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栗子的功效:保健强体、提高士气、补肾强腰、治疗患处

栗子的功效:保健强体、提高士气、补肾强腰、治疗患处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慈禧健肾栗子糕,内寒暴泄煨栗优。蒸煮炒熟益滞隔,老年常食栗子粥。华夏是栗的故乡,陕西半坡遗址中有栗子,祖先食栗有4000年历史,以兖州、宣州所产为最好。可见,古人早就知道栗子对人体有保健强体的作用。此时,晋王用周围山上栗子为粮,蒸而食之,士兵们腰腿酸痛、腹泻均好,士气大振而全胜。故栗子有“河东饭”之称。据传说慈禧太后常食用用栗子面粉、冰糖蒸的栗子糕,以补肾强腰。栗肉捣烂外敷患处。老人可食栗子粥。

栗子的功效:保健强体、提高士气、补肾强腰、治疗患处

史记春秋千户侯,晋王河东饭免愁。

慈禧健肾栗子糕,内寒暴泄煨栗优。

细嚼慢咽肥嫩暖,曝晒不如风干收。

蒸煮炒熟益滞隔,老年常食栗子粥。

【形态采制】

栗子树高达20米,胸茎1米。树皮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深纵纹裂。小枝密被灰色绒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长9~18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齿端有芒扎状尖头,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及绒毛叶柄绒毛。叶柄长0.5~2厘米。雄花序9~20厘米,其上每簇雄花3~5朵,雌花生于雄花序基部,常3朵集于总苞内。壳半球形或扁球形,带刺径4~6.5厘米,刺上具有星状毛,常有坚果2~3个。坚果直径2~3.5厘米,常一侧或两侧近扁平,暗褐色,其状大小、颜色、品质、成熟期,因品不同而有差异。花期6月下旬。果期9~10月成熟。一般花期采花序,春秋季采树皮、根皮,夏季采叶,秋季采果实。别名有板栗、栗、毛栗、风栗等。各地均产。

【传说故事】

栗 子

栗子入药始于南朝,最小者为茅栗,最大者为板栗,圆如弹,皮厚。味如胡桃者为石栗。华夏是栗的故乡,陕西半坡遗址中有栗子,祖先食栗有4 000年历史,以兖州、宣州所产为最好。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春秋帝王曾大力嘉奖,凡栽栗树千株以上者,竟以千户侯相待。可见,古人早就知道栗子对人体有保健强体的作用。

相传晋朝时晋王曾经率领部队追击敌人,粮缺而功篑。此时,晋王用周围山上栗子为粮,蒸而食之,士兵们腰腿酸痛、腹泻均好,士气大振而全胜。故栗子有“河东饭”之称。

据传说慈禧太后常食用用栗子面粉冰糖蒸的栗子糕,以补肾强腰。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人内寒,暴泻如注,令人煨栗二三十枚,食之而愈。肾主大便,栗通肾,于此可验。

《经验方》云:治疗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食十余个。再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陶弘景云:相传有个叫武周的人患腰脚软弱无力症,不能行走,百药无效,一天在栗子树下玩,见栗好奇而食之,味甜美,食数升便能行走。

宋代苏东坡晚年腰腿痛,他懂医,且重视食疗,于是他养成暮年食栗习惯。每天早晚将栗放在嘴里嚼出白浆,然后分几次慢慢吞咽入腹,久而久之,其病自愈,有诗为证:

老去自膝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南宋陆游晚年有齿根浮动之症,他深谙医道,知属肾虚所致,晚食栗调治。有诗云:

齿根浮动叹老衰,山栗炝燔疗夜饥。

晚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

庾信诗云:“秋林栗更肥。”方回诗云:“壁黄新栗嫩。”杜甫诗云:“山家蒸栗暖。”郑逸梅云:“肥也,嫩也,暖也,尽栗之长,非老好饕不知。”

《随息居饮食谱》云:“凡食均需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凡壅气伤脾。”

李时珍云:“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若未风干而生吃则极难消化,蒸熟、炒熟食则壅气带膈。风干易保存不坏。栗作粉食,胜于菱芡。(www.daowen.com)

清代黄宫绣云:“栗,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补气。凡人肾亏损而见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而见肠鸣泄泻,服此无不效。”

【保健作用】

栗子性温,味甘,归肾、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可食可药。治疗反胃泄泻、肾虚腰痛、吐衄金疮、折伤肿痛、瘰疬。

【便方推荐】

(1)栗肉250克,与瘦肉煮熟。用于治疗气管炎。

(2)栗肉捣烂外敷患处。用于治疗筋骨肿痛或小儿疳疮。

(3)独壳大栗仓促揭敷。用于治疗金刀斧伤。

(4)栗壳甘、涩、平,无毒,煎汤研末或为丸剂。用于治疗反胃、鼻衄、便血。

(5)栗壳250克。烧炭研末,每服10克,以粥引调服。用于治疗鼻衄久治不止。

(6)栗壳斗水煎煮洗患处。用于治疗丹毒红肿。

(7)栗壳、猪精肉水煎服。用于治疗痰炎瘰疬。

(8)栗叶15~25克煎服,用于治喉疗大毒、百日咳、漆疮。

(9)栗花性微温,味微苦涩。用量5~10克。水煎或研末。用于治疗泻痢、便血、瘰疬、瘿瘤、小儿消化不良。

(10)栗花、贝母等量为末,每日5克,用酒调服。用于治疗瘰疬久治不愈。

(11)栗肉、果、皮烧灰存性为末,吹入咽喉。用于治骨鲠。

(12)栗毛球(栗的全果)15~50克。水煎服,或洗患处。用于治丹毒、瘰疬、百日咳。

(13)栗树皮煎水或烧灰外敷。用于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跌打损伤

(14)栗树根10~15克。水煎服或酒服。用于跌打损伤疝气。

(15)老人可食栗子粥。

(16)栗根、棕树根适量,煮蛋服用。治疗红肿、牙痛。

【保健提示】

(1)栗肉用量100~200克。

(2)生食、煮食、炒食均可,外用捣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