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而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非常复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不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医疗保健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根本前提。
(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卫生资源、医疗保健服务的可获得性、可及性和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我国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已从1995年开始实施,在其后10年内,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3.9/10万降至2005年的47.4/10万,这在农村更为明显,由1996年的86.4/10万降至2005年的53.8/10万。2000年,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在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的378个县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政府对贫困地区进行财政支持、加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等,促进社会对母亲安全的关注。
(二)医疗保健人员素质的提高
近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比例为81.9%~90.2%,其中40%以上是因医疗部门治疗、处理不当所致,产科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孕产妇的死亡率能否降低。目前我国基层医疗保健服务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本医疗设备简陋、知识技能不足、医院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产科能力建设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每年应在这些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不同对象及病例中存在的问题,培训重点不一样,培训方法和形式也在不断改进。此外,还应根据每年出现的特殊问题及时培训。另外,医疗保健人员的服务观念、态度和责任心的提高也非常重要。
(三)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在产前保健中,应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通过健康教育、加强营养、各级卫生保健机构的人员培训、系统的产前检查熟练掌握及对合并症的识别,采取合理的治疗和转运措施,制定适宜的分娩计划等,保证所有妊娠妇女得到基本的产科保健,特别是高危妊娠者。每年死亡者中,或多或少都有高危因素,通过评审,发现高危孕产妇医疗保健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原有的高危管理制度基础上,制定更全面、更严格的管理办法,从高危筛查、登记、报告、追访、转会诊、住院、结案等一系列环节中都提出具体办法和要求。发挥各部门力量,为保障产科用血,与市献血办、血站沟通、协商,使其做出保证,全力支持抢救孕产妇用血。对不宜妊娠或不入院治疗的高危孕妇,地段保健人员及时通知上级保健部门,联合卫生行政部门、妇联甚至当地政府,共同追访、动员入院,在医院各科配合、监护下,确保母婴平安。针对孕产妇抢救延误等问题,制定孕产妇转诊网络,对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孕妇,立即转诊至指定医院。要求各区县、二、三级医院制定包括抢救设备、药品、转诊交通工具、产科用血等具体的、可操作的抢救管理办法。制定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措施,编写发放早孕须知卡、高危妊娠宣传卡等,增加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知识。
(四)加强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
人口年龄构成、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等因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生育过早、过多、过晚、过密,都是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我国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镇,受教育程度低的孕产妇死亡的危险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孕产妇,因此,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增强孕产妇关于孕产期存在对母婴健康潜在风险的意识,改变就医行为,同时加强计划生育和管理,改变生育观念,提高对避孕和安全性行为的认识等。
(五)加强高危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高危管理是围生期保健的核心,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儿出生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高危妊娠所指范围包括可能影响妊娠结局而产生不良后果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年龄、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疾病史)、环境(供水、污染、居住条件等)、行为(吸烟、酗酒、饮食习惯、嗜好)、卫生保健(保健机构的设施、提供服务的质量)等各种因素,为此,围生期保健要求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和给予恰当管理、监护和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科死亡原因显著高于非产科死亡原因,所以对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和产褥感染等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提高整体医疗保健人员的素质,对高危因素及时处理,都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www.daowen.com)
1UNICEF.Programming for safe motherhood-guidelines for maternal and neonatal surviva1.New York:UNICEF,1999:8—18
2Yayla M.Maternal mort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Perinat Med,2003;31(5):386—391
3MacKay AP,Berg CJ,Duran C,et al.An assessment of pregnancy-relate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05;19(3):206—214
4Hogberg U.The decline in maternal mortality in Sweden:the role of community midwifery.Am J Public Health,2004;94(8):1312—1320
5Thassri J,Kala N,Chusintong L,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pregnant women in a regional hospital,southern Thailand.J Adv Nurs,2000;32(6):1450—1458
6Nagaya K,Fetters MD,Ishikawa M,et al.Caus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Japan.JAMA,2000;283(20):2661—2667
7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报告2005:9—10
8梁 娟,朱 军,王艳萍等,中国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8(1):138—141
(刘兴会 何 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