。

【按语】 活血化瘀方药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中,它既能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还可抑制肝纤维化,但临证时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证型确立符合病情发展规律的治则,采用多法联用和多途径的综合疗法以提高疗效。如活血化瘀配以清热、解毒、凉血、益气、补肾、化痰,效果优于单纯的活血。活血化瘀中药,根据其药物作用,分养血活血类,如当归、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类,如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破血逐瘀类,如土鳖虫、鳖甲、穿山甲、三棱、莪术、水蛭等。临证时可根据病证的差异,参考化验指标选择药物。如退黄,常用赤芍、大黄、郁金、虎杖、丹参;降酶,常用白花蛇舌草、丹参、郁金、败酱草、虎杖、山楂;降浊,常用丹参、当归、鸡血藤、三七、鳖甲等;肝脾大、白蛋白降低显著,常用补益活血,如三七、丹参、鳖甲、桃仁、当归等;球蛋白升高显著,则以清热凉血化瘀为主。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脾大,腹水反复,患者临床治疗困难,且病情易于逐渐加重。诊治此类疾病,当邪正兼顾,脏腑并调,因“积证日积月累,非一朝夕,攻伐之品亦当有渐,过则伤正”。针对本案患者气滞血瘀,湿毒内蕴致病,辨证治拟调理气血,清热解毒为大法。《景岳全书·积聚》有言:“旋成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是故取柴胡、枳壳以疏肝解郁,丹参、生山楂、郁金、延胡索活血行气;同时取鸡骨草、垂盆草、白花蛇舌草、虎杖、苦参、车前草等清热解毒化湿之品以祛邪;又虑及久病正虚,肝肾亏虚,而以怀牛膝、桑寄生、杜仲、续断等扶正益肝补肾辨证治之。药后腹胀,口苦,身痒等气血失调之症尽除,湿毒内蕴之象亦减,临诊疗效明显。(邢练军.慢性病毒性肝炎从瘀论治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2:170)(www.daowen.com)

★ 从肝脾血瘀论治

【病案】 患者,男,36岁,1997年1月30日住院。反复乏力、纳差、恶心、尿黄2年余,病发并加重8天。查体:精神疲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阴性,腹平软,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肝功能检查示:Alb 34.3g/L,AlT 143U/L。肝纤维化系列示:层黏蛋白(LN)220.9μg/ml,透明质酸(HA)797μg/ml,Ⅲ型前胶原(PCⅢ)419μg/L,Ⅳ型前胶原(CⅣ)141.2μg/L。乙肝三系示:HbsAg(+),HBeAg(+),HBV-HBc(+)。HBV-DNA(+),B超示:慢性肝炎声像图,脾大。西医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中医诊断为癥积。辨证属肝脾血瘀证。治以活血软坚消癥。予鳖甲煎丸(系中成药,功能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治疗。每日3次,每次服3g。

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复查B超示:脾正常。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正常,Alb 44g/L。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示:LN 121.5μg/ml,HA 57.9μg/ml,PCⅢ 103.6μg/L,CⅣ 36.1μg/L。治愈出院至今未再发作。

【按语】 慢性肝炎在肝脏病理学上可见肝纤维化,现代研究表明,血瘀证在病理学上可表现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故慢性肝炎的病理特征肝纤维化与中医血瘀密切相关。血瘀既是湿热、酒毒等致病因素侵犯机体之病理产物,也是肝病缠绵难愈,发展为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的致病因子。慢性肝炎患者常可见全身乏力,纳差,腹胀,肝区胀痛,及皮肤、巩膜、尿黄(三黄)症状。检体面色晦暗,全身皮肤、眼睛黄染,瘀斑,瘀点,肝脾大,肝区叩击痛,舌质紫暗等阳性体征。慢性肝炎的这些临床特征与瘀血相关联。

纳差与腹胀。《血证论》云:“患者不欲食者,多是经脉者有瘀血。”《金匮要略》曰:“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也。”

皮肤、巩膜发黄及尿黄:《金匮要略》谓:“瘀热以行,其色必黄。”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久病必入络,气血不行则发黄。”说明机体发黄证候与血瘀密切相关。

肝区胀痛,腹痛: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曰:“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者,是瘀血。”《血证论》亦云:“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

面色晦暗,舌质青紫:《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有瘀血。”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营气大虚,则面目失于濡养,可见面色晦暗无光泽。故血瘀于内,可见面色晦暗无华,舌质青紫。

肝、脾大,此属中医癥积范畴。《景岳全书》曰:“盖积者,积累之谓,由渐而成者也……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故可见血瘀日久而致肝脾大。

慢性肝炎从瘀论治方法及方药选择。

益气活血法:脾虚为肝炎慢性化的因素之一。脾虚说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中医认为,气虚则血行无力,瘀也难化;气旺则血行有力,其瘀自化。故临床立法时,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佐以益气健脾法,常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当归养血汤,加上兼养活血作用的药物如丹参、当归、山楂、益母草、鸡血藤等。

行气活血法: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中医认为,气滞常由肝郁所致,治疗上当疏肝解郁以行气活血,血活则瘀自去。常选用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剂,配合一些具行气作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如血中之气药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等。

凉血活血法:慢性肝炎重者可见高度黄疸、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内脏出血,此症为热邪内陷营血,瘀热互结所致,治当凉血活血。常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犀黄散等方剂,以清除血分之热,血热解则瘀黄自去。

活血软坚法:肝脾大是慢性肝炎的阳性体征,为瘀血结于脏腑之严重血瘀证,脏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此时,一般活血化瘀剂恐难奏效,治当活血软坚消积,以使肝脾回缩变软。临床常用鳖甲煎丸、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长期服用可缩小肝脾,使腹水消退及肝功改善。常用的活血软坚散结药物可选三棱、莪术、鳖甲、泽兰、丹参、姜黄、桃仁、水蛭、虻虫、虫、马鞭草等。

化瘀行水法:重度慢性肝炎可见腹胀大如鼓,即腹水,为肝脾脉络瘀阻而致水气内停。《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故治当化瘀行水。临床对于出现腹水的慢性肝炎患者,常用经方硝石矾石散配以利湿剂,可使腹水消散。

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凝、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单味药物丹参、桃仁、鳖甲及方剂鳖甲煎丸、大黄虫丸、血府逐瘀汤、小柴胡汤等可明显改善肝功能、纠正蛋白比例倒置及抗肝纤维化。(赵治友,何永生.慢性肝炎从瘀论治探析.中医药学报,1998,6:15)

★ 从久病入络,瘀血内结论治

【病案】 陈某,男,30岁,2001年4月20日来诊。反复右胁隐痛,乏力、尿黄3年。患者发现HBsAg阳性已7年,服过多方中药未能转阴。自1994年夏天以来,时常右胁隐痛,神疲乏力,纳少乏味,尿黄。多次检查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但无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按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服肌苷片、齐墩果酸片及龙胆泻肝汤等,肌内注射过干扰素,病情无好转。胁痛以劳累时显著,纳少乏味,神疲乏力,面色晦黄,舌质淡红夹有瘀点,舌苔薄黄,脉弦细。查体:巩膜不黄,肝肋下1.5cm,质中等,轻度压痛,边锐,脾未触及。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142U/L,谷丙转氨酶210U/L,r-谷氨酰转肽酶160U/L,总胆红素18.7μmol/L。直接胆红素68μmol/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40/38。两对半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余(-)。B超示:肝内光点稍粗密,未见占位,脾稍大。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胁痛。予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50g,丹参30g,当归尾10g,桃仁15g,红花10g,川芎6g,赤芍15g,白术15g,紫草15g,地龙12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二诊:服药7剂后,胁痛明显减轻。守原方再进。

三诊:又服药15剂后,胁痛基本消失,纳食知味,精神好转。上方重用黄芪至80g,继服。

四诊:又服药2个月,胁痛全无,肝肋下未触及。复查肝功能,各项已正常。

【按语】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系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复肝功能损害发展而来。目前尚无特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多数医生基于对肝炎属湿热为病的认识,一味清热利湿解毒,或有不效者,徒伤正气。本例患者久病攻伐,正气已虚,气虚血行不畅,久病入络,瘀血内结,肝肋下可及。证属气虚血瘀证。大剂黄芪补气,桃仁、红花、丹参、当归尾等活血祛瘀,紫草、五味子养阴柔肝,与补阳还五汤甚为合拍。现代研究表明,赤芍、丹参对疏通微循环,改善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黄芪除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外,还能使肝糖原增加,溶酶体及组织脱氢酶活跃,有护肝及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紫草、五味子对四氯化碳所致实验动物肝损害之谷丙转氨酶有降酶作用。故对久治不愈者,从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的角度探讨新疗法,往往取效。(梁东勇.补阳还五汤临床活用3则.陕西中医,2002,2:1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